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长江三日

[游记]我的长江三日

2008-05-22    sina.com.cn

小的时候读过许多散文名篇,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无疑是其中记忆较深的一篇,根据这篇文章节选的《长江三峡》曾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篇,其中的一些段落我曾经是能够背诵的。能到长江三峡去看一看,一直是我的一个梦,可惜的是在三峡大坝蓄水之前,竟然一直没有机会(阴差阳错的一次一会再说)。今年的交通高教分会的年会在重庆开,正可以顺江而下看看蓄水后的新三峡,了却我多年的一桩心愿。

从8月4日晚上上船离开重庆,到7日下午在秭归下船,大概在名字叫做长江观光一号的旅游船上呆了三天的时间,由于坐的是一等舱,两人一间,有空调,独立卫生间,所以虽然空间小了一点,到也还算舒适,且把我这三天的的旅程说一说吧。

第一日

船从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启航是4日的23点,沿江而下停泊在第一站丰都,一早起来,匆匆吃了点东西,就随着旅行社上岸去游览丰都鬼城。丰都名山----“鬼城”位于长江北岸,是集儒、道、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的宝库。名山景区林木苍翠,建筑精美,磐鼓晨钟,江山一脉;朝霞夕照,风光醉人,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流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原鬼城的一部分永没水下,成为水下“地府”。我对鬼城之类的东西向来兴趣不大,尤其是一些后来人造的东西叫鬼国神宫什么的就更没什么意思。

长江日出

人人要走奈何桥,奈何桥上徒奈何

从鬼城启航,途经石宝寨。石宝寨坐落在重庆市忠县长江北岸,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玉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名“兰若殿”;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楼阁。石宝寨塔楼,依山耸势,飞檐展翼,塔层从下至上,逐层缩小,各楼层飞阁之间,均有曲折迂回的转梯相通,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九层,隐含“九重天”之意。三峡工程竣工之后,江水水位升高,石宝寨俨然是江中明珠,水上仙阁了。可惜未能下船去看,不过从船上看也能看出石宝寨的雄风。

远观石宝寨

大概在下午三点的时候,船上的人分了两路,一路继续坐船去万州,一路上岸坐车去青龙瀑布,然后赶往万州。是否去青龙瀑布,我犹豫了一下,因为以前从没有听说过这个瀑布,当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还是去了,结果就是感到大大的不虚此行,这个瀑布在国内绝对算得上一流,浩瀚的气势尽显无遗,是我看到最好的景点之一。这个瀑布号称“亚洲第一瀑”,宽115米,高64.5米,瀑布面积达7417.5平方米,宽度超过了黄果树瀑布。青龙瀑布山青、水秀、瀑宽、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瀑布下面有1600平方米的水帘洞,能让人在瀑布的后面观瀑布,洞内水珠如雨,弄得浑身精湿,倒也乐在其中。紧挨瀑布7000余平方米的青龙洞中,叹为观止的是自然天成的青龙洞“天工画壁”,巨大的空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青龙俨妓诘母誓镇地杰人灵、山川秀美。它养育了三国东吴大将军甘宁,也诞生了蜚?/FONT>中外的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理论家何其芳。由于青龙瀑布景观独特、气势恢宏,已成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世人青睐。

瀑布和下面的青龙湖

壮观的青龙瀑布

青龙洞中看瀑布

瀑布激起的彩虹

瀑布后面的水帘洞,绝对是不同的感觉

瀑布的另一侧

游过了青龙瀑布,车到万州与船上的大队回合,继续前行到半夜到了奉节,奉节已到了三峡的入口夔门,因此船停了下来,等待第二天的来临。

第二日

6日一早,离船登岸的第一个景点是白帝城。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原来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三峡工程建成后,白帝城四面环水,已成为孤岛。

白帝城上看夔门

刘备托孤的泥塑

看完白帝城,三峡之游正式开始了。三峡的第一下是瞿塘峡,全长8公里,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景色最为雄伟险峻。奔腾咆哮的长江,一进峡谷便遇上气势赫赫的夔门。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之中。这里原来河宽只有一、二百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而两岸主要山峰可高达1000-1500米。峡深水急的江流,绵延不断的山峦,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三峡蓄水后,水位以抬高了70多米,全部工程完工后还要抬高20多米,瞿塘峡的名胜古迹基本全部淹没,江面也是大大的开阔,峡谷的味道已是大大减弱,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水把原来峡谷下的积石缓坡也淹没了,两岸的石壁便如从水中直立而出,多了一道斧劈石削的感觉。

夔门天下雄,10元钞票的背面便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中午,到了巫山县,巫山是巫峡的入口,可在进巫峡,又一道风景是不能不看的,那就是小三峡和小小三峡。船停在巫山,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在小三峡流连。小三峡在大宁河上,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崇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浩浩长江。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约60公里。

小小三峡在滴翠峡处的支流马渡河上,是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的总称。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因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小小三峡全长仅5公里,因其水道更为狭窄,山势显得尤为奇峻,峡谷愈发幽深。小小三峡内,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风光旖旎,两岸悬崖对峙,壁立千仞,河道狭窄,天开一线,透露出遮挡不住的山野诱惑。山岩上倒垂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形态各异,散发着原始古朴的气息。舟行其间,夹岸风光无限,满目苍翠,甚为美观,令人惟有返璞归真、拥抱自然的情趣。

同样,小三峡和小小三峡由于三峡水位的抬高,也早已不是往日的模样,原先深深的峡,窄窄的河,早已变得浩瀚,不过秀丽的风光依然,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要超过大三峡。

小三峡口的龙门大桥

秀丽的小三峡

滴翠峡

小小三峡

从小三峡回到巫山,船没有走,在巫山过了一夜,准备第三天过巫峡。巫山县政府还准备了一台地方特色的节目招待游客们,就是太热,没怎么看就回到了船上。

第三日

早上六点,船上的广播就在叫起床,因为船已经开始驶进了巫峡,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看巫峡,到时别有情趣。巫峡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的画廊。
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巫峡之所以出名,除了那二句“巴东山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诗句外,还有巫山十二峰。宋代诗人陆游诗云:“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

巫峡的早晨

神女峰上的神女

朝霞满天

过了巫峡,船到了秭归境内,秭归最著名的历史人物莫过屈原,屈原祠自然要拜一拜,历史上的屈原祠早在兴建葛洲坝时就被淹在了水下,而三峡在蓄水到175米后,现在的屈原祠又要被搬,屈子何罪,要这么被折腾。

屈原塑像

过了屈原祠,不久就进入了三峡的最后一个峡--西陵峡。西陵峡实在很难称之为峡了,上世纪80年代竣工的葛洲坝兴建在西陵峡的出口,已经把西陵峡演了一半,三峡大坝则建在西陵峡的中部,对西陵峡是毁灭性的冲击。值得一说的是我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游过蓄水前西陵峡,那时2000年,在武汉开会后到神农架旅游,出来的时候顺着哺育了王昭君的香溪一路下行,到了香溪与长江交汇处上船去参观新秭归县城和建设中的三峡大坝,我当时就没有意识到香溪出口就是西陵峡的入口,而三峡大坝就建在西陵峡中,只觉得在船上两岸的风光很美,心里想三峡应该和这差不多吧,哪知我就是穿行在西陵峡中,没人告诉我,可能我不知道,知道的人也就寥寥了。遗憾的是当时连相机也没带,看得的风景只能在脑海里了。

西陵峡地处宜昌长江三峡东口,为“川鄂咽喉”。得名于三峡明珠——宜昌市南津关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从宜昌南津关到秭归香溪口为狭谷段,长66公里;往上还有40公里长的香溪宽谷段,全长100余公里。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周围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光优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可惜这些已全都看不到了

西陵峡

到了秭归,就看到了三峡大坝,由于晚上要赶到武汉,没有去参观大坝,我一直觉得不是搞水电的人,看看大坝就可以了,没必要转到里面去研究研究,三峡大坝的壮观毋庸置疑,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多大的负面影响,还是让历史去说吧。

远观三峡大坝

附:作家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写得真是好啊!

长江三日

刘白羽

十一月十七日......

雾笼罩着江面,气象森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江面突然开阔,天穹顿觉低垂。浓浓的黄雾,渐渐把重庆隐去。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之间的狭窄的江面上行驶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dc48901000a4c.html4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