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亲历日记525:同行没有写进报道的见闻 作者:曾颖 提交日期:2008-5-28 18:13:00 | 分类:曾颖的生活 | 访问量:317 <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hot.tianyaclub.com/hot.js"><>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晴 许多新闻界的同行和朋友们都去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最高峰的时候,汶川县城里聚集着数百家媒体的几百位记者,当地的宣传官员,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如此多的记者齐聚这座深山里的小城,而媒体记者们,也觉得好像是到了一场大型的新闻发布会,抬头低头都会碰到熟人,一度时期,县城里几乎全是军人和记者。 每一个从前线回来的人,都有一大堆故事,一些涉及自己,一些涉及同行,更多的则还是涉及地震中的人和事。这些东西,大多因为题材和体例与当下新闻有抵牾,而没有写或写成也未见报。在这里,我略作整理,权作有此一说。因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将这些同事和朋友的名字隐去。 1、 校园不倒的秘密 据摄影记者李兄讲,某市某小学在周边学校纷纷垮塌,压死压伤孩子无数的情况下,居然屹立不倒。不仅不倒,甚至连破损的痕迹都没有。这引起记者的关注,纷纷向校长发问,想从中挖出些“最牛希望学校”之类的正面新闻。但校长面露难色,笑而不答。最后私下里对原先已很熟的记者说:之所以不垮,是因为当初建筑检测部门暗示我们交点费用,但我们没钱,交不出来,于是有关部门就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隔三岔五来认真检查我们的施工质量。如果我们当初有钱交的话,也许这楼早就垮了。 坏事如此变成好事,不知谁能笑得出来? 2、 生命的选择: 南方某刊记者某兄讲:在都江堰某中学他见到一个被救出来的女孩子,她很幸运,只是被浅埋,只须拉开她身上压着的灰块,便可以把她营救出来。她听到一个又一个人从她身边走过,每来一个人,她就呼救。但那些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家长们,听见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于是匆匆离开。女孩子在废墟中哭着想:可恨我看不到外面,要是看得清来人的脸,我一定冒充他们的孩子的名字,喊一声爸爸妈妈。 在某些特定时候,父爱母爱既伟大,也可怕。 3、抗震建筑 据摄影记者某兄讲,在崇州鸡冠山下,他看到一堆废墟前有个老太太在哭泣,于是问:婆婆,你家里有人受伤?老太太答:没有,只是我儿子专门修的这幢可以抗9级以上地震的楼毁了。他是搞建筑的,好不容易才修起这座像碉堡一样的房子,钢材比别人家多用差不多一倍。但很不幸的是,在大地震中,房子没有垮塌,却被身后一幢倒下来的六层建筑埋了起来。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从没有一种安全,是独立的与周边毫无关联地存在的。 4、 相同的噩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