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

[游记]长江

2008-05-22    sina.com.cn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以前读这几句话,觉得主人公很有点浪漫的味道,倒真没仔细去想过其中功不可没的载体——长江,今天看来,至少因为它的奔流不息,沟通了天涯相隔的恋人,让彼此有理由成全一种即便是空中楼阁的小资心态。二十年前《话说长江》时,我当然只有靠边站的能力,现在有机会看了些节目片段,觉得那时的人们倾吐的是无比朴实和深挚的热爱,现在《再说长江》时,我已然用极大的兴趣正襟危坐去迎接悠久中华文明的洗礼,感受到的是新世纪长江沿岸更为开放的面貌和胸怀。

世界上许多文明皆依水而起。我是爱水之人,因为自小生活在一座飘在水上的城市,贪婪地享受着水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和精神愉悦而习以为常。水对我意味着灵性,水对城市意味着生机。打小就有乘船往返武昌汉口的经历(轮渡是武汉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那时或许只是为了穿越这道天然屏障,新奇感更多。年岁大了,有条件压缓节奏时,会情不自禁选择放弃十分方便的公汽而临风江上,尽管只有十来分钟的航程,那种被水拥抱的开阔的惬意难以言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夫子如是说,恐怕其中并没有褒贬的价值判断,只是一种客观评述。无论喜山还是好水,都是可取的生活态度,“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看各人倾向于哪一款了。较之山的凝重和木讷,我似乎认为水更动态更轻松所以更易让人融入,因此更乐水,可惜远远不是智者,想来还有几分愚鲁,不但没有仔细察觉体会过山蕴藏于静谧中的高妙,更忽略了水有时的残酷。

雄浑奔腾而又矫健跳跃着的长江横贯祖国东西,沟连了无数的大小水系,孕育了富庶繁荣的沿岸文明,当之无愧中华民族的摇篮。人们早期只爱说黄河是伟大的母亲河,我们照单全收。我没有切实的感受,只知道黄河爱泛滥成灾,人类与之斗争生生不息。但是北方的黄土地自古就有帝王之气,虽早已霸图如梦,更正宗更根正苗红的风头似乎仍是盖过南方的。这种绵延不绝的阶级差距自然会滋生出北方惯势的心理俯视。其实两大流域都有悠久的历史,以自己不同的风格塑造出南北人民迥然相异的集体性情,却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构筑了华夏土地多元的文化形态,并仍共同努力在今天如此现代化的社会中延续着中国文明的丰富。比如,武汉在池莉的笔下蔓延着中庸的气息,而郑州也号称不偏不倚、不紧不慢,皆是“中”的典型代表,可特点毕竟大相径庭,多少也成为南北分割和碰撞的界限。其实,哪条江河都是由水这最基本的元素汇成,水的本质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包容。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或者还有其他,我们该何等庆幸我们身后的博大。

从青藏的雪域高原到纳西的水神崇拜,从成都的悠闲茶馆到重庆的刚猛火锅,从张家界的罕见地貌到武汉的三镇鼎立,从匡庐的景观荟萃到黄山的千峰竞秀,从苏州的小桥流水到上海的高速飞跃,一路望来,岂只是犹如巨龙的一道长江?但长江维系着记忆,变迁过历史,创造了奇迹,它会历久不衰。或许以往对水的热爱中既有功利性的依附也有叶公好龙般的隔膜。我理解的水远远达不到长江的内涵。现在我仍在它的中游地段,开始东张西望,突生渴盼从源头到入海的一次旅行和升华,或许这只能是精神迎合的痴人说梦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98a55e010005vn.html4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