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至望海寺的海滨公路南侧的炮台山上,矗立着一座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四角形亭。亭中一方汉白玉扁长方体石碑立于长方体的碑座上,周围有8根白色花岗岩方柱,用铁链拉成八角形护栏。这就是张学良将军撰文并揭幕的葫芦岛港开工纪念碑。 纪念碑通高1.8米,碑身高1.35米,宽0.60米,厚0.22米。正面阳刻隶书大字“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背面阴刻正楷碑文。碑座正面刻着“中华民国十九年七月二日立”,背面刻有“1930年”字样。 三十年代的东北,正处于风云变幻之秋。日本霸占了为旅大港口和南满铁路,控制着东北交通命脉。张学良将军为摆脱日本的束缚,决心励精图治,奋发强国,以抑制日本帝国主义日益膨胀的侵略野心。为了巩固海防,振兴东北,他一方面利用东北海军学校培养军事人才;一方面多方筹措经费建设葫芦岛港口。 正如他在筑港开工典礼上所说:“今日筑港,标志着中国人民要奋起建设,直接与外国竞争......”当时此举受到东北三千万同胞拥戴,被誉为“中国复兴之曙光!”后来,由于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致使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被迫夭折。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70多年过去了。当年张学良将军亲自主持竖起的汉白玉筑港开工纪念碑仍巍然屹立在炮台山上,它象一座历史丰碑屹立在葫芦岛大地上,屹立在东北及至全国千千万万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