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西湖雨后 第一节:吴山天风 在公交车上,雨似乎已经小了不少,等到了杭州城站,雨已经完全停了,天边,太阳又从云彩中探出头来。 此时,蔡鸿依然在为丢手机而郁闷,以他此时的心情实在难以继续接下来的旅行,他说明天再去一个地方,后天就回家了。丢了手机之后的别扭,可以理解。 但此时时间尚早,大老远来了一趟,浪费就不好了,于是我们租了两辆自行车再一次前往西湖。 雨后的杭州城,显得甚为整洁和明亮,笔直宽阔的西湖大道,车辆不多。我们先去的是坐落于西湖边上的吴山广场。 吴山广场包括西湖新十景之一:“吴山天风”,其实这里就是一座不算高的小山,山下有一片空地,被改造成为广场,最有特色的还是山顶上那座造型奇特的城隍阁,山路蜿蜒而曲折,直通城隍阁,之所以说城隍阁造型奇特,是因为这座建筑好像头重脚轻,坐落在山顶上,底部比较细小,顶部较为粗大,从远处看上去很显眼。 通往城隍阁的山路还是很平整的,半山腰还有一块比较开阔的平地,是游人喂食鸽子的地方,有十几只颜色各异的鸽子正像小鸡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杭州是一个充分注重人于自然相结合的城市,从古至今,杭州的城市建设都很少有意破坏自然环境,这使得在杭州,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一那么和谐。 在半山腰仰望城隍阁,才发现这座建筑竟然有5层之高,它立于山上数百年,根基还是那么的坚固,据说每到节日,这里仍然会有盛大的庙会活动。 在半山腰,我们已经可以遥望到不远处的西湖了,想必在城隍阁的最高层眺望西湖一定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只可惜看上去好像城隍阁未开放,我们不得不下山。 从吴山广场到西湖骑车只需不到5分钟,穿过一片住宅区就是南山路了。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的西湖用这首诗来形容,是再准确不过的了,雨后的西湖,少了几份朦胧,多了几份妖娆。 骑车漫行于南山路上,走走停停,总想把西湖一眼望完,可是,我却发现,无论怎么看,从何角度,西湖是都不可能尽收眼底的,也许是人的眼睛无法承受住这西湖的美艳? 第二节:苏堤春晓 从“柳浪闻莺”骑到“雷峰夕照”,在骑不多远就到了苏堤了。苏堤实际上就是一条横跨西湖的大路,堤岸上铺着黝黑的柏油,道路平坦而整洁。 走上苏堤,似乎走入观光隧道,两旁风景美不胜收,苏堤道路两边是草坪和树荫,靠近湖面的堤岸边有座椅,这里历来是最适合情侣双栖双宿的,尤其在春天,岸边桃花盛开,湖水碧波荡漾,绝对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优美意境。 苏堤很长,从南到北,大约要经过六座石桥。第一座,便是“映波桥”,由于我们是骑车往行于苏堤,上桥时我们都要先助骑一段距离,即便如此,到桥上走了不到半程还是要下车。在映波桥上,东边是广阔的西湖,西边是小巧秀丽的南湖。 下了映波桥,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花港观鱼”,只可惜,如杭人所讲,这里正在施工改造,不对外开放,真是不凑巧! 过了花港观鱼,我们又到了“锁澜桥”,桥西边的湖叫做“西里湖”,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湖中小瀛洲的全景。 车行不远,我们就来到了苏堤中部的“望山桥”,这里恰好是西里湖的中部,站在桥上,遥望桥两边:东边,湖水荡漾,广阔的西湖映衬着远处杭州城的繁荣。湖面上的“阮公墩”和“湖心亭”清晰可见;西边,西里湖畔,西下的太阳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远处群山连绵起伏,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不枉此桥“望山桥”的美称。 下了望山桥,从这里到前边的“压堤桥”之间的一段苏堤,据说在春天,这里是西湖上最美的一段景色,现在虽已是夏日,但仍可见桃树棵棵,绿草茵茵,而这里正是西湖名景——“苏堤春晓”的所在。 过了“压堤桥”,在上“东浦桥”之前,会有“玉带桥”通往西边,而这里正是西湖的另一名胜——“曲院风荷”的所在,可惜有是因为在施工,我们无法进入景区,只能在“玉带桥”边远望。 过了东浦桥,西边的湖又换成了“岳湖”,而著名的岳王庙就在湖对岸。 到这里,我们已经在苏堤上骑行了近一个小时了,我觉得,在西湖众景当中,苏堤是最有韵味的一处,在这里,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湖光山色的真趣。 接着,我们来到了苏堤的最后一座桥——“跨虹桥”,在这里,绵长的苏堤划上了一个美丽的句号,在桥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不远处白堤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可依稀看到远处宝石山上保淑塔的尖尖的倩影。 走下苏堤,我们先是往岳王庙方向骑行了一段,当看到岳王庙正在整修后,我们只得悻悻的返回,好在与苏堤齐名的白堤就在附近。 第三节:人文白堤 从苏堤到白堤只需走短短的一段“北山路”,不一会儿,我们就上到了白堤。白堤与苏堤有些不同, 长长的苏堤确实是一个观赏美景得好地方,但就白堤而言,这里却是一个包含人文色彩的地方。 要上白堤,先要过一座“西泠桥”,与苏堤上的又短又陡的桥不同,白堤上的桥都是很长很平坦的。站在西泠桥上,一边是美丽的“北里湖”,一边是大片大片的荷花淀,虽然曲院风荷我们无法观赏,但这西泠桥边的荷花淀也称的上是奇景了,在这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词应该是最形象的概括。 其实,白堤更可以说是一座湖中小岛,只不过是两端有堤岸与湖边连接上。过了西泠桥,我们就到了有湖上仙山之称的“孤山”,古时的孤山,是一个隐居得好地方,但现在,这里已是饭店林立,人烟嘈杂的繁华之地了。孤山附近是白堤人文最为集中的地方,著名的西泠印社就在这里。 西冷印社位于孤山西端,素以湖山最佳处著称,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人文荟萃,自然景观和园林建筑也堪称一绝。院内有唐诗人白居易所筑竹阁,宋代柏堂和四照阁,清代的爷贤亭,以及汉、魏、唐、宋、元、明、清的各代石刻,均各具匠心,富有特色。因此,西泠印社也成为了白堤上最大的卖点。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说诗中的山,指的是孤山的话,那么这仙就是西泠印社,浙江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了。 在西泠印社旁边就是著名的杭州楼外楼饭店,而在饭店右侧,浙江省博物馆内,就是珍藏着《四库全书》的中国四大书阁之一的文澜阁。阁分三层,重檐非橼,简瓦板垄,勾栏望柱,气势雄伟古朴。“文澜阁”三字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由光绪皇帝御书。阁的左侧是御碑亭,阁前点缀水池、叠山、曲廊、亭榭,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藏书楼。 过了文澜阁,我们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它也坐落于孤山,馆里珍藏着浙江省的众多文物,是浙江省最大最全的博物馆。 在孤山岛的最后部分,我们来到了西湖著名的赏月佳处——“平湖秋月”,这里有一个伸向湖中的平台,站在平台上,眼界极宽,对望西湖,不禁给人一种“酾酒临江”的感觉。平台上还设有茶座,若是能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赏月,该是多么甜美,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过了“平湖秋月”我们就走出了孤山岛,走过了平坦的“锦带桥”,没行多远,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断桥”,其实,断桥并不断,只是有一种说法,是说下雪时断桥看上去像断了一样。 看到断桥,却又使我想到了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的那段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在传说中,断桥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相会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