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游记

[游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游记

2008-04-03    sina.com.cn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上游的一段峡谷,是由滩多流急的西陵峡、幽深奇丽的巫峡和雄伟险峻的瞿塘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是中国风景名胜之首。她是一条天然的艺术长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雕凿了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廊。峡江两岸,群峰峭壁对峙,重峦迭嶂,峡谷中惊涛骇浪,江水回环曲折,奔流直下这里可谓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峡不幽。1984年秋末,我们一行八人从四川考察农科推广归来,在重庆乘客轮沿江而下,领略了山峡风光,至今记忆犹新。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是毛主席50年前畅游长江后,在“游泳”一中的名言。号令要在长江上游筑一道高大坚固的拦河坝,把长江上游的雨水拦住,在山峡一带造成一个大的水库--------高峡出平湖。几十年来,为了实现高峡出平湖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凝聚建设者的智慧与辛劳,从1981年1月起,先后三次在宜昌的葛洲坝、三斗坪长江处截流。终于在2003年6月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世界第一大坝终于建成了。“当惊世界殊”,威震全球,三峡工程的建设成就,无不令我欣然神往。

2006年,重阳节期间,我随市农业局组织的离退休老人“宜昌三峡双日游”,实现了我的心愿。

当天下午抵达宜昌后,参观了滨江公园,夷陵广场、葛洲坝宜昌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美丽的大都市。她依山傍水(长江),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繁华;广场公园,绿草茵茵。夜暮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水上公园,夷陵长江大桥,霓虹灯装点得格外美丽。140万市民在这里温馨安祥地享受着誉为全国旅游、卫生城市幸福生活。我们有幸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次日凌晨,毛毛细雨,整个山城被浓雾笼罩,能见度很低。八时整,我们仍然按时向三峡大坝进发。仿佛在云雾里翱翔,在隧道中穿梭。蛛网线在头顶掠过,建设者生活区、专家楼、堆料场、大型船闸等从身旁晃晃而过。每到一处,经导游小姐解说,建设工程在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重点参观了坛子岭、大坝、截流纪念园。

坛子岭,海拔262.4米,比大坝顶高出77米。尽管天气不太好,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人山人海。进得陈列室,旅游者围在1:850三峡工和建设模型图旁。导游通过电声光按钮,分别把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建设、用途讲解得清清楚楚。大家然后登上了坛子岭顶端平台,鸟瞰大坝,高峡平湖全貌,它的雄伟壮观景色尽收眼底。有的还在“大书模型”前留影纪念。

三峡大坝,为混泥土重力坝。坝顶全长3035米,坝高程185米,正常蓄水175米,总库容221.5亿立方米。大坝每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泥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左右侧,共装机24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2003年3月三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送至全国。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现已启用四级。待到2009年,整个工程完成后,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降机,叫做“小船坐电梯,大船走楼梯”,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站在坝内平台,仰望大坝,就像一座钢铁长城,坝高相当于62层楼房横跨长江,显得威武雄壮。游人用DV和相机记录着这一举世瞩目伟大工程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令人神往。高峡出平湖的世界奇观,把我们带进了浪漫神奇的画卷之中。

最后参观“截流记念园”。未进园,在一座浮雕幕墙上,镌刻着三次截流的具体时间。进得园去,沿着路标行进,两旁间隔存放着建设者用过的大型翻斗车,吊车、轮胎,截流用的棱形混凝石块,用钢铁边角废料焊接的多种姿态的人物造型屹立其间,钻探取出大型花岗岩园型柱石,亦是亮丽的景点。文艺宣传队用的大型客车,车身上有参与建设的人物写生。在小丘上,潺潺流水旁,柳荫下的扬声器中不时传来中英两种语言,介绍三峡工程建设过程,规模、效益;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见物生情,仿佛把你带入了火热的建设场面。也使你由衷的感激和敬佩为三峡流过血汗的建设者们。

在回来的车上,导游小姐又综合讲了三峡工程十大效益,特别讲到防洪、发电、航运、移民等,能有效控制长江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1500万人口,2300亩土地,免受洪水威胁。为了这伟大工程,库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有100万人民离乡别祖,移居到全国各地,参与祖国建设。

参观归来,激动万分,感慨万千。为祖国建设巨变而高兴,为国威强大而骄傲!

2006年11月24日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ba6b047010006aa.html4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