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晨,时为夏末,吾与柳晨、留风一行三人前往黔灵山游之。黔灵山乃筑城之名胜也,风光绮丽,暮与朝景色迥然,四季气象万千,不可以两三言尽绘之。 当日虽艳阳高举,可清风徐来而送爽,可谓是游山访林之佳时也。 刚入景区之石牌坊大门便见游人纷纷不寡,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个个神采奕奕,不见往日之疲病浮躁之容。吾等顺盘山古道“九曲径”拾级而上,欲造访山顶之弘福寺。日已出而林雾散,幽径两旁野芳绽而幽香,佳木秀而叶繁阴。道之护栏时见猕猴坐于其上,或奶育幼崽,或相互清理毛皮,或讨要吃食于路人,其憨态诚然可乐。步行片刻便见山之古崖突出于道旁。崖壁上处处乃前人墨宝之石刻,抑或笔走龙蛇,抑或字体隽永,其皆饱经数朝之风霜。 峰顶至,古刹见。弘福寺乃赤松法师所创建,距今以有300余载之光阴。寺墙内香烟翻腾,游人甚众,时惊寺内之嬉戏顽雀。大殿内佛像前祈福还愿者不断。佛像之左方面大耳之老僧笃笃敲击木鱼,两眼微翕,神态祥和,略带睡意。 出寺下山,见担桶长者,提壶之童子前后行于归途。吾等好奇上前问之,老者答曰:“本人家住此山之阳,每日皆伴曙光与孙儿到山之清泉取水饮用之。此水清澈回味香甜,沏茶煮饭俱佳。”予用小瓢接过尝之,初看其色清洌,饮之味感冰甘,其凉气沁人心脾。真乃圣山圣水也。 步行未久便到山下。有一湖位于山脚,名曰黔灵湖。湖面并非波澜壮阔但有密林小岛座于湖中央,也显别致。时见顽童垂钓戏水于小岛之旁。我等执桨泛舟于湖上,展开折扇而轻摇,拂去身上之暑气。此可谓是木桨荡起落花浪,文扇拂来茂林香。舟动,水涌,小岛行。舟停泊之处不同,小湖、小岛之景亦万化千变。 柳曰,“此山此水乃无情之物。我等游玩已甚多,实无新奇可玩乐之感。”予曰,“吾等游虽次数甚但却未真体其之妙也。参天古木因坚毅不曲而提拔,娇花嫩卉因情意多变而芳艳。怪石异岩因命运常变多舛而嶙峋古怪。芳露冰泉因虔诚心纯而甘洌。此诚花木皆有冷暖情,世人难读草石心也。 日影西斜,撒金辉于湖面亭榭间。情未已而游时尽。我等皆回。他二人心疲身乏,行影蹒跚。吾虽体力不及二位但丝毫不绝倦意。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乃孕育世间万物之母体唯有去浮戒躁,冥神而忘形骸,以赤子之心回归母体方能超然物外,静心净性,吐故腐而纳新芳,聆听造物之谆谆教诲。浮油难会东海之博,透雨方入土木之深。此乃天地之真理也。 [ 丁岭杰 于 2007年09月12日23:57:33 修改此文]  [ 丁岭杰 于 2007年09月13日00:13:13 修改此文]  [ 丁岭杰 于 2007年09月13日00:20:43 修改此文] [ 丁岭杰 于 2007年09月13日00:24:49 修改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