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游记(10.18)

[游记]长江三峡游记(10.18)

2008-05-22    sina.com.cn

长江三峡游记(10.18)--成都

2006-07-31 17:29:45

大中小

长江三峡游记(10.18)--成都

第二天,我们从峨眉山返回成都。
成都,中国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口800多万。

“芙蓉之城”成都,又称“锦官城”,是四川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成都平原的东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成都历史悠久,建城迄今已有2300多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王开明五世迁蜀都城至此,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自此成都一直是郡、州、府、道的治所。自元代始,成都为四川的省会。历史上的刘备等六位君主先后在这里立国称帝,成都算得上六朝古都。

成都自古商贾云集,是一个内外交融的大都会,汉代是全国的五大都会之一,唐宋时期是第二大都会。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驰名天下,在城西南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成都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商埠。
五代后蜀王孟昶时,在城墙上遍杆芙蓉,使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
历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的“花城”。秦时蜀郡守李冰父子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成都的风景名胜众多,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旅游风景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等。

成都是灿烂的巴蜀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建石室。开全国地方办学之先河。

隋唐至宋时期,成都造纸术为全国的高峰。唐时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的标准用纸。同时成都也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祥地之一。宋代,成都是全国印刷业三大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之称。
成都又是一座工艺名城。漆器久负盛名,蜀锦、蜀绣风靡天下,金银丝制品、瓷胎竹编名播遐迩,被游客誉为“购物天堂”。唐宋时期,成都的音乐、歌舞、戏剧已非常繁盛,有“蜀戏冠天下”之称。有川剧、扬琴、清音、评书、金钱板等10余种地方戏曲,经久不衰。成都的乐器制造也同样闻名全国,成都的“雷琴”,不仅使当时的文化界“叹为观止”,而留存于世者,珍同“国宝”。成都大慈寺的壁画也被称颂为“天下第一”。
饮茶文化始于中国。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而四川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是成都新津。唐宋时期,成都是全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和贸易集散中心。清代,成都的茶馆文化,别具一格,相沿至今。成都茶馆之多,世界第一。
成都还是一座美食城,成都饮食文化、酒文化十分发达,形成了数条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饮一条街”。有驰名海外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川菜和闻名遐迩的赖汤元、钟水饺等名小吃。

傍晚时分,我们约了四个人一起去春熙路龙抄手——成都小吃城品尝成都小吃。25元共23道成都特色小吃,包括极富名气的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等等,我们每人叫了一份,真让我们赞不绝口,用料精细,味道鲜美,油而不腻,平时饭量很小的妻子居然吃得比我还多。以前只是听说四川美食如何如何好,这次四川之行,真正意义上领略了“吃在四川,味在成都”的含义,名不虚传。
品尝完小吃,我们乘兴游玩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只见街道两旁华灯闪烁,五彩缤纷,行人悠闲自得,商场鳞次节比,一片繁荣景象。我未想到成都的商贸经济如此发达,甘肃同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天早晨,我们去观看了和杜甫草堂。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导游介绍,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c4104010004j7.html1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