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昌古镇和巫山小三峡自助游记 |
[游记]大昌古镇和巫山小三峡自助游记 |
2007-10-22 cqhmz.com |
抵达大昌古镇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不巧遇上停电。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撕破黑暗,让人勉强辨明脚下的田埂小道。我们被荒废的土地、废弃的民宅所包围,虽说人多势众不会感到恐惧和害怕,伤感和凄凉却悄悄爬上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在乘船前的个把小时,浮光掠影般匆匆逛了逛小镇。温家大院算是小镇最有名气的景点。它的主人曾经作过四川巡抚,当年可谓风光无限,门庭若市。温家府宅整整占据了半条街,所以温大人又被称作“温半街”。随着家道的败落,温家大院拆的拆,卖的卖,传到现在这一代,就剩下几间堂屋装点门面了。只有精致的雕花窗棂和灵动的翘角飞檐还能勾起我们对往日辉煌岁月的无限遐想。它们会和这院子里的砖、瓦、柱、梁一道,被拆迁、复建于新的栖身之所。三峡库区还有很多的地面文物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有一样东西也许无法搬迁。码头旁用条石磊砌的城墙上,一棵百岁高龄的黄桷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它的根须已经深深扎进石头缝里,凸起的部分呈倒三角形,浮雕一般,写满了沧桑和成熟。强行把它与石块分离,无异于宣布它的死亡,人们只能让它自生自灭了。在周围废墟和旷野的映衬下,黄桷树与古城墙超然兀立,昭示出一种坚强与悲壮。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呢?他们会搬迁到新的地方,有的甚至不远千里被安排到外省安家。他们的生活会因此好过一些吗?还是难以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衣食生计的问题尚容易解决,怕只怕剪断了文化的根脉,他们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心灵上的归属感? 我们坐船从上游依次穿越滴翠峡、巴雾峡和龙门峡。冬天的大宁河,水枯滩浅,却因为没有夏季暴雨裹挟的泥沙困扰,越发显得清丽脱俗。通常的江河是中间深,越靠近岸边的地方越浅。大宁河偏偏偶尔唱唱反调,有的地方,河水中央清澈见底,两岸倒是深不可测,呈墨绿色,犹如一块镶边的翡翠。一种长着深紫色炫亮羽毛的水鸟,一路上随处可见。它们悠闲而又闲散地起飞、落脚,虽然与我们只有伸手可及的距离,却全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派落落大方的气度,仿佛清楚我们只是些过客,而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与三峡相比,这里的水更清,水面更窄,峡谷植被更完整,两边耸立的峭壁因而更添险峻。李白形容三峡的诗句用在这里恐怕更贴切些:“
|
转自:http://www.cqhmz.com/Show.asp?newsid=071016223029512744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