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游记 |
[游记]沈阳游记 |
2008-07-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诚敬 > 日志 > 峥嵘岁月 2008-06-28 | 沈阳游记--故宫 昨日下午三时出发,多云,途径锦朝、沈山高速,过锦州、阜新、鞍山,傍晚时分至沈阳。我在这个城市最忙碌的时刻融入了它的生活。古朴与摩登的建筑物相互毗邻,高耸入云的现代双塔与叫卖烧烤的街边小摊融洽的相互嘲笑着。余晖街上,每个人行色匆匆,飞鸟倦还的表情幸福的张扬着。这是个恋家的古城,传统的都市,这是我对沈阳的第一印象,我感染着却在街头孤独着。一夜无语,静待天明。 晨八时起身,赶赴沈阳故宫,天气晴好,微风,气候宜人。 我一直有着一种古典情节,爱传统的一切,他的建筑,他的故事,他的英雄,他的生活,甚至他的痛苦,他的流失。我很想牢牢的抓住他的身影,哪怕一丝他的存在,爱屋及乌,我也爱着他的渐变,大帅府的见闻让我很是感慨,后会介绍。 故宫,是我古典情节的集中,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气质。我甚至幻想过能作为一个古人,埋首于史理之学,成则治国护民,穷则修身养性,齐家共享人之本性,淡宜适恬。没有那么的诱惑,没有那么多的压力,没有外界的任何干扰,认认真真的去穷究人之为人,而后本本分分做人之为人。我需要的是这些。 2000年,与母亲同游北京,短短一周时间,我连续两天流连在故宫中,迟迟不愿离去,我突然明白,原来它在这里,我的情结在北京、在故宫。穷无尽之力考入北京,而后工作于北京,虽然不是长期留于北京,但是这会是我一生之归宿,我肯定。2008年,心境截然不同的我,站在沈阳故宫面前,竟然踏足不前,年岁的增长对于事情的理解难免有些别人无法感受的忧郁,我怕自己还没有准备好面对厚重,我怕自己难以消化即将映入视野的大段大段的古典。我怕遗忘,我怕无法接受,无法理解。祈望愈高,失望愈深。 说实话,不会写游记,尤其是大段大段的描写景物,中学作文很是烦它,每人心中景各不同,干嘛非要把自己看到的用一些大家都会用的形容词拼凑一篇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所谓文章然后当范文再去感染没去的同学们或者运气背点编入作文书中去感染成百上千的花朵们,你会让看到、听到这篇文章的花朵们思维定势,这个景点就是这样,这种文章就得这么些。写游记,就写心情,写你的感受,然后分享,有朝一日有人不幸读到这篇文章,他也许会带着你的这种心情去游览,然后去发觉自己的心情,去对比,去完善,去回忆。所以,上图才是王道。 沈阳故宫不大,充其量为一王府大小,但简约而绝不简单。主要有两点让我有感触,一则为此时故宫仍未摆脱满族游牧习俗,譬如原始民主、生活方式,建筑风格;二则为从沈阳故宫整体风格上明显能感觉到开国之时满族领导人的朴素和节俭。而这个是汉族某些君主难以比拟的(始皇、朱温、秀全等等很多)。关键是满族这个习性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特质,清君除年岁稍小者和实在是物产丰富外,大多勤政、简朴,比如道光,那是极致。今日故宫仍在整修,许多重要建筑物无法睹其全貌,所以着重于室内装饰,以求探究满族风俗以及不同于北京故宫的地方。 顺治帝出生地,沈阳故宫永福宫,明显可以感觉到游牧民族的习性,孩子挂养。沈阳故宫后宫只有五宫一楼,呈口子状,正宫于上,左右各两宫,下为阿哥们读书学习之所,曰:凤凰楼。每宫大小、装饰雷同,相当简单,硕大的客厅,周围为炕,无桌无椅,所有家具均放于炕上。 清宁宫即正宫祭祀所用大锅,满清有祭祀萨满之举,将整猪宰杀,去除猪身所有毛,而后清水炖煮,所谓汆白肉来源于此。可以联想北京故宫坤宁宫大锅。清宁宫是皇太极与其正宫皇后哲哲所居之所,非常之简朴,西是祭祀之所,约占整个宫殿的四分之三,东边所居那是寝宫,满族称暖阁,其大小也只可称阁,最多四十平米,狭长、拥挤,是否冬日寒冷之因,无法得知。
|
转自:http://biao-dream.blog.sohu.com/91367920.html3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