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游记(第三回) |
[游记]长江三峡游记(第三回) |
2008-07-22 163.com |
石钟山就在长江边上,我们的船靠岸前曾从它前面经过。石钟山所以出名有二方面原因:一是此山奇美险峻,而且据说夜晚能发出一种十分宏亮、优美的声音;二是包括苏东坡在内的著多文人墨客到此浏览,并留下旷世巨篇《石钟山记》。这篇文章是围绕着石钟山为什么能发出如此宏亮、优美的声音展开讨论的。《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说是由于水浪冲击岩石引起的;唐代九江太守李渤游览石钟山后,找到几块石头,说是由于这里的石头比较特别能发出优美声音;而苏东坡与儿子一起夜乘小船到绝壁下观察后,发现是由于山体有许多小洞和裂缝,波浪冲击这些小洞和裂缝时才会发出优美的声音。于是,苏东坡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意思说,你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不要凭空想象,乱下结论,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尝梨子。所以《石钟山记》是苏东坡的《实践认》,比毛泽东早900年。 上午八时我们登岸游览,这次上岸游览分成二个组,A组从湖口上岸后驱车直奔庐山,下午从九江下船。B组是游览石钟山,中午回船上吃饭,12点开船到九江,等庐山游客下船后启航,我们五人参加B组的游览。老天不作美,不知何时已下起沥沥细雨,带队导游已跟随A组到庐山去了,我们独自跟着人群上了码头,转过一个街口,石钟山风景区便呈现在眼前。 进了大门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石碑,上刻有《石钟山记》全文,景区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后往右一拐便是一座小凉亭,亭中放有一块巨石,边上有几块小石子,用小石子敲击巨石的不同部位,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大概就是唐代九江太守李渤的理论依据吧。顺着石级上不了几步,又是一个小凉亭,亭中挂有一口铜钟,不过这口铜钟与石钟山的典故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当代人为了商业目的而设立的。因为一个男青年在钟边叫喊:“敲一下一元钱,敲出好运来”。边上的小黑板上用红纸写着每敲一下的象征意义。我上去敲了三下,每敲一下,男青年便喊一句贺词,不过前三下的贺词都是很平淡,我回首一看,诸如“财源广进”等重要贺词都放到第九句、第十句,我想算了吧,我要是为了财源广进而敲到第十句,就要花十元钱,到时候,财源广进的不是我而是这个男青年了。于是我敲了三下就退了下来。但比我聪明的人比比皆是,端芳、颖芳和群芳居然三个人合抱着敲钟的木头,步调一致地敲了三下,本来要九元钱的事情,三元钱就解决了,我想,男青年再精明,与我们张家三姊妹一比立刻相形见绌。
|
转自:http://storyzhang.blog.163.com/blog/static/252903822008410350495651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