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咸阳古渡 |
[游记]咸阳古渡 |
2008-05-22 sina.com.cn |
长安记游(1)--咸阳古渡 2007-06-15 22:53:24 大中小 开车从咸阳返回西安的路上,路过渭河北岸,同事指着车窗外说,看,这就是咸阳古渡! 这是一片范围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米古渡遗址。遗址分为上下两层,由长方形石条砌成的台阶。第一层台阶靠河床处竖立着两排木桩;第二层台阶北侧为石块砌筑的石墙。旁边立有一块石碑,由三块残碑拼合而成,碑首刻“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九字阳文,据考为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所撰。寥寥的文字证实了它过去曾经的历史。而最让人直观确信此地曾做为渡口的,镶嵌在遗址两层台阶及石墙壁上的铁环、铁柱等拴船用具。 咸阳古渡的筑建,成为连接古咸阳和长安横跨渭河的最便捷纽带。渭河源于甘肃渭源县,途经咸阳城南,曲折流向东北,至潼关附近入黄河。秦代的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约20里的地方。自秦汉以来,此地称为杜邮或渭城,即长安通往西方诸国的渭水渡头。 陕西地方志记载,渡口自古建有木桥,是关中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冲。秦时官府正式在此架设桥梁。固有“渭水贯河,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描写。行人站立渡口桥头,可西望雄伟华丽的秦宫殿。 西汉定都长安后,称其为便桥或便门桥。古渡成为长安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当时渭北平原上的茂陵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汉武帝开始在那里修筑皇陵,古渡又成为前往刘彻茂陵的必经之路,称之渭桥或咸阳桥。 唐初的渡口已经车船并行。白天桥上车马穿梭,晚上城门关闭,舟船开始工作,把货物摆渡到码头。码头附近建有“西市”,来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驼队必在这里歇脚。桥头两岸,贩夫走卒,人马暄闹,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唐末的咸阳桥,渐失和平景象,到处是战争引起的悲离场面。杜甫的《兵车行》纪录下了当时连年的征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宫门西走,携贵妃杨玉环及大臣一行匆忙逃亡四川,通过此桥后,国戚杨国忠为阻止叛军的追赶,下令强行毁掉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渡桥。玄宗看到此景,垂泪感慨叹道:“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哉?”闻之令人凄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550c601000ba6.html4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