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州狮溪——黑山谷穿越游记(上篇) |
[游记]贵州狮溪——黑山谷穿越游记(上篇) |
2007-07-18 sina.com.cn |
狮溪——黑山谷穿越游记 经过近5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出发点贵州狮溪,此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30分。黑戚戚的天空、四下寂静的小镇,更增加了偶睡觉的渴望,也加大了我行进的步伐。在狮溪大桥的边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店,领队老周呼喊店主开门的声音虽不大,但在这连星星都寂寥的夜里就显得格外的有穿透力。经过砍价以每人5元/夜成交,我们一行9人住进了这个简陋的小店,简单洗漱后,和衣而眠。半夜过路的汽车不断将我从睡梦中惊醒,让我切实地感受了小镇交通要道的重要性。 清晨,吃过当地的特色米皮(和重庆的米粉差不多)后,进GG、新夜、60、小萧、清风123、小辫子、蓬蓬还有我在领队老周的带领下迎着迷蒙的朝霞出发了。过了狮溪大桥不到5分钟就开始了上山的小路。在上山之前听老周说起过,现在的狮溪和5年前完全是两个样了,看来经济建设在这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老百姓的生活应该是过的更好了。 看着眼前并不是很高的山,没有多想,跟着队伍就往上走,可半小时后,不知怎么的,心里开始恶心想吐,胃也很不舒服。想想后发现,原来是今天的早饭太丰富了,1包奶、1碗米皮、小半个饼子,胃都还没有适应就开始了如此大的运动量。本想咬牙往前,但无奈胃实在难受得很,没有办法,我只得在原地停了停,休息了一会。望着队友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想想不能让自己掉队太远了,我才艰难的开始了前进的步伐。 一个小时后,我终于赶上了队友。在一处山坳休息点,我终于将胃里过多的食物吐了点出来,感觉好了很多,于是放下背包,补充了点水分。站在高处,趁休息的时间才有空来鸟瞰我们昨天到达的山下这个镇子的全貌。 “随风!出发了。”我还来不及抒发点什么的时候,老周就在前面催促我往前行进了。抬眼望去,前面是更高的山峰。不能退缩,是我喜欢的感觉,自从上次穿越银海爬雪山之后,我越来越爱上了这种挣扎在无力边缘的感觉。想想上次银海穿越的难度,面对这层迭起伏的山峦,我满怀雄心的继续进发。可是没走多久我又落到了最后。郁闷之余,我也知道自己的爬坡能力不强,这和我的扁平足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身体上的缺陷而放松自己,所以每次我都会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追赶上队伍。 在经过今天所见的第二户人家之后不久,我终于胃里的累赘吐了出来,感觉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也有心情拿出相机来,记录此次活动的点滴了。 前几天的小雨让山路泥泞不堪,这增加了向上攀登的阻力。为了减轻我双脚的压力,平衡身体重心,我是最早把登山杖拿出来使用的。今天的这些队友中有国庆穿越银海的,也有第一次走这样强度的。不过我确实没有想到蓬蓬---我们国庆穿越银海的前2名,今天也因为身体的原因拉到了后面,所以我不禁暗暗感到欣慰。为了节约时间,经老乡的指引,穿过一片不大的竹林我们上到了山上的一条机耕道。顺着这条泥泞的机耕道就能到达今天的中转站—箐坝,然后再上到扎营地狮子槽。这个时候,太阳也微微的露出了一点笑容,看来今天还真是个好天气。好天气让人觉得什么都是好的,所以,相机也轻快的记录着我们的行动过程。一路上的红棘特别的多,红得让我很是欢喜。这山里的红融入到整个色彩美丽的大山中是那么的和谐、灿烂。小路上不时有老乡骑着摩托车忙碌的身影,也说明了大山里的老乡一样的是忙碌的社会人。在机耕道上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箐坝————山上的一个村庄。机耕道旁的新房子很多,青色或红色的新墙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多彩的光芒,老乡家的狗似乎也特别的热情,冲着我们就是一通咆哮。见我们的装扮,老乡们都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这里的地势比较的开阔,周围山林的丰富色彩让我停下了脚步,很是浪费了相机的内存。由于我的照相技术很差,所以只好以这种量大的方法记录,好回家之后筛选出满意的风景。我于老周之后第二个到达了三叉路的休息点。当我赶到那里时,老周已经休息了一会了。这里的景色较之前的更好,颇有点川西美丽的缩影。趁休息的间隙,我继续求量不求质的摄影。 没过几分钟,队伍到齐之后继续向上攀登。10分钟后,我们来到一处绝壁,不经意间发现离地20几米岩壁的石缝里长出一棵满是金黄色叶子的小树,甚是好看。虽然地势险要,但为了它的美丽和顽强,我毅然地拿出相机将它记录了下来。 向上继续的过程是艰苦的,特别是拉在队伍最后的感觉更是不好。穿过密密的方竹林,在山顶上的小道上,我们遇见了另一批同样也穿越这条线路的四个驴子,在向导的带领下正在往山下赶。热情的招呼和相互的问讯后,我们继续前进,大约半个小时后,又遇见了几个我们银海穿越的队友,一番玩笑后,大家各自上路。从他们嘴里也明确的知道了今天扎营地的情况。接下来的路就是下山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沿着老周留下的路标到达了今天的营地—狮子槽,这里是一块开阔的平整草地,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可到了营地我们却迷糊了:我们的领队老周和新夜、清风不在了,难道他们已经继续下山了?但是营地边上的岔路分明没有了路标。此时的太阳是正灿烂的时候,阳光一缕缕的照射下来,看着这么美丽的营地,我们几个都在这里为他们担心。大声的呼喊后,老周没有回音,回答的却是另外的一队驴,远远地我就看清楚里边又有熟人------卓然、茶水丫头、一江东流、SUNNY、千蓝。朋友相见分外高兴,更别提是在这种线路上。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的队友已经开始搭帐篷了,而他们这组由于对线路难度估计不足,千蓝和丫头已经不想走后边的路了。我把刚才走过的路线简单的画了画给要走的SUNNY,然后看着SUNNY一行向上前进。他们上一个半小时的山路,然后下一个小时的山路,顶多2个半小时他们就可以到箐坝,在那里,他们有很多可以扎营的选择(回来后才知道,他们一路上走得太慢,结果天快黑的时候才走完这段小路)。 老周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0d472e010007m56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