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延安枣园行枣园革命旧址游记攻略 |
[游记]延安枣园行枣园革命旧址游记攻略 |
2008-06-10 yunqing24.com |
7月24日下午,天边还有几朵散云,我们实践队的23人来到了枣园镇中心小学。远处的山岭间雾气腾腾,青绿满眼。 这是一座坐落于山岭间的标准化的小学,三排整齐崭新的楼房屹立在南、北、东三个方向。校门口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荣誉称号的牌匾。校园里很安静,孩子们都放假回家了。 我们拎着赠送给孩子们的50套由文具盒、橡皮、铅笔等组成文具,在刘华校长的带领下进了办公室。刘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现状。学校现在主要由29名教师组成,老师多是大专学历,部分老师还在函授本科。学生主要是临近三个村子的孩子,最多的要走路十多里才到学校。刘校长很希望有真正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能来到这里教孩子们学习,因为孩子们的英语教学条件欠差,急需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来为孩子们服务。学校很注重音、体、美全方位的教育,尤其是它处于革命圣地,孩子们都会得到了得天独厚的爱国教育。 我们还是关心学校的用水问题。学校有口水井,40多米深,主要水源来自于这口井,水质不是很好,含盐类较多。学校也考虑过铺设管道印自来水用。但经费至少得七、八万元,确实有困难。 负责学校总务管理的张志强老师介绍说,学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助,投资40万元建成的现在的新学校不仅满足了孩子的上学空间问题,即教室量满足生源数量的需求,而且师资力量较其他学校也明显偏高。学校还配有微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数量高达70多台,满足了孩子们学习的需要。还有澡堂等基本公共设施。张老师说,在这个学校工作不算辛苦,就是为孩子们服务辛苦点也无所谓。 参观将近结束时,天空里又飘起了雨,我们在学校大门前逗留起来。看着这郁郁葱葱的山岭间的小学在寂静中沉稳的屹立着,我们感到了一丝心理上的安慰。 祝愿枣园镇的孩子们明天更美好。 枣园革圣地地行 "电话铃响,催着我起床,拾起美好的睡梦,伴随着闪耀的军光,灯儿明精神爽,它为人民发光,我为人民工作忙............."这是陈列在枣园里中央机要处旧址里的《夜工歌》歌词的一段。 枣园也不算太大,院子里自然生长着枣树。但更多的是梨树,长得高大威猛。像个个士兵。白杨树、银杏树也凛然竖立。几处土绛色的平房在园子里静默。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穿梭于各个展馆。 7月25日下午,我们西安理工大学的23人依次来到了中央书记处礼堂旧址、中央机要局旧址、中央办公厅行政处旧址、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枣园作战室旧址,望着图片、文字、文物,当年革命领袖的英姿仿佛跃然纸上。他们秉烛夜作,他们共商国事,他们为民族谋未来,他们为中华之崛起,他们与民共劳作,他们与民共患难,那些在电影中经常看到光辉的形象今天在脑海中真实的显现。 实践队在鲜艳的党旗下进行入党宣誓,铮铮誓言回响在空气中。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五位革命家的塑像在我们面前肃然屹立,我们更感觉到了力量。 适逢大连人民广播电台两位记者前来采访,我们也欣然接受记者的提问,将心中的感受抒发。我们还参观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伟人的旧居和社会部旧址。 我们还看到西北大学的日本留学生也前来参观,他们的神情严肃,敬意深深,那双眼睛中透露着虔诚的感情。一位大学历史系教师激昂的为游客讲解着张闻天的事迹,声音厚重富有张力,不少游客驻足倾听。
|
转自:http://www.yunqing24.com/shanxi-lvyougonglue/3163_3.html5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