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石城岛游记(一)

[游记]石城岛游记(一)

2008-06-27    sina.com.cn

(石城岛海滨浴场)

(形人砣子上站立的几只黑脸琵鹭)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前一天晚上,因为要上岛的兴奋,让我半夜醒来好几次,因为恐怕错过集合的时间。早上6:40起床,简单洗漱后背上提前收拾好的行囊,上路了。谁知道,出来看看时间7:12了,天啊,7:30集合,我要打车了。

7:25,准时到达奥林匹克广场,一辆空调大巴在那里等候了。看着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到了,我也和大部队同时上了车。雨季大婶给我买了个帽子,看上去很可爱,在帽子的前面还写着“life
is
good”,让我带着更是有了感觉。7:40,大巴车缓缓发动,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上海岛的经历。

大巴车沿着东北快速路驶过,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让我来不及细细捉摸。虽然多次经过,但每次都会有新鲜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日新月异、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当大巴车驶入庄大高速后,车子后面的“打磙子”已笑声四起。我怕晕车,所以坐在了前排。老大、师傅、野猪也在前排。开始的时候,老大和野猪探讨这俱乐部的发展,尤其是野猪,把自己的想法都抛出来了,不过,听起来的确有点难以实现。突然间,野猪把我塞在耳朵里的耳塞子拿掉,让我和他们一起讨论。谁知道,我的观点与他截然相反,最后,又给我强退了。想象3个小时的车程,真的不知道做点什么打发时间,我就和我师傅聊起了我们的民间艺术,比如京剧、评剧、二人转等。师傅的嗓子很好,而且他那个年龄段肯定是耳闻目染过京剧、评剧,所以,偶尔唱上几嗓子,也是别有一番风趣。老大还是执意要我唱二人转,说心里话,二人转我很爱听,但不怎么会唱,如果有个人带着,估计还是可以让大家乐呵乐呵。但自己一个人还是算了吧,不过,为了打发时间,我还是和师傅学着唱了评剧《花为媒》选段。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大巴车驶入了庄河市区。突然,眼前的感觉感觉很熟悉,因为这个城市的面貌和我的家乡很象,毕竟都是县级市。整齐的楼房,大部分都是住宅小区,楼房很新,规划整齐,齐刷刷地分布在大街两旁。街面不宽,但不拥挤,可能这就是小县城与大都市的区别所在吧。在司机一路的询问下,我们顺利地到达庄河港。眼前的景色让我很熟悉,碧海、蓝天。

从小出生在内地的小县城,所以从来也没机会坐船,这是我第一次,所以很是期待。从我们大巴车下来,时间已经离开船不足10分钟,我们急匆匆地换乘一辆在市区淘汰的“黄海”大客,轰隆隆地驶入码头登船。将搭载我们的船不大,据我估计,应该就是短途客运可以用,长途的肯定要比这个大的多。不过,这个穿很拥挤,游客很多,当地的居民应该很少,因为大部分乘客身上都背着大包小包,有的带着草帽,操着外地口音,一听都是外地来连的旅游人。

站在甲板上,有种《泰坦尼克号》的感觉,只是自己在船尾。今天的海略带着凉意,夹杂着湿气的海风掠过万顷碧波,摩挲着我的面颊。鲜腥潮湿的空气萦绕周身,诱惑着我禁不住贪婪地吸上几口,顿感沁人心肺。举目远眺,无垠的蓝天与浩瀚的大海在遥远的天际自然重合,画出一道笔直清晰的海平线。置身这辽阔的空间,愈加令人心旷神怡。

微风吹皱的湛蓝海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游船划破金色的波光,船尾托起长长的洁白的浪花。放眼望去,远传得山傍海延伸,连绵不断,层林叠翠,满目葱郁。船向大海深处驶去。远远看去,石城岛近在咫尺。20分钟的船程,我们登陆了——石城岛。石城岛位于黄海北部,陆地面积26.77平方公里,北与庄河市相距4海里,南部排列9个岛屿组成石城列岛,系长山群岛中距大陆最近的岛群。石城列岛属季风性海洋气候,温度适宜,水源丰富,盛产品种众多的海产品。海岛的蓝天、绿地、碧水、沙滩,蕴含着一种古朴、自然的生态美。特别是1999年,石城岛东部1.5海里处的形人坨首次发现国际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后,这种鲜为人知的候鸟每年5月—9月间均从南方迁徙到此处繁殖后代,是目前中国大陆境内唯一的一处黑脸琵鹭繁殖地。石城人每年投入10余万元资金,对形人坨予以保护,并规划出一片自然保护区。形人坨因此成为石城列岛旅游的一大品牌,游客可以在石城岛的黑脸琵鹭监测站上,通过高倍望远镜远距离观看黑脸琵鹭的原生态生活状态。
在石城岛的码头,接我们去度假村的客车真是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车况很差,在市内肯定不能让上路,而且应该报废了,不过在这里,还是较豪华的运输客车。我们俱乐部的部分同学挤在一面包车中,而剩下的老大、师傅丑熊、师兄东东、雨季、于哥、草莓坐上了一辆蓝色小货车。哈哈,当时我就想,怎么象《落叶归根》里面的镜头?路边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突然间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我想起了我的家乡。面包车行驶在通往度假村唯一的路上,路况也不好,窄的出奇,窗外的树枝随时都有能进到车内的可能。如果对面来车,两个车谁离路口近,谁都要退回去,两车不可以会车。看着这样的路,坐在如此差的车里,我很紧张,没有一点看着岛上风景的兴奋。山路蜿蜒,鸟声起伏,伴随着一路的紧张,我们到了“海玛度假村”。这个度假村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三层楼,南北两面住宿,和其他的度假村一样,卫生条件很是一般。

12:30,我们的午餐开始了。别具特色的农家菜,让我吃得不是很爽。师傅说,海边的海鲜随便吃,但是吼咸吼咸的,果然如此。所以,整顿饭我都没松手那个矿泉水瓶子,一边喝,一边吃。那个土豆炖鸡块(确切地说土豆炖土豆)最有滋味了,最后,我、贝壳、涛涛、师傅四个人,把土豆泥拌着米饭吃了。呵呵,说心里话,来之前我就没期望吃、住条件能好,因为也去过几次海边的度假村。

午饭过后,我们俱乐部的成员开始真正的海上旅行了。老大建议:大家分两组接力比赛,路线是从岸边出发,到海面上有个白色的浮漂(后来才知道,下面全是礁石)。贝壳、雨季作为两个女铁人,开始了分组。她们轮番点一个人,最后,我们组分好了。我、东东、老大、草莓、贝壳,哈哈,队伍很是强大。如果不出意外,估计我们应该赢。谁知道,比赛开始的第一棒,我们的队员就开始自由泳跑偏,尤其是草莓,在浮漂返回的途中,偏的利害,最后,我们和冠军失之交臂。不过,按正常的比赛来讲,我们还是赢了,因为对手没有跑回到出发点。剩下的时间,大家开始向远方的浮漂前进,谁知道,飞鱼(我们的导游小姐,也是俱乐部的老会员)喊大家,告诉我们返回,来船接我们去看个小岛——形人砣子。为什么要去看这个岛呢?就是因为有黑脸琵鹭。 

石城岛乡形人砣子及其附近的海滨滩涂是到目前为止黑脸琵鹭在中国境内惟一的繁殖地和觅食地,尽管只有三巢,但这也是在朝鲜军事禁区之外唯一被发现的繁殖地。 从99年开始在4月至9月末期间,在这个0.25平方公里的砣子和附近海域、海滨滩涂上生活。这些黑脸琵鹭的繁殖期觅食地在庄河港与蛤蛎岛之间的海滨滩涂,退潮后留下的海沟附近,距离岸边约1公里。对于一般的候鸟而言,除迁徙过程中的驿站之外有两处栖息地——繁殖地和越冬地;而黑脸琵鹭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它们比其他的候鸟多一个栖息地,即繁殖后期(8月~10月)的生活地。这是由于黑脸琵鹭的繁殖地在距离陆地十分遥远的无人岛上,小岛附近不具备其觅食的滩涂。繁殖期间他们要飞到沿海的潮间带觅食。黑脸琵鹭是比国宝大熊猫还要少的世界濒危物种,目前不到1000只,据国际自然资源物种联盟(iucn)估计,全世界现存数量只有约800只,其繁殖地在我国已经消失几十年。因此被认为是亚洲东部最重要的研究和保护动物之一,列入了该组织的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中。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wwf)也将之列为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它主要分布于我国及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我国发现的大都为迁徒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栖息地,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都曾有过黑脸琵鹭的越冬记录。
根据《拉萨姆湿地公约》的规定,如果一个地区的黑脸琵鹭超过全球数量的1%,就应该纳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据2004年9月18—19日的观察,在大连庄河石城岛乡形人砣子附近海滨滩涂上生活着15只黑脸琵鹭。按照《拉萨姆湿地公约》的规定,在大连庄河市石城岛乡形人砣子附近海域海滨滩涂应该纳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

黑脸琵鹭 ,别名 黑面琵鹭(怒发冲冠) 学名 Platalea minor ,英文名
black-faced spoonlill,属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
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都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我们当时去的时候,很幸运的看到了黑脸琵鹭在形人砣顶端站立着,她那样的婀娜、自在,仿佛周围的船声根本听不到,只有感受着大海给她带来的无限欢乐。从形人砣返回的途中,我站在船的最前面,和渔民聊了起来,主要是自己对岛上生活的一些好奇问题进行了盘问。在我们的船离岸边将近200米的地方,雨季、丑熊、东东、大白菜、野猪跳了下去,开始往岸边游。说实话,我也想游,不过,想想算了,这个陌生的海域,还有渔民刚刚说这里的水流子很大,很危险。

到了岸边后,听着海浪敲击岸边的礁石声音,我们才发现,原来退潮了,到了赶海的好时机。我们三人一帮,两人一伙的开始向海岸线东面走去。那里礁石很多,岸边的礁石经多年海水的冲刷,自然形成了很多岩洞。我们纷纷拍照留念。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显得格外宁静。站立于沙滩上,只听见细浪拍岸,有节奏的哗哗作响。潮水渐渐退去,白色、灰色、米黄色的鹅卵石露出水面,批一身晶莹的海水,仿佛于沉睡中刚刚苏醒,沐浴在阳光下,任凭海风轻轻地吹拂。为数不多的游客点缀着宽阔的海滩,兴趣十足的扑捉着辣螺、小蟹子,尽情地接受者大自然的恩赐。或许是对这里景色的迷人好奇,或许是自己就想把古铜色的夏季泳装留念,我就让yuge
给我照了很多,哈哈,现在想起来,让自己去重新照,那个动作,那个表情,我绝对做不到了,这就是当时的感觉所在吧。我和yuge
到处找值得照相的地方,而且,还拍了一些让我自己感觉很SAO的照片,哈哈,不错,保留一下吧,因为毕竟是自己有生以来海游最多的一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e987101000agm.html3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