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卧龙湖,不再哭泣

[游记]卧龙湖,不再哭泣

2007-07-16    

位于沈阳市康平县城西的卧龙湖,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内最大的内陆湿地和最大的淡水湖。在至今半年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卧龙湖却承受着巨痛,湿地保护区基本干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功能已经丧失。留在人们视野中的只是荒凉的枯草和痛苦死去的自然生命。

而今,卧龙湖借天时人和之机,再现沈阳十五大旅游景区风采,可喜可贺。

美丽的民间传说

“春有碧水边天,涛涛蒲草在霞光中摇荡;夏有蝉鸣鸟叫,万类江天,红荷千顷,白帆点点;秋有渔歌阵阵,蟹肥鱼美,蒲絮芦花,漫天飞舞;冬有寒冰映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早期的卧龙湖的景区介绍上如是说。

卧龙湖,位于沈阳城西北一百二十公里的康平县城西。而之所以称其为“卧龙湖”,是因为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康平是高山挺拔,幽谷迂回的地方。只是久旱无雨,山焦谷裂。有一天,王母娘娘正在天宫梳洗打扮,头上的一颗珍珠不小心掉落人间,正巧落到了康平,刹那间,珠光闪耀,雷声滚动,天空降下蒙蒙细雨,这场雨整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于是积水成湖,群山受它的滋润,也长出了茂密的森林。可是,这时一条恶龙夹着漫天黄沙来到这里,它用利剑般的尾巴削平座座山头,毁掉片片森林,又把头伸进湖中,大口地吸水。正当湖水快要被它吸干,宝珠快被它抢走的时候,玉皇大帝派来了一条天龙。天龙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终于将恶龙拦腰斩断,恶龙的前半身落入湖中,形成了湖中的夹梁子,后半身掉到了岸上,形成了现在的龙背山。

这段传说,在当地百姓中,几乎无人不晓,也正因于此,当地百姓对卧龙湖曾经的干涸痛心不已。“曾经的恶龙没能奈何卧龙湖,而今却毁于人祸。”

脆弱的城市之肾

作为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向中部草原湿润区过渡的生态敏感带,卧龙湖理所当然成为沈阳的城市之“肾”,而这个肾竟也是如此脆弱。

2003年,记者曾光顾过卧龙湖,当日所见用荒凉来形容不足为过。裸露的湖底杂草丛生,龟裂的沙地尘土飞扬,冷冷清清的石山上,几只麻雀飞起飞落。靠近岸边仅有几只渔船和游船,窒息而死的河蚌及鱼虾遍布沙滩,驱车可直至湖心。仅仅几年光景,卧龙湖的蓄水量从8200万立方米骤降至不过20万立方米。

而根据专家的调查,卧龙湖的消失既有天灾,又有人祸。从1999年开始,康平县城连续4年遭遇大旱,蓄水量锐减,与此同时,上游的截流也加速了卧龙湖的干涸。环保部门称对卧龙湖进行的不环保的经济开发属于“人祸”,人为设置的高高的“围墙”将卧龙湖圈成了“死湖”,随后将2.5万多亩的滩涂开发成农田和0.37万亩水产养殖区而加剧了对卧龙湖血浆的吸收,滩涂由蓄水变成了吃水。悲剧并没有结束,码头、湖心岛的建成又大大降低了原有水生植物的蓄水能力。

终于,饱受伤害的卧龙湖在深深伤痛了那些关爱她的游人的心后,充满激情的青春正渐渐消逝。

突兀而起龙王碑

卧龙湖是不幸的,因为她被伤害着。卧龙湖又是幸运的,因为她被挽救着。

2004年农历五月初一,卧龙湖边一处凉亭里,一个神秘的龙王石碑突兀而起,“供奉龙王之位”至今清晰可见。而对于石碑源何而起,说法不一。有当地官员称是卧龙湖开发者出于商业目的行为,而又有卧龙湖景区守护者说是当地百姓为乞雨而立的。但无论事实如何,凉亭改做“龙王庙”后,香火却是鼎盛,逢初一、十五便会有人来朝拜,朝拜者也不只是三五个人。

拜龙王乞雨当然是迷信,但也充分体现了当地村民的意愿,“卧龙湖不能干啊,如果干了,我们靠什么生活呢?其实乞雨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让自己心里有个念想,也省得总看着湖就上火啊。”拜龙王当然不会真的有效果,不过今年夏天雨水充沛倒是真的,大雨、暴雨接踵而至。虽然充沛的雨水将部分村民房屋摧毁,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村民看到卧龙湖日益增宽的湖面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而这雨水也更增强了村民朝拜龙王的决心,虽值深秋,龙王碑前的香炉内依然香火缭绕。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2005年5月,卧龙湖流畅地恢复应急工程正式开工。在60公里长的环湖路上重建、维修了18座桥涵,疏通了入湖水道;在38公里长的环湖堤上打通了22处入水口,使地表水能够顺畅入湖;对东西马莲河进行了部分整治,动用土言10万立方米,疏通了主要补水渠道;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将周围2万亩水田和3000亩养殖区全部还湖。至今,卧龙湖的蓄水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6500万立方米。

卧龙湖不再哭泣

雷雨过后,碧水连天、群鸟翱翔、渔歌唱晚、风景如画,这是10月13日记者再至卧龙湖的直观感受。“天水相接,环湖青山相对,绿野相连,处处透出塞外平湖风光;深秋时节,野鸭云集,起落不一,景观动人。”这是当地一环保部门的官员对此时卧龙湖的评价。卧龙湖,唯一显得破败的是曾经人为修建的旅游景区综合服务部。

湖堤之上,一对恋人正双手相牵于林荫之下,湖面微风吹过,涟漪阵阵,一如少女脸上泛起的羞涩。湖堤之畔,四五闲人举竿垂钓,夕阳映照之下,一派旖旎风光。

垂钓者是附近的村民,每每坠饵抛钩,片刻间就会有鱼儿入手。虽然鱼儿还小,但垂钓者的兴奋之情却掩抑不住,“好几年没来这钓鱼了,以前没水,哪会有什么鱼呢?今年还行,这水也足了,鱼也多了。”

经过几个月的湖水滋润,卧龙湖核心区的水草等生物种群逐渐恢复,野鸭、大雁、灰鹤等多年不见的水鸟回来了,

据当地环保部门的官员介绍,卧龙湖现在的蓄水量相当理想,而卧龙湖的物种也正在逐步恢复。“卧龙湖里有王母娘娘的珍珠,王母娘娘是不会让人把它拿走的。”当地百姓对于卧龙湖的恢复作出此种解释,而也这种迷信说法也透露出百姓对卧龙湖恢复旧观充满了信心。当然,事在人为,各方还需努力。

评论 (0) |

原始链接:http://chentie.blog.sohu.com/504479.html
转自:6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