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古镇之长江第一镇李庄 |
[游记]四川古镇之长江第一镇李庄 |
2008-05-22 sina.com.cn |
李庄古镇的有名,还在于它有深厚的抗战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人才济济,文风顿起。1940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昆明内迁到李庄,使李庄一时英才云集,科学文化机构、学校林立。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这些机构才先后迁回原处。当时,国内知名的学者、古建筑学者如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及夫人林徽音、童第周等来到李庄,他们不仅仅继续开展教学研究任务,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外,还为李庄带来了现代文明,为李庄文化水平的提高、风气的开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李庄这块土地上养育了一批青年学子和专家学者,为李庄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单位迁来李庄后,主要是利用李庄的庙宇和当时望族富商的豪宅,同济大学总办室设在禹王宫、图书馆设在王爷庙、工学院设在东岳庙、理学院设在南华宫、医学院设在祖师殿,中央研究院设在镇西南板栗坳的张家大院,中央博物院设在张家祠,中国营造学社设在镇西上坝的张家院子,金陵大学文科所则在羊街的王家大院。这些见证了那段不平凡历史的古建筑,至今得到了李庄人民较为妥善的保护。在李庄的几年里,同济大学增设了法学院,工学院的造船组扩充为造船系,理学院的数理系扩大为数学系和物理系,医学院则附设了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和增办了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从而初具综合性大学规模。中国营造学社除了完成《中国建筑史》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外,还与清华大学合办了一个中国建筑研究所,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前身。这些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的学者和后来成为学者的人,都念念不忘李庄,是与李庄的付出分不开。当李庄各界闻悉同济大学在川南寻觅校址的消息后,毅然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这在当时人口仅二、三千人的李庄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从1940年底各单位相继迁来,到1947年又相继离去,李庄为这10000多外来人士究竟做了多大贡献,谁也无法说清。1946年5月,当中央研究院即将离去时,5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留下了《留别李庄粟峰碑铭》,表达了他们对李庄的依恋之情。半个多世纪过去后的2001年,同济大学在李庄举行了“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的揭牌仪式,表达着对李庄的感激之情。由于李庄古镇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深厚的抗战文化,在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景点: 旋螺殿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李庄镇南5华里的石牛山,建于一巨石之上,殿后有一深水潭。殿内曾供祀文昌帝君,故又名文昌宫。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代培修过一次。现在正殿及附属建筑已毁,仅存旋螺殿。因殿八面之顶均向右侧旋转而上形似螺旋而得名。三重檐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面阔进深各8米。顶覆青色筒瓦,塑以八条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屋面坡度平缓,宝顶及八个翼角的起翘不甚高。比例匀称,线条柔和,端庄秀丽,显示出明代建筑造型艺术的特点。内建四井口木柱,柱间有抬梁二层,连接四面环柱,构成方井状。柱间以抬梁、穿枋、角梁连接,形成独特的梁架。斗拱形制和宋、清时代官制大异其趣,与明代其他建筑也不相同。顶部藻井,结构独特。殿左侧用如意斗拱,右侧斜翘,与斗拱后尾向上重叠,构成网目状。抗战时期,建筑学专家梁思成、莫宗江等人在考察了旋螺殿后,赞其外观“形殊瑰秀”,梁柱结构则“颇足傲于当时之作”。 东岳庙 位于席子巷。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其中玉皇楼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由前、中、后殿、玉皇楼、十二殿、厢房组成复合式大四合院。前殿为硬山式屋顶,五架椽屋,前后乳袱扎牵用四柱,面阔进深三间。后殿为硬山式屋顶,五架椽屋,前后乳袱扎牵用五柱,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玉皇殿为硬山式屋顶,面阔进深三间。十二殿、厢房均建在东西两侧。祖师殿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保存基本完好。这里是同济大学的旧址。 禹王宫 位于长江边慧光寺街。由两湖商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大禹而建。坐南向北,由山门、戏台、前后殿、厢房布局而成的前后四合院,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山门为歇山式屋顶,四柱、三门。大门上刻一对联:“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毓仙源”。戏台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木雕精细,人物、禽鸟,栩栩如生。前殿为硬山屋顶,前檐下有如意斗拱;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须弥座台基,两边各有两幅以戏剧为题材的石刻艺术,中间是月台,有九龙石刻,雕刻精湛,艺术价值很高。后殿也是硬山式屋顶。是宜宾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辟为佛教活动场所,名慧光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d05101008g8l.html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