古老而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农耕文化和马背文明的分界线,长城外、古道边,塞外、古镇、屯堡等等都记录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 古建筑群落可以分为古村落、古镇和古城,中国的古镇很多,南北都有,比较出名的是江南水乡的六大古镇,主要有周庄、甪直、同里、乌镇、西塘、南浔,前三个在江苏,后三个在浙江。镇是乡村的中心,从行政上看,镇的上面就是城了,又想起了古城,丽江的大研古城,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闻名于世,前者是纳西族的聚集地,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后者则是处于湘西多民族文化融合下的汉族人民的聚集地,古城的由来在于其地理和交通位置,丽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栖息地,而凤凰则是以前川、黔、湘三地的咽喉之处。说到古城,不能不提北方的平遥古城,史上晋商云集之地,那个时代中国的金融中心。以上是古城,古镇,此外还有还有一个聚集地,就是古村落,最具代表性的是皖南黟县的古村落西递宏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其实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古镇,古村落,只是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或者说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不想用开发这个词,因为一旦被开发出来,特别是过度开发后,古镇就遭殃了,整个是一个店铺林立的大市场,缺乏了古镇所独有的清幽和逸致。周庄一度“到处是万三蹄,四周是猪后腿”。除了吃,国人还真想不出来还能做些什么。来古镇要得是放松,看的是古镇的原始的真实的风貌,享受的是古镇的意境。 刚才说的是江南的古镇,我感觉有两个特点,一是水道纵横,水路发达,二是小巧精致,一个古镇宛若一个园林。前几日,有幸得知贵阳有个青岩古镇,于是冒着严寒前往。先从市区搭乘小巴到花溪,再转车即可到达古镇,花溪是贵阳市的一个区,离大市区较远,因此,空气较为清新,先去了花溪公园,所谓的“花溪”就是一条溪流,公园里的花溪,水浅处清澈见底,水深处色幽静谧,这个公园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显得比较真实、亲近,随溪水轻轻摇摆的水草,在河面随意游弋的水鸟,还有生长在喀斯特地貌页岩上的青苔,这一切都显得这里非常的安静、祥和、自然。公园里有戴安澜将军的墓地,瞻仰了一下,祝愿这位抗日英雄好好安歇。公园里的百步桥那块是公园的精华所在,近百个方的柱子间隔均匀,错落有致,设计成了一条路,由于结冰路滑,走了十几个柱子后就索性退却了。不一会儿,同行的朋友由于路滑摔倒了。幸亏没有走那个百步桥,不然滑落进去,下面就是很深的湖。 “花溪牛肉粉”是遍布贵阳大街小巷的小吃,刚好来尝尝,感觉是比市区的好一点,这个东西,除粉的材料好外,关键是浇的汤,用熬了很久的鸡汤就好了。对贵州的饮食是不满意的,首先是搭配不好;二是味道太重,油、盐普遍放得多;三是工艺,佐料混在一起烹制,实在不好;贵州的很多小饭店,都免费提供泡菜,主要是用包菜和萝卜腌制,但味道称的上“可以”的确极少。跟四川泡菜实在没法比。整体上,贵州菜就是粗而不精,味重且乱。贵州与四川是邻居,讲话也是一个语系,都喜吃辣,建议贵州人多去向邻居学习。 离开花溪公园,径直驱车赶往青岩古镇,古镇是600多年前的明朝所建,是当时为保卫贵阳而建的一个据点,从此古镇发展起来。古镇依山而建,精致蜿蜒。建筑材料也是就地取材,页岩、青石板,还有不少木建筑结构。整体来看,这种灰色的墙面、灰黑色的瓦片跟周围的环境非常和谐,在凯里一带,很多山脚下的民居、村落也是如此,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建筑上的体现。青岩古镇的路面与其它古镇一样,厚厚的青石板铺成,经过数百年的风水冲刷和人的行走,青石板显得很光滑。古镇的石雕、木雕也很多。古木楼残壁也很多,诉说着一段段的历史。青岩存在基督教、佛教和道教,这是其它古镇很少有的,在大西南的偏隅之地,很难想象一个古镇有如此大的文化包容力,这也许就是青岩能够存活600多年的原因吧。贵州在历史上,名人极少,青岩却出了诗人周渔璜、明末清初的状元赵以炯。这还要归功于青岩的文化,文人出自文化之地嘛。 此地的小吃有玫瑰糖、豆腐和鸡辣角。玫瑰糖采用麦芽、糯米、玫瑰花及水熬制,凝固而成,有米和玫瑰的香味,鸡辣角是鸡块和辣椒酱等佐料调制而成的一个调味品。走在厚重的青石板上,浏览各式古朴的建筑,吃一口玫瑰糖,感受着古镇的清幽与和谐,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置身于青岩古镇,感觉很放松,思想也顿时变得很纯净,杂念一扫耳光,只有眼前的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它是那么的真实。我们追求的不就是真实嘛?人生需要真实,人与人的沟通需要真实,世界需要真实。 古村落、古镇和古城的第一特色就是建筑,没有建筑就不会成为村成镇成城。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古镇则是在这个凝固的历史当中对多种文化进行积淀和传承的聚合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