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之行之五 |
[游记]长江之行之五 |
2007-09-05 cersp.net |
12 长江之行之五 十一月十日的旅行,是我有生至今最为激动的一次。 这是我的长江三峡之行。 作为中国人,第一次航行在祖国母亲河最壮丽的河段上,的确激动得难以自抑——可是又为什么要自抑呢?任我的感情去迸发吧! 从奉节起始,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过葛洲坝到宜昌,共有二百零二公里。在这一段水路中,我看到祖国最雄伟壮丽的河山,看到她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看到贫困落后的人民生活,也看到葛洲坝现代化的巨大水利工程。 我所乘坐的东升二号首先经过瞿塘峡。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八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宽广浩大的长江,一进这里的峡谷,便遇上的夔门。这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直顶高天,像两扇矗立于天地之间的门,令人惊叹叫绝。但见这两扇大门,欲关不关,只留一条门缝,把滔滔长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之中。 六时五十分,我们的船经过白帝城。这是一座古今文武巨人“生事”的地方。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返”的著名诗句,写的便是此地;当年蜀汉皇帝刘备,也是在这个地方托孤驾崩,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可惜我们的船没有在此停留。 白帝城一晃而过,没容得我多看多想。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北岸的古栈道。但见巨石间,沿长江大体平行的一条栈道,蜿蜒于岩石之间。望着这古栈道,你必然想起楚汉争雄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在这里,成千上万的古代民工在这高耸入云的巨石间叮当敲打岩石,架设栈桥的场面;你必然想起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与刘先主率军西进蜀川,途径这里的艰难场面;以及后来刘先主为关将军报仇,率军东进东吴,千军万马,江上水流而下的战舰,栈道上急急行军的战士——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只有那一行行的小石洞,和仅存的些许木桩,在默默地向游人叙说当年的战争。 江面越来越窄,我估计,这里的河宽大约只有一两百米;而两岸主要山峰可却直插高天,让你抬头也无法穷极其端。这峡窄水深流急的大江,江面逆流而上的小舟;两岸绵延不断的高峰,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水墨国画。 水流湍急,翻滚向前,太升二号经过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奔向神秘莫测的风箱峡。我先后看见南岸的粉壁墙、孟良梯、倒吊和尚、盔甲洞、凤凰饮泉等。在风箱峡下游不远处的南岸,有一座奇形异状的山峰,突起江边,问了熟悉的人,原来它叫“犀牛望月”,在灰蒙蒙的苍天下,犀牛显得有些冷漠,但确实维肖维妙。 面对着三峡两岸雄奇的山势,那峻峭的山峰,犹如巨人屹立,严肃冷漠,惟守江为己任。时天寒流急,所有的校长们,以及参观游览的人,都兴奋地忘记了寒冷,大声地议论、赞叹;有的人则忙于拍摄。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个洋人,面对我们中国的壮丽河山,也激动不已,或眯眼凝视,或抬头仰望,或忙不迭拍摄。可是船在江中,长江壮丽景色又是两边共有,这些洋人忙左边也不是,忙右边也不是。看着他们的窘状,我感到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 可是这种满足并没有让我持续多久,因为我马上又看到另一种场面:过道上,扶梯口,一簇簇穿着又脏又破的男女,面对着这壮丽河山,在深秋的寒雨中木然地对视;或疑惑地面对激动的人群,裹紧毯子。我的心顿时收紧了,只觉得胸口十分难受。 就在此时,客轮的汽笛“呜”的一声长鸣,呜咽的声音在山峡间久久地回响,显得那么悲壮。这声音仿佛是从我的心中发出的——我壮丽的祖国啊,你什么时候才能使你的儿女摆脱贫困呢?但愿我们的改革开放,早日取得成效! 太升二号从三峡的七道门、风箱口飞速东下,江涛拍打着船舷,形成巨大的回浪,向长江两岸冲去;同时,回浪也卷起白色的浪花,飞溅到我的脸上,冰冷冰冷的。可是我不知为什么,不愿意抹去它——就让伟大祖国母亲河的圣水,多留些,流久些在我的脸上吧。 三峡的江面越来越窄,最窄处大约不上百米,流水湍急。有谁从船上丢下塑料泡沫,只见这白色的物体,被凛冽的江风吹了起来,竟如白鸽般在江面上飞翔,待落到水面,又随着旋涡在黄色的水面上转悠,然后又很快地消失了。 船过之处,偶尔也有一两处陡而不峭的地方。我原不以为意,然而几乎是坐落在那极陡的高处,竟然有若干农家的小屋,在小屋的周围,还有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田地上估计还栽种些庄稼,看上去有些许的绿色和黄色。啊,这里的生存条件可谓恶劣矣!他们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这雄鹰都需小心飞翔的地方,我们的国人就生活在这里,而且不知生活了几百几千年! 刚才那激动不已的洋人,也发现了陡坡高处的小屋,我见他们也非常激动,肩扛着摄象机,镜头对准这那些破旧的小屋,抓紧拍摄。见着这种状况,我说不清楚自己是骄傲,还是害臊。我只有一种感觉:寒冷的江水掺和着雨水打在脸上,却一点也不觉得冷。是的,这应当叫麻木。忽地,我心下又犯疑:这些洋人拍摄的东西,该不是要拿到吉尼斯世界记录评委会上参加评比吧? 八时正,我们的船停靠在巫山镇。巫山镇似乎并不太大,是两座大山之间一段比较平缓的坡地。旁边有一条小河,这就是大宁河,也就是小山峡风景区。听人说,大宁河水清见底,可见小鱼游动,两岸山势更是高大峭拔,可惜我们已经无缘领略了。巫山港是一个相当不成样子的港口,设施也差。在这港口,又有一小部分旅客上船,也一样是又脏又破的农民。人以群分,他们也很自觉地加入扶梯口麻木的队伍。码头边,还停靠着几只在风雨飘摇中摇摆不停的破旧小舟。远远看去,似曾相识,细而想之,那是国画在我大脑里的残留。 ……
|
转自:http://www.cersp.net/userlog18/45968/archives/2007/227876.shtml2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