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庆工学院电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彭水之行 |
[游记]重庆工学院电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彭水之行 |
2007-08-04 chinaue.com |
的三下乡经历与我们这个团队其他人的都不一样,感受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刚开始我认为我们这个三下乡团队是临时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经过这几天的认识,我发现我们的队伍是团结的、友爱的、积极的、拼搏的、有朝气的。 我的认识是从我生病开始的,队友关心的每一句话语、体贴的抚慰,老师的关爱,让我感觉我们这个团队像一个大家庭,三下乡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抱着关爱的心。当他们说“好好养病,早日健康”我感觉心里特别的温暖。这个团队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爱”来的,不仅是对队友,更重要的是带着爱的种子播种到彭水的每一个角落,让彭水在我们这支团队爱的滋润下,迅速的成长,让彭水的人民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让彭水的山山水水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爱。 我们这支充满爱的队伍将不辜负重庆工学院的支持,以及对我们寄予的期望,把更先进,更文明的知识文化带到彭水。彭水这背靠大山,乌江环绕的好地方,因为我们的爱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爱。爱是推动彭水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我们三下乡爱之队就是带着这种强大的动力来到了彭水,虽然三下乡时间很短,但我们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将我们所有的爱,挥洒到彭水山山水水的每一个角落。 供稿人:冯福航 郁 山 行 “三下乡”活动已经进入了第三天,我们从县城来到了乡镇――郁山镇,一个富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地区,她是深藏在大山之中,环抱在河流之中的一个羞答答的待嫁的姑娘,她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崎岖的山路,郁山镇这个神秘的姑娘渐渐地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大山的雄伟和河流的柔情孕育了这个俊秀而又不失灵气的气质美女。刚到这里,我们就为这里的俊秀深深地吸引,秀丽的风景,朴实的民风,让我们立刻爱上了这里。 下午,我们在当地政府的介绍下,走访了四户生活困难的乡亲,并使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怨天尤人的我们此时心灵和视觉上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里的乡亲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电视、空调、冰箱,这些我们认为的生活必需品,对这里的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就连生活最基本的电扇、电灯这样的电器,他们也不舍得购置,但这里的人们仍然积极乐观的生活,这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学习,这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他们学习的意志,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更加发愤图强,学习的干劲让我们汗颜,艰苦的环境和落后的条件没有成为他们放弃学习的接口,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表现的十分热情,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三下乡”的信念,也认清了“三下乡”的意义,但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怎样才能让一滴水永不干涸?就让他流进大海。”我们从学长的手中接过“三下乡”的旗帜,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并一届一届的传下去。 供稿人:熊扬轶 我的暑期“三下乡” 之旅二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我们和所有的老师一起走访了几户家庭贫困的学生,表示了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给我最大的感受除了汗颜之外,就只剩下感动。 走进他们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屋的简陋和他们着装的俭朴,屋子是用木板粗糙搭建的,家中的家具摆设也是及其的简单,接着从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由于地处山区,地少人多,有两户是家里四五口人,却只有两个人口的地,有的家庭是完全没有土地,家中子女的读书生活费用靠父母打点零工来支付。望着那个看似才上小学三四年级,实际上确是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我们只是大吃一惊,然后汗颜:他们的环境那么的艰苦,可是确依然努力的读书,不在乎自己是否吃的比别人差,住的比别人差,只是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相信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变好,我们的环境比他们好的多,我们却没有因为这样而更加努力的读书,更加的相信自己。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那几个小孩不知道怎样感谢我们,于是刷刷的爬上自己家门口的梨树上,摘了些梨,追过来,硬往我们每人手里塞一个,望着他们那质朴的纯洁的心意,我们除了无法拒绝而接受之外,就只剩下感动了。 虽然爬山路累得很,但是望着他们,心中那复杂的心情早已使我们将累和汗水忘了。只期待那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能够有个好的前途。 供稿人:阳玲 |
转自:http://bbs.chinaue.com/html/2007-7-25/20077251034531.htm4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