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野游记趣――――梦里南京之家住长江路 |
[游记]野游记趣――――梦里南京之家住长江路 |
2007-07-16 51yala.com |
野游记趣――――梦里南京之家住长江路 记忆中的长江路是一条东西向的林荫大道。我家住在这条大道的239号。进门是一个天井,跨过天井是一个夹道连接起来的大套院儿。沿着夹道走出大门,转过一个胡同。就是著名的新街口大街。那是南京自民国以来闻名遐尔的CBD中心。对面是一个出租连环画的小书铺,斑驳的门板默默无语地向人们诉说着历史。在动乱的六十年代,那是我唯一的天堂。我在那里租过哪些连环画,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印象里,在这个小书铺里租不到当时的主流作品。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之类。书铺的旁边就是供应糖果的小铺。享受过物质食粮,接着享用精神食粮。快意可想而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这条大街值得流连的远不止一个小书铺、小糖果铺。这是一个凝聚着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老街。大街的最东面是赫赫威名的清代两江总督衙门,民国权力中心的总统府。在总统府周边,既有周恩来总理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梅园新村。也有蒋介石、李宗仁等曾经驻足的黄埔路、傅厚岗。而那街边风雨剥蚀的小礼堂,原来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大会会址。街的西半部分则流连过戴笠、陶希圣等民国要人的身影。据说,就连我家的小阁楼上,也曾经住过蒋介石的侍从参谋。中共南京地下党的交通站也隐藏在一片幽深的小巷之中。与长江路相连的一条南北通衢大道则直通中华门、雨花台。从那时起,在这条大街上留连忘返就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这条街还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这条街上的居民家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早晨起来主要*马桶方便。不然就要步行十分钟去上公共厕所。马桶里的哕物倒在街边的阴沟里,气息终日弥漫,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气味有些难以忍受。但对于我而言,这种气息成为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以致于2002年,我因事去南京,一下车,闻到这股气息,差一点儿激动地掉下眼泪来。童年的回忆忽地一下涌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我回南京多数是在夏天,而夏天的南京是全国闻名的大火炉,人们习惯搬一张竹床,在古往今来、家长里短地闲聊中入睡。成为夏日街头一景。生活气息还来自我家隔壁的一个油条铺子,那基本是我早餐一成不变的食品,那浓浓的油条香气,是将我从睡梦中唤起的兴奋剂,买油条意味着新一天生活的开始。 2002年以后至今,我没有再回过南京,而回南京的人带回来的消息,也使我想回南京的愿望一天天在淡去。那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南京,老房子拆去了,变成了火柴盒似的高楼,变成了现代化的酒吧。母亲上小学的母校――――大行宫小学。被连根儿拔去,空中楼阁般恢复成了曹寅的江南织造府。我始终不敢想象,一片高楼中掩映的红砖绿瓦会是什么样子。不去了,不去了,我心里的南京已经死了。虽然死的自有道理。但我仍然愿意保留记忆中的南京。 |
转自:http://www.51yala.com/bbs/dispbbs.asp?boardID=25&ID=8281&page=102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