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游记之四 |
[游记]长江游记之四 |
2008-04-21 sohu.com |
搜狐博客 > 古城博友 > 日志 2007-12-13 | 长江游记之四 标签:晴川阁 东湖 黄鹤楼 江汉关大楼 晴川阁铁门关 黄鹤楼远景 在黄鹤楼上俯瞰黄鹤楼公园 黄鹤楼雄姿 长江游记之四 10月27日早,经过一夜行船抵达华中第一重镇——武汉,上岸游览唐朝大诗人崔颢登黄鹤楼诗中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晴川阁”。“晴川阁”坐落在武汉市汉阳的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近旁便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双层大桥——武汉铁路大桥。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为明汉阳太守范子箴创建,后几经修整才有现在如此宏伟建筑。其中还有禹稷行宫,77字奇特难识的禹碑,都和大禹治水密不可分。其中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唐以前是军事要塞,唐以后成为商贸通道,明末毁于战火,现在修筑得古色古香,底下的门洞成为车流量很大的马路通道。 即着便坐车去参观武昌的东湖,湖水面积33平方公里,全湖港汊交错,大湖之外连小湖,小湖左右又连湖,起伏隐现莫穷其尽。湖水清澈,碧波万顷,水鸟出没,游船往来,渔舟荡漾,风光宜人,湖周有许多景点,可我们只能大部份时间在行车中观望,很少几个地方下车在湖边停留一会。 中午回船用餐,下午再到武昌游览黄鹤楼,相传三国吴黄武年间创建,后历代屡毁屡建,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楼因此得名。后因修建长江大桥才搬迁现址重建,京广铁路列车就紧靠在楼下隆隆驶过。 黄鹤楼现址在蛇山黄鹤坪上,武汉政府于1981年至1985年重建此楼,较之历代所建更加宏伟,楼高五十一米共五层,实际内部为九层,体现古时吉祥的“九五至尊”说法,楼内电梯专为七十岁以上老人服务,我们当然在服务范围内,不用劳足直上顶楼,登高远眺,大江东去,壮怀不已,武汉三镇高楼林立,晴川阁隔江相望,历历在目。 楼内陈列有历代黄鹤楼模型,均毁于火灾,这次重建吸取教训,建筑用材料全部用不易燃烧的混凝土建造,我从楼上楼下几乎模遍了所有结构,的确考虑周到连窗户和楼道扶手也全是混凝土建造,我相信再遇火灾绝不会毁于一旦,这是千年大计,惠及子孙后代。黄鹤楼公园有几十个景点,我们还游览了白云阁,岳飞广场,千年吉祥钟,落梅轩,紫薇园,胜像宝塔等,落梅轩还有编钟表演因错过时间未能欣赏。 关于黄鹤楼还有许多神话附会,如王子安乘鹤由此经过;又费文伟驾鹤返憩于此;并说辛氏在此来卖酒,一道士常来饮之,辛不要酒资,道士走时用橘皮在壁上画一黄鹤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辛因此致富”等,就是其中之一。 游黄鹤楼借唐代诗人崔颢名诗为结束语,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对诗句的解读一知半解,但我们游兴正浓“烟波江上那有愁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来过武汉港,昔日码头已大变样,上船的铁制栈桥过去要十几个人抬来抬去,现在已是一排排栈桥,并有几十个码头。港口附近的旧房已全部变为高楼,只有见证武汉历史的“江汉关”大楼依然挤在楼群间,这昔日港口唯一的大楼已被高楼包围,显得有些矮小,但是它的雄姿不减当年,整修得更加熠熠生辉。 2007.12.12.修改完于庆安集团公司家属院庆康大院 评论 (1) | |
转自:http://szc373.blog.sohu.com/73399787.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