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铜仁游记攻略乌江边看古朴花灯歌舞-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ozo. |
[游记]铜仁游记攻略乌江边看古朴花灯歌舞-走遍中国旅游网|www.cnzozo. |
2007-07-29 cnzozo.com |
驱车几百里直追乌江边,追逐闹花灯的人,去看闹花灯的城。 晒着秋天的太阳,坐在露天场上,眼面前和身周围是一群一群涂脂抹粉、着红着绿的男男女女。锣鼓敲得震天响,花扇巾帕舞得似花飞象扑蝶。边说边唱边跳,一问一答一逗,花灯在固有的形式中很快就扇起了笑声,扇起的笑声全场漫起,那一刻,唱的、跳的、看的人都快活起来。 那天,思南全城人的兴奋点都锁定在花灯。爬上坎走下坎,到处可以看到穿着绿裤子红上衣,或红上衣绿裤子,甚或一身红一身绿的人,耀眼的红,晃眼的绿,跳花灯的人夺人眼目、神气十足地走在街上,间或晃一下头,摇一下扇,甩一下帕,引得人不住地回头去看。依江渐次而高的房屋里、场坝上锣鼓响起一阵又一阵,不由分说地直钻入耳。打锣的老汉年纪老老的,两腮红红的,双眼微闭,摇头晃脑,有板有眼地敲响手中的锣,神情甚是陶醉。 当闹花灯的人骄傲地举着自己所在地的牌子,比如许家坝,比如青杠坡,载歌载舞地游走在街上时,我们才知道,几乎所有跳花灯的都是业余爱好者,而且他们大多来自乡寨。对他们来说,花灯的腔调、招式都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口口相传,身手模仿。我们听上去基本一个调,而当地人很容易就分出这是许家坝的那是青杠坡的。土家花灯的一些本质特点,比如“高台戏”,一些特有曲牌比如“金银调”、下河调“等,因此而得以保存,并始终单纯朴素。 随手翻翻整理结集的土家传统花灯唱词,我惊异于它那无处不在的浑然天成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仿佛春天花要开秋天叶将落那般自然,那般令人欣悦。在土家花灯的《盘灯歌》里:“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生,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由此唱说,戏数盏盏红灯。思南土家花灯的研究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花灯根由的神话传说。而且在思南,跳花灯被认为是唐朝留下的360盏灯中的两盏,茶灯和扇子灯,“娘子打的茶灯,唐二手拿扇子灯”。花灯的历史竟是这样的源远流长。 贵州民间传说,花灯起源于唐、宋。《开元天宝遗事》有记载如:“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光明夺月色,想像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繁灯情形。《乾淳岁时记》有更为具体的描述:“山灯凡数千百种,其上伶官奏乐,其下为露台,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缭绕于灯月之下”。我们看到的思南土家花灯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一幕。根据各府县志关于花灯的记载,通常认为至迟在明、清两代,花灯盛行于贵州广大农村。当时,无论是官家还是百姓,花灯都是一种参与人数众多、人人可为的娱乐活动,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性。民间艺术的质朴厚础和清浅可爱的本性,也使花灯历经数百年而根壮枝繁叶茂。 思南土家花灯的研究者在长期的研究中,将其研究从“就艺论艺”的静态研究,向着以创作主体、艺术传承、接受对象、传统审美观念、民俗文化内涵、社会生产生活的内涵为主的动态研究发展,这种由面及点,强调叙事性的思路,不仅使土家花灯的底蕴更为丰富,轮廓更为清晰,而且为后来者搭建了一个直接、明确、丰富、生动的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就在思南,全县有民间自发的花灯表演队200多支,参与表演者多达10万人,思南人口60万,有六分之一的人唱花灯跳花灯,还有尚未计数的花灯的热爱者。难怪,土家花灯能呈全城皆“闹”之势,田野皆喜之态。 因此而想,在贵州的民间艺术中,花灯可能是最具发动效果的。一方面是其程式化所带来的种种创作上的便利,像花灯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得以流传的一个基本保证就是程式化;另一方面就是其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土家花灯最初是“二人转”,一旦一丑,连歌带舞。后来有三人出场的,一男二女的“双凤朝阳”,二男一女的“双狮戏球”。旦角叫幺妹,包头巾,着花裙,一手执绸边花扇,一手执彩巾。丑角叫干哥,要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手执大蒲扇。男的走“碎米步”,女的走“叠叠步”,男的“兰花手”女的“大圆手”,“翻花扇”、“扑蝶扇”、“翻帕”、“缠帕”,又舞又唱,延传多年。 一个叫罗芳林的思南人,赋予了土家花灯一个明显特征——高台戏。清光绪18年,罗芳林告老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个舞台,把有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的花灯戏,第一次搬上高台演出,高台戏因此得名。对一个民族来说,一切依附个人存在,身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形式乃是本民族最基本的文化标志。戏班子的建立,使高台戏有了一支专业的演出队伍,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神会庙会,都会邀请戏班出戏。戏班每到土家山寨,寨人欢天喜地;戏班离去,寨人极尽模仿之能,把喜欢的形式内容融入自家的花灯歌舞里,乡野的花灯日渐丰富。 听说高台戏有一知名旦角,此公也姓罗,时年81岁的罗君国。这个老汉演的旦角,举手投足,眉眼之间,全是女人的神韵,身段婀娜,步态轻捷。而他平时走路,却手柱拐杖,步履蹒跚。看过他演出的人都说他演的女人,比女人还像女人。可惜我们此番无缘结识。据说,他就像一本花灯的百科全书,对花灯的起源、掌故了如指掌。记忆非凡,各种花灯调与戏文都能娓娓道来,也有人断言他是思南乃至乌江最后的花灯艺人。这更让我们遗憾不已。 土家花灯绸扇、彩巾翻飞舞来的风,既清新,又陈旧,好像上年的欢笑和哀怨都裹在里面;有些微的草香,隐约可闻;还有寨子里头空气中消散不久的炊烟味道,也能捕捉到。灯班名流的照片和剧照就挂在土家花灯陈列室里,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土家花灯的古老传统清晰可触。而年轻的姑娘和小伙把今天的花灯唱得愈发好听,扇帕耍得愈发好看。传统的土家花灯在年迈的灯班名流和生机勃发的新秀间传承。它依旧是乡土的、日常的,却也是见得大场面、上得高台的。 |
转自:http://www.cnzozo.com/html/citytravel/guizhou/tongren/2007/note0325_14988.shtml4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