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巴岳山奇险秀美的诱惑,我们一行五十余人来到她的脚下,直奔她的怀抱。 沿着陡峭曲折的石阶,我们向山中走去,两侧的树木根深而叶茂,密密麻麻,丛丛簇簇,黄褐色的岩石和葱郁的蕨类植被把山装扮的格外俊美,我们正感叹山林的秀丽之时,前面却出现了一道悬崖--我们无路可走了,远远望去,目光只能蜿蜒爬行,崖畔的野花在风中摇曳,怒放成一道摄人的风景。 “爬过去!” “对,爬过去! 两个精干的同伴拽着岩壁的灌木开始攀爬,其他人都卸下行囊,就地休息。岩壁虽然陡峭,却有很多石缝。只见他们手抠岩缝,脚蹬岩石,一手一换,艰难的爬行。终于,他们爬过了那段山岩。他们的成功尝试给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 “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巴岳山!”同伴们相互鼓励着。 轮到我了,第一次过这么陡峭的山岩,很忐忑,也很兴奋。开始是一个陡坡,一侧是被灌木覆盖的深谷,脚下是杂草落叶,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滑倒。我一只手紧紧抠住一处岩缝,身体紧紧贴着悬崖,稍事休息,用眼睛仔细搜寻岩壁上每一处可利用的缝隙和岩石。剩下的路几乎全是垂直的岩石,我吸一口气,迈一步路。峭壁上,我好几次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上方能抓住的岩石不是太松,就是距离不合适。每前行半米,我都要观察好一阵。但此时贴在岩壁上眺望远山和峡谷的那份豪迈却是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终于,翻过了山脊,看到了一宽约5平方米的岩洞,据说这就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三丰洞”。传说道教祖师张三丰在此修行,在此恶劣条件下,练就一身好功夫。要离开它,只有爬过洞侧的小洞。这可难坏了那些体型稍大的同事们:他们用力把身子缩到最细,两手前伸,作猿猴状,一点点的向外挪动,才能钻出洞口。出了洞,天光大亮,再爬一段悬崖,竟然又回到了出发点,在这里,攀爬的轨迹正好是一个立体圆圈。 天梯继续延伸,我们也继续前行。一处景观让我们惊叹不已: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块百吨巨石,如同倒竖的竹笋斜插在危岩之间,光洁坚硬,四面凌空,陡不可攀。顶上有一平台,上面还留有一棋局和两个石凳。听老蒋说(同事蒋生禄)这就是有名的“棋盘石”。 小道在山脊上随峰谷起落,我们越丛林,过山崖,终于蹬上了巴岳山顶。极目远眺,鸟瞰东西,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尽收眼底。田园、小丘、公路、河流、农舍,交相竞美,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千般感慨,万般豪情,汇为一句话: 征服了自我,也就征服了巴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