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宁市西部,山势东北西南走向,纵长45公里,横宽14公里,面积为630平方公里。医巫闾山(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东胡语,意为大山),古称微闾山、无虑山、医无虑山、医无闾山等,皆为医巫闾山的音译。又叫六山(因山“掩抱六重”而得名)和广宁大山,简称闾山。闾山有名峰52座,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闾山以其气势不凡的雄峰奇石称誉海内,名冠东北。相传舜时封全国12座名山,闾山为幽州名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闾山以石景为基础,峰峦为依托,松柏铺翠,寺庙点缀,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 医巫闾山古建筑大多始建于辽、金,重修于清,其中,以坐落在山脚下的山神庙即北镇庙最享盛名。此庙西距北镇县仅2.5公里,建在山坡上,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占地甚广。山门、神马门、钟鼓楼、大殿、御香殿、内香殿、更衣殿、寝殿(后殿)等建筑,皆依坡势排列,上下相形,参差错落,十分壮观。大殿为主体建筑,内供医巫闾山山神。元、明、清帝王登基时,即于此殿举行仪式,以遥祭此山山神,托其庇佑国祚连绵。殿屋顶覆以绿琉璃瓦,殿梁枋饰以彩绘,殿内壁绘以星宿像,显得既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 北镇庙内碑刻甚多,计有元碑11块,明碑9块,清碑25块,上面镌刻着历代帝王的题咏或重修庙字的记事等。这些碑刻,是研究北镇庙沿革的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医巫闾山山形奇特,回环掩抱,竟有六重之多。山上,古木苍苍,鸟鸣啾啾,令人赏心悦目;碑碣、摩崖题刻随处可见,又能令人一发思古之幽情。故每当春日百花盛开时,游者如云,满山遍野,都荡漾在欢声笑语中。 医巫闾山麓的北镇是个古镇,保留着李成梁石坊、鼓楼、双塔等古迹,也值得一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