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三峡第一次大江截流让宜昌这个滨江城市成为中外瞩目的焦点,旅游业也水涨船高,赚了个钵满盆满。2002年,三峡工程即将迎来二次截流。如何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宜昌旅游的二度腾飞?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孙志刚。 提起宜昌,众所周知的是它的水电旅游的优势。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坝、高坝洲与众多小型水电站交相辉映,构成了独特的水电旅游景观。此外,宜昌还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是三国时期长坂坡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孙志刚书记说,如今的宜昌,已基本形成了以长江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为主体,以宜昌三国文化旅游区、清江土家风情旅游区为两翼,包括长江三峡旅游线、三国旅游线、清江土家风情旅游线和屈原、昭君、神农架旅游线在内的“一体两翼四线”的总体布局。宜昌已经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旅游中心城市。 谈到宜昌这几年旅游业的发展,身为经济学博士的孙书记脱口便蹦出了这样一串数字:五年来,接待海外游客年均递增13.34,国内游客年均递增12.1,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12.85,特别是2001年,宜昌成为湖北省接待海外游客首次突破20万人次的地级城市,旅游总收入达42.8亿元,占GDP的10.34。孙书记说,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已成为宜昌全市的共识。 1997年大江截流的盛况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而央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直播等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宜昌做了免费宣传。如今,三峡二次截流将至,孙志刚认为,只要牢牢抓住机遇,打好三峡旅游促销的“算盘”,宜昌将会再掀起旅游热潮。 他说,“为此,今年宜昌将围绕实现建设全国一流旅游名城的目标,全面启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旅游城市形象推广工程、旅游精品建设工程、旅游质量管理工程),努力打造四大品牌(城市品牌、产品品牌、节庆品牌和企业品牌),整体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他进一步解释说,“打造城市品牌,就是要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使宜昌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节庆品牌,就是要借三峡截流之际高水平地办好第三届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峡茶文化旅游节、三峡奇石节,以节庆活动提升三峡旅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打造产品品牌,就是要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国内外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还要打造企业品牌,努力提高宜昌旅游业的素质。” 孙书记还特别澄清,二次截流后的三峡虽然大坝上游的一段水位会抬高,险势有所削减,但下游的西陵峡仍将保持原貌,不存在三峡美景就此消失的问题。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三峡风景也是独一无二的特色景观。用好长江水,打好“三峡牌”,孙志刚代表对宜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