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长江到西湖___我的江南之行(中)

[游记]从长江到西湖___我的江南之行(中)

2007-07-16    zoxq.cn

br>就这样,在黑暗中,在门热中,在疲劳中,我们围着上海火车站走了三个来回,可还是没有找到饭店,有时,要经过一个工地,工地上黑漆漆的,空无一人,真怕会有歹徒跳出来!有时,我们会南辕北辙,一下子走到了苏州河畔。
南方的夜晚,丝毫没有半点凉意,我们就像走在蒸笼之中一样,甚至觉得马上就要虚脱了。
到后来,由于我们不停的从上海站前走过,连旅馆拉客的人都认识我们了,最后,经他们指点,在午夜两点钟左右,我们终于走回了旅馆。
到了房间里,我们几乎是立即倒头就睡,虽然有空调,但是似乎并不能对抗外面的酷热,屋里依然有些湿热。
就这样,在疲劳和闷热之中,我们结束了这一晚的上海之旅!
第三十二章:外滩寻梦
2003年7月5日,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起来,虽然昨夜的奔走几乎耗光了我们的体力,但经过一夜的休整,我们多少恢复了些体力。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上海了,在结束这短暂的上海之行前,我们还要到上海的标志地区——外滩逛一逛。
在上海只呆了一天,但我们对上海地铁的自动化已经习惯了,从容的买票、插卡,看到另一些外地人像我们昨天刚来时一样不会买票,我们心中也是坦然了许多。
今天的上海依然闷热,事的我们从地铁站里出来是感到浑身的不适。本来是要去外滩的,但是一出站,我们竟然误打误撞来到了上海著名的南京路。
其实上海南京路就跟天津的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一个样,就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步行街,只是上海的南京路最先繁荣,历史最久,资格最老而已。从南京路走出来,前面就是一座座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群,仿佛在告诉我们:外滩到了。
走在高大宏伟的欧式建筑群之中,仿佛置身在美国的华尔街之中,好像又回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大上海。
事过境迁,物是人非,高大的前美国花旗银行大楼里进驻的是中国的金融机构,著名的原中国海关大楼,那个曾被外国人把持了70年的建筑现在也成了中国银行的所在地。只有那个曾经名噪一时的和平饭店,还似旧时那般兴旺。
走出这条不长的街道,美丽的黄浦江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外滩到了。
现在的外滩已经改造成了多个江滨公园,这里现在到处是喷泉,到处是绿草,已经是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了。旧时外滩的残梦,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江北大亨”们也早已随着历史的变迁混入了芸芸众生之中;没了黄金融,没了杜月笙,少了青红众帮,那个闯荡上海滩的年代也过去了。
虽然人们仍赋予现在的上海东方明珠的美称,但旧时上海滩那醉生梦死,魂牵梦绕的生活仍是众多上海人心中的梦幻。
走在外滩上,看着眼前的陈毅雕像,突然间,上海的成与败,荣与辱,兴盛与衰落好像电影一般映在了我脑海中。黄浦江,好像又一次激荡着它那沉寂多年的江水,呜呜鸣笛的渡轮,也好像正从历史中慢慢驶来……
站在外滩上,眺望江对岸的浦东新区,那边尽是高大的极具现代气息的建筑,刺眼的耸立在江边,给人以威严,忙碌的感觉。浦东浦西,好像现实与梦境相隔,浦东那边是现实,而外滩这边则是旧时的梦境……如果说,浦东代表了现在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新上海的话,那么,外滩就代表了繁华摩登,浮生若梦的旧时的上海滩。
有一部电影叫做《外滩龙蛇》讲的是旧时上海黑帮的故事,影片中的外探究像香港的铜锣湾一样,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并存的地方,而我现在就走在外滩上,既看不到龙也没有蛇,一切都很平和,大概旧时上海滩的那种血气方刚已经被时间消磨的差不多了,此时倒是多了一些成熟与稳重。
外滩很长,甚至走的我们都有些累了。我们是从南京路正对的外滩一直走到了十六铺客运码头,看到人流像蝗虫一样挤进停泊在码头的渡轮。走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又累又渴,当然还有热!
此时已是中午12点钟,我们要回旅馆取行李离开上海了。在上海豫园附近,我们找到了通往火车站的公交车,上海的公交车与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只是在上海,是不用乘客自己买票的,售票员会主动的找上你,这也多少省去了乘客的一些麻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上海与国际接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第三十三章:上海——杭州
到了火车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吃中午饭,火车站附近的恒丰路上,路边的小快餐店有很多,而且也很便宜,5元钱就能饱餐一顿。在上海,还有一个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买完东西付钱时,卖主会很客气的说上一声谢谢,这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是在路边的这个小快餐店,我们饭后将钱递给老板时,老板也会客气的说:“谢谢”,这多少也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顾客就是上帝的感觉。
到了饭店取回了行李,临走时,服务员也不忘说上一声:“欢迎再来”。说实话,其实我所接触的上海人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势力,小气,瞧不起外地人。也可能是我们学生身份的缘故吧,谁知道呢?!
到了火车站,在买车票的时候,才得知,北方淮河的洪水闹得很凶,上海站几乎所有通往北方的列车全部停开,我十分担心回家的时候是否买的着车票。先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到杭州再说吧!
我们买的是下午四点多钟的火车票,此时是中午一点。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就一直不停的在给杭州的同学打电话,但一直未能联络上他,我又打了几次,结果得到的答复还是“对方用户已停机”。本来说好的,到了杭州由他来安排我们的活动,由于联系不上,我有些担心杭州之行会不顺利,但考虑到这些天来,我们基本上一直是自力更生,所以心里也就坦然了许多。
上海火车站不大,虽说看起来比较新,但比起天津站,还是小了一些。作为国际大都市,无疑,上海站的旅客流量是巨大的,站内拥挤不堪。由于时间尚早,我就买了一份新民晚报,由于候车室里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满了人,热的要命,所以我就坐在候车室外的走廊里看起来,在报纸上,我才得知,昨天的气温为30—38摄氏度,最高气温竟然达到了38.2摄氏度,创了上海60年来最高纪录。怪不得昨晚那么热呢,原来我们赶上了一个创高温纪录的日子。
终于,我们的火车进站了,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挤上了火车,挤出了这个繁华喧嚣的城市……
我们的火车是上海到长沙的,由于我们是在首发站上的车,所以虽然很近但是也有座位,这也令我们这些一路上饱受无座之苦的人大为高兴。
伴随着“咣当、咣当”的铁轨撞击声,我们渐渐的驶出了大上海。上海——这座中国最繁华,最先进,全中国最接近美国的城市,我们,终于离你而去了!
从上海到杭州很近,中间只隔着嘉兴,随着窗外逐渐少去的高楼,列车很快就驶出了上海境地。我们终于踏上了浙江省的土地!
过了嘉兴,过了余杭,我们就要到杭州了,此时,手机突然响起,是许纪东——那个杭州的同学,终于联系上了他!我们在杭州终于有着落了!
火车马上就要进入杭州东站了,此时车厢内的广播里传来一阵柔婉悠扬的音乐,接着有列车广播员介绍杭州,说到:“……天堂到了!”的时候,我真是为此激动了很久。窗外,西下的太阳隐没在云霞之中,透出绚丽的光彩;杭州农村的景象也与江苏大不相同,取代那些白墙黑顶的民居,矗立在田间的是一座座像别墅一样的二三层小洋楼;铁道边种植的是美丽的花草,好像列车是在天国行驶一样……这一切都说明,杭州到了,天堂到了……
美丽的杭州,历史悠久的杭州,披附着多少动人传说的杭州,被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城市的杭州——我来了!
第三十四章:萧山一晚
火车停稳了,天堂到了。我们走下火车,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火车站。这里是杭州东站,可能是这里离杭州市区比较远的原因,车站又小又破,我们本像找“杭州站”三个字拍照留念,但怎么也找不到这三个字,火车站外是一片平房,破破烂烂的,说实话,就这里而言,是无论如何也扯不上“天堂”二字的。
同学告诉我们,先到杭州一个叫龙翔桥的地方,再换乘515路汽车到萧山。于是我们就找能通往龙翔桥的公交车,终于打听到33路车能到,上了车,这是一两双层公交车,由于没有空调,车里很热,加之我们又背负了沉重的行李。汽车慢慢的向市区驶去,车外才渐渐繁华了起来。由于人生地不熟,况且我们不大听的清楚杭州话,本应在“市一医院”下车,我们却在“浙一医院”下了车。这里距离龙翔桥要走上2站地的样子。
我们走的庆春路,是杭州的一条主要干道,马路很宽,两边林立着高大的写字楼,看起来很像天津的南京路(鞍山道——海光寺段)
大约走了20分钟,我们终于到了龙翔桥服装市场,其实,我们后来才知道,这里距离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已经不到二百米了!
龙翔桥这里很繁华,就像天津的国际商场一带似的,但由于还要去萧山,我们也无暇多逛,找到了515路车之后,我们迫不及待的上了车,车上人超级多,几乎没有半点立足之地,加之我们有背负了又大又沉的行李,连转个身都很困难。许纪东让我们在过钱塘江大桥时发个短信给他,他会在萧山区政府门口接我们,但我们根本不熟悉路,况且一驶出市区,窗外就黑乎乎的,根本看不见钱塘江,没办法,我们只能拜托一个杭州当地人,请他在到萧山区政府时提醒我们下车。
这时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我们还没吃晚饭,站在车上难受的很,从杭州市区到萧山,大概行驶了一个小时,等我们下车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我想大概是那个杭州人怕我们坐过了头,所以谨慎的提前就叫我们下车了。实际上,我们下车的地方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马路上车辆很少,也没有路灯,道上黑漆漆的,只在远处可以见到一座发光的建筑。我们猜想那就是萧山区政府,但看起来还要走上二十分钟。
终于走到了那座建筑,这果真就是萧山区政府,但我们却看不见许纪东的影子。我打电话给他,才知道他在这大楼的另一侧。
不一会儿,我们和他终于相遇了,这下好了,我们终于有着落了!因为许纪东是一个人住的一间套房,所以原先定的是我们到杭州后去他家住,但不幸的是他奶奶住了进去,我们就住不成了。许纪东说有一间他小姨的房子,因为要出租但租房的人还没来,所以我们可以先住一晚。
从萧山区政府到他小姨的那套房子很近,打车才用了6块钱,杭州的出租车好像比上海的都好,有桑塔纳2000,PASSAT,红旗等车型,统一的兰绿色颜色,很漂亮。
许纪东小姨家的房子很大,大概有150平方米左右,屋里陈设还算齐全。只是没有空调,比较热,我们放下行装,首先要做的就是吃晚饭,呵呵,都可以称的上是夜宵了,因为此时已经晚上九点多钟了。
我们跟着许纪东在附近找到了一家路边餐馆,他跟老板好像挺熟,老板显得很热情,我们吃得很饱,3、4个菜,竟然便宜到只要37元,绝对要比在天津便宜!
晚上很热,一点风都没有,空气中充满了水气。在吃过饭之后,由许纪东带领,我们一起到附近的夜市逛了逛,杭州(萧山)的夜市基本上跟天津等北方城市的一样,都是卖小商品和服装的。也是人很多,到处都是听不大懂的杭州话,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杭州市民文化。
等逛完夜市,回到住所,已经是晚上11点了,我们先是洗了个凉水澡,然后坐在房厅里聊了一会儿天,接着,有人打电话来,许纪东于是开始没完的煲电话粥,由于实在是太乏了,我和蔡鸿就先睡了。
房间里很热,我们不得不拿电扇吹着,才睡的着。明天,我们就要去著名的西湖风景区了,心里多少有些兴奋。
第三十五章:杭州初览
第二天早上大约七点钟,我们就起了,由于今天下午,这间房屋的租主就要入住,所以我们必须再另找住处。
杭州的早饭很特别,北方人是不会以锅贴当作早餐的,可在这里,早饭却很讲究。但说实话,南方的锅贴做的很好吃,起码比我吃过的香!
从萧山区,我们坐车又驶向杭州市区,在白天,才是我有幸好好看看萧山区。其实,萧山区类似一个经济开发区,就好像天津泰达一样的地方,在杭州,萧山人是最有钱的,说到这个,连许纪东也很自豪。
杭州的绿化确实不错,萧山区也很好,到处都有绿地点缀。汽车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就开始过钱塘江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钱塘江呢。钱塘江真的好宽,跟长江都有一拼,江水好像也很混浊,跟黄河一样,宽阔的江面上浮动着几只小船,钱塘江大桥很长,大约过了得有三四分钟的样子。
过了钱塘江,就进入杭州市区了,杭州看起来比南京建设的要好,同是省会,杭州显得似乎更大气一些,也许是没有南京那么苦难的历史吧!杭州的马路显然要比南京宽许多,基本上跟天津的一样,马路两侧的高楼大厦似乎也比南京多一些,但南京的绿化程度确实要比杭州高很多,南京路边都是高大的水杉树,看上去很有历史沧桑感,毕竟是十朝古都嘛!
感觉杭州的市区面积不小,在江南,除了上海,恐怕只有杭州的城市规模能跟天津一较短长了。
汽车是又停在了我们昨天来过的龙翔桥市场,一下车,就有人拉我们住店,跟他去看了看,觉得100元的价格贵了些,我们就想去火车站附近找便宜的。
我们昨天来时的火车东站,许纪东称之为杭州最烂的火车站,确实,杭州城站要比东站好许多,事实上,我觉得到现在,只有杭州城站比天津火车站气派,就连上海火车站都很小家子气。杭州城站是一座很高的大楼,两边有立交桥时的高架路直上通达车站,站前还有花坛和喷泉,给人感觉很宏伟,气派!
跟我想象的一样,火车站前果然有一大帮拉客住店的人,不知为什么?我很喜欢跟他们划价,感觉要是真能砍下来十几二十几块钱的话很有成就感。但这次,砍价非常不容易,连许纪东上都很难砍下钱来,最后,几经挑选,我们才选定了一家70元,带空调的地方住。到了那里,觉得卫生状况不是很好,但旅馆地点就在火车站附近,也称的上是闹中取静。
放下行李,我们就要去我向往已久的西湖了,毕竟,在杭州,西湖是最大的亮点!
第三十六章:西湖六月中
我对西湖,乃至杭州最初的印象要源自九十年代初的一部电视剧,是台湾拍的,叫做《新白娘子传奇》。讲的是白素贞和杭州书生许仙的那段世人皆知的爱情故事。戏剧中的杭州西湖,美若天堂,令当年许多少年魂牵梦绕!尤其是电视剧的主体曲和插曲等歌曲,更是婉转动听,清雅悠扬,使人神往于西湖美景之中,仿佛置身于细雨断桥之上。对我来讲,从那时开始,杭州那精致的纸伞,秀美的西湖,蒙蒙的细雨就在我脑海中构成了一幅柔美温婉的画卷!曾几何时,杭州就成为了我梦想中的人间天堂,而西湖也构筑成了我儿时的梦……
时隔近十年,我终于有机会走进这个人间天堂,去找寻童年美丽的梦幻!
——西湖,我这就来!!!
杭州城站正对着一条杭州最宽的马路,叫做西湖大道,我认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西湖边。
杭州有一些人力三轮车,挺便宜,我们三人从城站到西湖只要5元,坐在人力车上,我们一步步地在靠近西湖,我的心也在一点点的接近梦想……
人力三轮车在距离西湖不到200米处的吴山路停下了,这也好,这也使得我可以一步步自己走向天堂。
西湖的东线和西线正在改造中,只有南线是去年改造完的,但就这个南线,却已足够我们慢慢游走的了!
第一节:柳浪闻莺
西湖,我终于到了西湖,这个中国最美丽的景点之一,与长江三峡,五岳雄山,苏州园林一起并称中国四大美景之一的杭州西湖,我终于站在你的面前了!童年的梦想,在今天,此时,脚下,终于得以实现!
此时,我站在西湖岸边,与她柔媚的身体只有丝毫之隔!
南线最大的公园就是柳浪闻莺公园,这里,是西湖南线的精华所在。在这里,除了道路,几乎找不到半点无绿色点缀之处,岸边柳浪阵阵,绿草茵茵,就像西方油画中画的一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果然,六月中(农历)的西湖,艳丽多姿,碧清的湖水倒影着远处的群山,时而小舟荡漾;婀娜的垂柳披散着秀发,在随风舞动着她那诱人的身段;岸上的草坪,绿的诱人,像一片地毯一样铺在地上,是人恨不得躺在上面;西湖湖面上,碧波荡漾,水气腾腾,怀抱于远山之中,写意自然……
从前,那美丽的西湖十景在我心中还只是个美好的梦幻,而今天,我却怎么也料想不到我已经置身于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中了。
现今的西湖柳浪闻莺,虽然已听不到莺雀的啼鸣,但阵阵柳浪,茵茵绿草还是绝对名副其实的。最中意柳浪闻莺公园中那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最喜欢那树下地面上铺洒的片片红叶,虽然是人为之作,但也颇显惬意。
柳浪闻莺处的西湖,大概是最美的西湖,因为我再也无法想象比这更美的景象了!沿着湖岸漫步,踩在光滑的鹅卵石路上,望着面前的湖光山色,迎着柔柔的夏日暖风,真是“暖风吹得游人醉” !
第二节: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的招牌之一,因此,我们是不能不去的。在西湖边,有很多人力木船供游人乘坐,我们谈好了价格,上了其中一条船,同船的还有两个来自安徽的母女俩。
曾几何时,我就想有朝一日能泛舟于西湖之上,不想,今日终于得尝所愿。在西湖边看西湖是一番景色,坐在船上亲近西湖更是另有一番风味。在船上,船夫慢慢的将船划往湖中心,此时我们才真真切切的感到了“人在画中游”的真谛。碧波荡漾的湖水,湛蓝深邃的天空,连绵起伏的远山,好像是一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
船划出了不多远,湖面渐宽,回头望去,分明看见湖对岸有一块陆地凸向湖中,陆地近水之处巍然屹立着一座宝塔,难道是传说中的雷峰塔?对,正是雷锋塔,一座承负了流传了千百年的美丽传说的塔。我以为,在湖上看雷锋塔是最惬意的事情,近水,远山,宝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中国古代“玄”的妙处大概就至于此,可惜我没有慧根,只能作一个游人,不然以一个哲人的眼光来欣赏眼前的这美丽景色一定会领悟出不少人生的启示。
看见雷峰塔,不禁使我又想到了白娘子,其实,我对白娘子的印象只限于赵雅枝所扮演的白素贞,只知道中国古代也曾有过这么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至于雷峰塔,我却知道它正是好像压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封建枷锁一般,无怪乎20年代,雷峰塔倒的时候,连文化旗手鲁迅都要感叹良久。
真不知2000年重建雷峰塔时,杭州人是否是怀着复古的心情,抑或象征性的将一条白蛇作为镇塔之宝?
中国四大美景中,长江三峡之美在于风光秀丽,五岳雄山之美在于山峦的险峻,苏州园林之美在于精致,而杭州西湖之美恐怕就在于自然与人文了。在中国,西湖不算大也不算深,湖边的山也不算高,但西湖的名气恐怕在中国是最响的,一来是因为历代文人墨客为西湖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来就是因为在西湖,山水结合的臻于完美,人在这自然的风光中就好像一只棋子,任凭大自然的摆布……
渐渐的,我们的船靠近了西湖湖心的小瀛洲,一个转弯,“三潭印月”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说实话,我还是觉得晚上看三潭印月比较适合,虽说白天看得更真切一些,但既然是“印月”还是要到明月高悬的时候看才好。
三潭印月之所以名扬天下,我想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三根标塔在月夜会印出月影,而是人们在坐船前往这里的途中的所见的景色迷人,这大概就是过程重于结果的道理吧。
在西湖的湖心,我用空饮料瓶装了满满一瓶西湖水,我千里迢迢下到江南,游至杭州,泛舟西湖,不光是为了欣赏这一路上的美丽景色,更重要的是还为了圆我童年的一个江南梦……
第三节:南山路上
绕过了小瀛洲,我们的船就逐渐往回驶了,在柳浪闻莺公园上了岸,此时我们要去往西湖著名的苏堤和白堤了,在那里有同是西湖招牌景点的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
除了柳浪闻莺公园,我们要一直往北走。西湖边上的这条路叫做南山路,这条并不宽阔的街道看上去有点像天津的马场道,实际上,这条路也是杭州最“小资”的一条路,在这条路路边,是一座座典雅的新建筑,一般不超过三层,基本上是咖啡馆和酒吧,很有情调,除了这些,中国美术学院和众多艺术博物馆也为这条路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南山路两边都种植有高大的法国梧桐,便道很整洁,打扫得似乎一尘不染,毕竟这里是杭州的脸面呀!走在南山路上,好像置身于异国他乡,又好像幽静清新的欧洲小镇,说通俗一些,就是很有异国情调。假若没有浙江军区在此,这里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外国租界的现代版本。
在南山路上,一位杭州当地人告诉我们,西湖西线正在修路,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恐怕是看不到了。但他推荐我们去新近开发的“九溪烟树”去。呵呵,杭州人还真是挺热情,连许纪东都感到奇怪。
在南山路上有直通九溪的公交车,上车后,汽车沿着南山路缓缓行驶,我们才得以观赏到南山路的全景。
车行几百米,就到了西湖双投桥,而桥对面是古朴的万松书院。
又开出去一百米,就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雷峰塔景区了,雷峰塔确实是在西湖中看比较好,虽说近看雷峰塔,可以全景式的,真真切切的瞧出雷峰塔的每个细节,但这样也就失去了雷峰塔本身的魅力,毕竟我相信:距离产生美!据说雷峰塔里安装了电梯,可以省去游人登塔之苦,但我却以为,与钓胜于鱼一个道理,塔是用来攀登的,而不是作为在高处了望的工具的,塔本身的出现,就深含了人类攀登不止的前进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坐电梯扶摇直上是绝对体验不到的。
雷峰塔的对面就是传说中济公所在的净慈寺。
汽车开出了雷峰塔景区,南山路也就走到了尽头,眼前的道路两边已经是层层山峦,整条道路好像是系在地上的一条玉带,从南山路驶出,我们就从充满了“小资”情调的异国风情街,一下子到了好像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之中。
这就是我要说的,杭州西湖边上的南山路……
第三十七章:九溪烟树
渐渐的,汽车好像开进了山区。不过,十分钟之后,经过“虎跑梦泉”之后,绿树退去,道路大开,眼前豁然开朗,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六合塔,眼前即是钱塘江,汽车就停在了这里,六和塔下。
登六和塔以观钱塘江应该是很诗情画意的事,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只能留待下次了。在六和塔下,我们换乘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前往九溪。
没走多远,就到了目的地,这里显然还未大肆开发,门票只有2元,但景色却和这门票价格恰恰相反,九溪景区内景色极美,郁郁葱葱的灌木将山体遮蔽得严严实实,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山间清泉汩汩而下,整座山,云烟缭绕,正应了这里“九溪烟树”的名称。
山前是一泓清水池,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睡莲,好似仙境一般。山间有一小桥,飞架在两山之间,不息的瀑布就从桥下流过,在桥上就可亲身触摸到凉爽的泉水,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
山间有小路,直通山顶,路的一旁灌木丛生,一旁溪水常流,沿路而上,好像是去寻访隐士一般。
山的对面还是山,站在山间小路上,远望对面,只见层峦迭嶂的远山连绵而去,杭州地处东天目山脉,西湖以东大小群山就连绵开来一直通到安徽黄山。
此时正值炎炎夏日,空气闷热无比,走到半山腰时,我们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浑身上下都已被汗水浸湿。可还没等我们稍加休息,天空就阴沉下来,大片大片乌云压在头上,许纪东告诉我们:大雨将至。我们只得立即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南。果然是这样,下山时,山路立即陡峭起来,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慢慢下山。
走到山下,回头望去,看到绿树环绕的群山上空黑云密布,山上烟雾缭绕,这景色就好像日本卡通片中魔界的样子,很是壮观。
眼看暴雨将至,我们不得不打车下山,离开九溪。我们乘坐一辆面包车,从后山下去。刚上车,大雨就倾盆而至,打在车窗上啪啪作响,汽车所走的路甚为幽静,道路上几乎空无一人,道路上不平,坑坑洼洼的,车颠簸的很厉害,路两边是望不到边际的大森林,由于树木茂密,加之天空阴霾,路上很黑,必须打开车灯,虽然现在是下午一点,本应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这像魔幻境界一样的路上开了十分钟才看到了人烟。
外面雨很大,这是我自南京以来看见的第一场大雨,也是我在江南遇到的最大的雨,从前听说江南的雨都是蒙蒙细雨,一下就是一个月,因而有江南特有的梅雨季节(上海称黄梅季节),但这么大的雨,我是不以为它属于江南的。据司机说,这样的雨一般不会下很长时间。
我们像在好像是像是在一个小村庄中,听司机说,这里就是中国著名的龙井茶乡,这个村庄就叫做龙井村,村民以种植龙井茶为业,西湖新十精之一“龙井问茶”就在此地不远,一边说着,司机向路边指去:“这就是龙井茶”。西湖龙井全国皆知,世界闻名,然而看到真正的茶树,我这还是第一次。实际上,我这一路上已经看过了不少中国闻名的地方特产,从宜兴紫砂到西湖龙井,从南京雨花石到苏州刺绣,这些不能不使我感叹江南地杰人灵,物产丰富!
汽车是要将我们送到杭州动物园,在那里有公交车站。外面的雨很大,我真担心这一下午雨都不会停,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下午的游程就要泡汤了。
车到了动物园,由于许纪东明天要和高中同学去上海,又下这么大的雨,所以他就先回萧山了,而我们就要先回旅馆再作打算。
就在上公共汽车时,蔡鸿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大概是刚才从山上下来时,那一阵颠簸,他的手机掉在了刚才那辆面包车上,他先是叫我打他的手机,得到的答复是:用户已关机。蔡鸿很是郁闷,除了不停的拨叫他的手机外一句话也不说。
外面的雨很大,蔡鸿心中更是阴沉……

转自:http://www.zoxq.cn/data/2006/0816/article_10947_4.htm3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