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棉国 4时半,与会同仁在会议交流结束后,与吴明熹、杨邦杰副主席一道,借着落日余晖、冒着蒙蒙雨雾从酉阳县委乘车出发,浩浩荡荡地前往位于县城西北部离城一里许的大酉洞桃花源。出城不久,便见一座书有“桃源胜景”的古色古香的门坊和一幢三层木板结构的古民居林立在319国道旁,四周遍野清一色地竞生桃树,那一丛丛依山错生的桃树上含苞待放的点点桃花,用生命的粉红点缀着岱色山峦的盎然生机。这怡人的粉色和间或绽放如故的梅花,已然隔离了周遭的视野,向人们昭示着此地别样的景致,加上外延簇拥着生长的油菜花黄,使此时的桃源胜景煞是好看,叫人流连。 30米,长约180米的大山洞。走进洞内,但见洞内溪水淙淙,钟乳悬挂,水落珠玑。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寥寥数语,便将桃源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4公顷大小。底部有一终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干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飞泄。桃花溪汇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阳河。洞内石笋林立,洞顶石乳高悬,姿态万千,似仙、似人、似禽、似兽,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滴水落地丁冬有声,似铜壶滴漏,轻击似钟鼓的石钟乳,清脆悦耳,回荡洞中,经久不绝,溪畔,一尊天然形成的钟乳观音皈然站立洞间,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的宁静与祥和。在观音石像的对面,沿80米高的岩壁而建的194步木梯,似层层栈道迂回折返不见登峰之所终,于是,其洞顶含洞的连环奥妙便成为了游人闲暇之余,不能不造访的处所。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咸阳一儒生为避难逃生至此,与世隔绝而居,所携之书,则藏于这天生楼阁的石室之内。至今,在洞壁左面高处,仍留存有古代文人罗升所写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赫赫在目。 400多米,水深3米,水色碧绿,一眼见底如圆镜般的平静,一幅秀色山水的“世外桃源”。立于此处用心感悟,遥想古人从这里乘舟逆流而上,于次洞前舍舟登岸,行数里,一座远离尘世的悠然村落现于眼前———这里溪水粼粼,茂竹翠山,碧绿清澈的湖畔,一位穿着蓑衣的古武陵人正在湖边的新柳下垂钓;他捕鱼的竹篓仍挂在山民精致木楼的屋檐下,独具情韵;他烤石烙鱼的火种仍在山民的木炭灶中熠熠如初……。这不就是陶源明笔下的桃花源吗?相传当年李白来渝至此桃花源前,曾为这佳美的景色所倾倒。当他听到随从向他讲述这桃源古洞“钩山带河,连云做栈,前观雾霭,后藏洞天”的景致时,不禁发出:“莫非此处就是陶潜笔下的胜境”的疑惑,并随口吟诗一首:“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灵多草木,人尚古衣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