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偏岩、胜天湖、滴翠峡游记(历程篇)-转载

[游记]偏岩、胜天湖、滴翠峡游记(历程篇)-转载

2007-07-27    live.com

June 20

偏岩、胜天湖、滴翠峡游记(历程篇)- 转载

(前言:我对胜天湖的了解,缘于图图的《啊,胜天湖》一贴。为了继承党的开拓、创新精神,仅有一次驴经历的我,也冒然在驴友会上发起了7月17、18日畅游胜天湖的邀请帖。天公不做美,13日起,雨就没停过,应帖者寥寥。15日,路人应贴,并再次发起号召。16日,雨还是没有停,不过已有数名驴友报名,并铁定风雨无阻;虽然我心里也无底,但为了这几名铁杆驴友,我坚定了这一旅程。)

7月17日早晨,路人、过客、纳兰幽、ANNA、十月、叶子、沙鸥、吴老师、张兵、加上我共十名胜天湖铁杆驴友,从四面会聚到北碚柳荫镇汽车站。继而,乘中巴前往偏岩古镇。偏岩镇的老街是赶集的场所,17日恰逢赶集日,老街两旁林林总总地摆满了各种日用小商品摊;担着土产进镇的农家用各种腔调吆喝着;镇上的几间小茶馆都已坐满了来赶集的大老爷们,叭哒着旱烟的、嘘着热茶的、侃着镇上村间时事快报的……一幅悠然的样子。

我们在小镇老街的“古镇客栈”品尝到了仰慕已久的小米排骨(注:图图原文为小米揸肉,但没尝到.)。的确,该菜以鲜、糯而诱人,难怪在18日打道回府途中,十月还不忘专程打包,让家人也分享这一小镇佳肴;特色菜肴还有一水排骨,排骨味道虽然比较平淡,但煮排骨的小豆汤却鲜美无比。

午饭后,我们纵向穿越老街。与巴蜀的众多老街一样,古朴而年代悠久的木梁、青瓦房构成了老街的全景。街尾有一戏台,名为万年台,镇民出演社戏而用;再向里走,就是一古庙,可烧香求签,入内免费,上万年台和在古庙内拍照则收费一元。古庙的正前方是一较为开阔的平坝,坝前小溪浅浅,溪水击石而鸣,一百年古榕云冠而立。

约中午1:30,我们从古庙左侧走过,顺着小溪上行,就是通往胜天湖的步行小径。小径宽约一米,村民们铺以水泥,路况较好。小径两侧均有人家种上了玉谷、水稻等作物,正值生长旺季,一派郁郁葱葱的繁盛。两轮摩托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代步方式,在小路穿梭不断。一路上大家嬉戏、留影,缓缓而行。顺着小路行进,途经一座石拱桥,再行约数百米,朝右上山,沿一小渠行约二十分钟,转过一个接近90°的大弯,突然水声大作,五百米开外,胜天大坝跃然闯入我们的视野,行径的驴队们一下轰悦起来。

大坝长约一百多米,为一墩两孔结构,落差约达五十余米,水星四溢;坝身两侧均可下到坝底,走到坝身下方,有一人工砌成的小道,坝水形成的瀑布从小道外侧飞泄而下,置身其中,确有水帘洞般的别样风味。大坝左侧是胜天湖宾馆,多为两人间,每床位五十元,同时可容纳约100人。坝上常有农家乐的人到坝里来拉客,吃住包干约二十元起步,档次因人而异。坝口上左侧开设了电动游船出租。

胜天湖呈S型,沿湖左侧(即胜天湖宾馆一方)行进,是金鞭峡,右侧为滴翠峡。下午3:40,在向当地人请教过后,我们先从大坝右侧向滴翠峡进发。未几,在一农户家前止步,乡间原有的羊肠小径或许是人迹罕至,被草木覆盖,已无迹可寻。路人用手机多方求助其他驴友,得知从大坝左侧行至金鞭峡后,沿湖岸边一小路可绕到滴翠峡。一行人只好退回坝上。

4:30,再次以大坝为起点,向湖左侧行进。在宾馆门前的停车坪,碰到了驴友公社小妖精、松松等五名驴友,大家合兵一处,共同向金鞭峡方向行进。沿途为土路,夹杂着矿渣,被来往的货车碾压得凹凸不平。沿途有几户农家,不过都没开农家乐。约5:40分,驴群行至金鞭峡的峡口。因连日降雨,湖畔边原有的一条小径已被湖水淹没,一个废弃了矿井阻拦在我们的正前方,仿佛在宣布了我们进行的终结。矿井左侧是金鞭峡奔驰而下的流水,巨石零乱错落,无路可寻;右侧是开阔的湖面。小妖精原到过滴翠峡,熟知峡谷的方位,经众人商议,决定从矿井右侧沿山体爬行而上。因山体润湿路滑,大家又是负重而行,才爬行不到二十米,两人滑落,险些连人带包堕入湖中,无奈之下,我们放弃了爬行的计划。这值得一提的是金鞭峡,峡内水流湍急,溪水与地面呈45°角飞奔而下,若能开发出来,倒是一景致绝佳之处。可惜奔流而下的溪水已呈灰褐色,直接入胜天湖中。这倒令我们想起了先前途经的一座铸锅厂,加上正前方废弃的矿井,让人联想到华蓥山上那永无休止的乱采乱挖。峡口入湖处的泥地已被染黑,水质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在此提出强烈呼吁:请停止开采,让北碚多留一处绿地!

因驴队行囊沉重,行动极为不便,路人、松松俩人先沿原路去寻找入峡捷径,其余众人则坐在原路上,休息等待。这时我深歉疚,本向纳兰幽、ANNA、叶子等人提及的是悠闲游,这下可够她们几个折腾的,事已至此,大家也都只有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6:40左右,前方传来喜报,路人与松松借到农家两艘竹排,大家起身,准备渡湖。因人数较多,两艘竹排必须分两批才能将众人及背包载过湖面。一行十五人中,男士的水性还将就,而八名女士,仅有小妖精一人会水,这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在怅惶间,以女士、弱小优先的原则,四名女士、两名还是在校的中学男生、附带沉重的背包分别载上了两艘竹排,路人和张兵两名竹排新人,担负起了水手的重任,载着第一批驴友们,驶向峡谷,兼起了开路、寻营的先锋兵。我与松松等七名驴友,坐在包谷地中焦急地等待竹排的回来,最令我们担心的还是几位女士的安危。此时夜幕已经降临,阴沉沉地,没有一丝月亮的踪影,我们提心吊胆地注视着两艘竹排消逝在峡口深处,心里忐忑不安,惟有默默祈祷众人平安。蚊虫、黑蚂蚁等,不时叮咬着包谷地中的众人;包谷杆上叶子的毛絮不时抚摸我们早就汗腻了的肌肤,刺痒难忍,如撒在人身上的辣椒粉,将我们那颗本已焦急不安的心更是撩拔得咚呛乱蹦。“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引为今用,也正是我们这队驴友写照!

晚8:30多,在漆黑与沉闷中,我们悄然听到路人和张兵那老农般悠扬而又乱吼一气的渔歌,从深邃的夜色远处飘来。我们那颗剑拔弩张的心,顿时才松下了弦,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望穿秋水、姗姗来迟、欣喜若狂等词句的精妙了。后得知,在夜幕包围及昏黄的头灯照耀下,第一批驴友们的竹排好不容易才找到平地靠岸。9:00,我们七人乘上了竹排,已顾不得半淹在水中的裤子,在两名水手的带领下,射着头灯缓缓划向湖谷深处。

因为已经划过一次,在乌沉沉的夜色和幽暗的湖水中,只花了一个小时,晚上10:00,我们的竹排终于靠上了滴翠峡岸沿。运到岸边的大背包沿着小路堆了一溜,前去探路的几名女士和一中学生已经回来,正等着将我们引往漆黑慌忙中寻到的几小块平地。背上大包,我们一行人准备开往那几块平地。夜幕,泥浆,凹凸的岩石,小径旁断落的旁枝、逸出的竹尖,脚下未知的黑暗……成了我们行进中最大的危险。在众人的相互扶持下,经过一个多小时摸爬躬行,摸约11:00,我们拖着满是泥污而又疲惫的躯体,终于到达了那几块平地。瀑布的轰鸣声在平地前方十米处隆隆而响,因为太黑,几乎不能辨清前方。经过粗略的勘察,顾不得劳累,我们便准备安营扎寨。十月、叶子等人开始架灶生火烧开水,其余人迅速架起了七顶帐篷。在营地灯的照射下,大家都忙碌着整理行囊,吃着自带的面食、干粮。不过最令人称赞的就数松松了,居然背负着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在干渴、凄寂而又疲惫的夜,给我们送上一份凉爽与甜蜜。可惜没有下酒的菜,否则还有一瓶正宗的江津老白干,必给我们这群驴友增色不少。由于一日的颠簸劳累,也没顾得上杀人,安排好帐篷合住后,当夜无语,众人都草草洗漱入帐。营地前隆隆的飞瀑声,充当着冒牌的催眠曲,伴奏了一夜。

清晨七点,几个早醒驴友的洗漱喧闹声,伴杂着飞瀑声划破了睡梦中的宁静。我也匆匆爬起,走到营外,这才看清楚营地的境况。原来这的确是驴友们常安营扎寨之所,以前的痕迹依稀可见。营前的飞瀑也只是几个落差数米的小瀑布,每个瀑布下的潭水清澈见底,也正因为水急而潭浅,才会奏出那甚是吓人的隆隆声响,而在昨夜因天黑,才令人以为那是数十丈飞瀑,不敢靠近;而今看来,这倒是泡水的好去处。峡内翠竹青青、溪溪潺潺,道是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的韵味。

一个独自进山伐竹的中年农夫从山坡上跨步而来,一番寒暄,我们得知就在距营地约半小时路程的山腰处,有一观音洞,蝙蝠群聚其中,村民们常上山铲挑蝙蝠粪便做农肥。几经交涉还价,那位农夫同意放下砍竹的农活,带我们上路寻奇。大多数女士还未起来,听到寻奇,而几名男士便来了劲,在一阵吆喝招呼声中,我、路人、张兵等六名男士加上ANNA,在农夫的带领下向观音洞开进。

沿小路逆流而上,很快就到了溪流狭窄处,我们横跨过溪,来到观音洞所在的山脚。因路况较多险阻,ANNA在山脚的小溪旁止步,等待我们的凯旋归来。顺着一条被人踏出的小路向上行进,因路还鲜有人至,多处已被杂草、荆棘所阻,幸好农夫带有伐竹的大刀,我等在农夫的开路下,仗刀而行,经过四十余分钟的艰难行进,砍倒无数杂草、荆棘,并冒着被蜂蛰的危险,在捣毁了一狗屎蜂(当地的叫法)的蜂窝后,我们最终登入了观音洞。洞口有阳光照入,所以只是略显昏暗。洞内沿地全是棕褐色的蝙蝠粪便,行约四十余米,一个拐弯洞顶向上凹进的地方,倒悬着约百来只蝙蝠,闻有人至,几只四下乱飞刹那间洞里一阵沸腾。洞身主体不长,约七十余米,另一端洞口较小,在洞体上方,有日光射入。内有一悬挂的钟乳岩,从侧面看,极像一尊端坐莲台的观音,无需农夫解释,大家立刻就明白了洞名的由来。

下山时,途经那本已被打平了的狗屎蜂蜂窝,突然一只未亡的狗屎蜂从草丛中跃出,猛蛰老曾一下,被蛰处刹时便淤紫起来,幸好毒性不大,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我看来,这动物倒真的是有灵性,你伤害了它的同类,它竟然懂得伺机对你展开复仇,这倒也加深了我对人与动物共处于天地之间的认知。下到山脚,ANNA正举着一只大的螃蟹,也欣喜于行程的硕果。

我们一行七人回到营地,已经将近十一点,于是招呼大家起营拔寨、收拾行囊,将营地的垃圾纷纷拾起装袋携上,准备乘竹排出峡谷。阳光刺射在竹林上方,几缕阳光照入林中,日光下的小径虽然还是那么湿滑,但已不象昨晚那么狰狞骇人。沿原路返回停竹排处,走约一百米,便看到路下方还有一平地,比我们扎营地方稍大,也曾有扎过营的痕迹,这让我们想起,也许这就是其他驴友所指的一号营地,而我们昨晚所住的应为二号营地。

走近湖面,看到一碧清波的湖水,早已将昨夜那几分幽黑恐惧扫到九霄云外。几名早想畅游胜天湖的驴友都已跃跃欲试,准备游泳渡湖。人还是得分两批渡到湖对岸,但第二批只有四人,返回一艘竹排接应即可。又是几经讨价还价,那位引路的农夫担当了大竹排的水手,并负责第二次返回接人,路人继续担负起另一艘小竹排的水手重任。几名驴友跃入湖中,游泳过湖。其中数张兵、老曾水性最好,近千米的湖面,无需任何救护措施,俩人结对游到对岸;其次是松松,水性也不弱;我、小妖精及另外一名驴友,跟着竹排,缓缓而游,历时一个小时,我们方才游到岸边。值得一笑的是张兵,游至岸边,看到一黄蟮于水面掠过,正准备挥手擒来,忽定睛一看,是一条两尺多长的水蛇,惊得连称侥幸。

大竹排在近岸的地方靠拢,卸下背包,返回接应第二批人。乘小竹排的吴老师,虽说不会水,可这时却来了劲,自告奋勇,愿用小竹排载着几个大背包独自一人划行千余米,到租借竹排处与大家会合,别看她是新手上路,可划起来还是四平八稳,凭添了几分闲云野鹤的风雅。第二批人靠岸时,我那颗因饥饿、困乏而苦苦期待的心感到了欣喜,更值得庆祝的是,小妖精、叶子等人还在湖中抓住了一条约有四两的白鲢,这可是一大收获啊!

待得两批人等聚齐,已过下午2:00,大家早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速速打点起程。又是一个小时的徒步急行,3:00多钟,众人纷纷到达胜天湖宾馆门前的空地,可惜昨日客车拉客的熙攘场面被几架来回喧嚣的两轮摩托所取代。等了半天不见车来,只好花了五元,差人先乘两轮摩托驶往偏岩镇上,组织了两辆较大的摩托三轮,回到湖坝接应众人下到偏岩。

再次回到古镇客栈,大家一改昨日因初次见面,彬彬有礼的姿态,纷纷狼吞虎咽起来。第一道上来的就是叶子带来的那条“胜天湖白鲢酸菜鱼汤”,用两个字来形容——霸道!小米排骨、一水排骨、津酱肉丝、猪骨老南瓜汤、炒藤菜以及石磨豆花……众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行云流水般,一扫而空,酣畅之至,快哉!快哉!

5:40,偏岩已无回城的公交车。每辆10元,乘三轮摩托赶至柳荫,搭上了回北碚的末班车。赶往两路方向的驴友在水土镇转车,回江北、沙坪坝、杨家坪的驴友们赶至朝阳桥桥头或北碚总站转车回城。大家匆匆别过,相约下星期四晚上,江北阳光城再次会师,召开FB大会。

转自:http://nalan43.spaces.live.com/Blog/cns!BD64561FFB84D8E2!166.entry14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