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桥陵游记 |
[游记]桥陵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桥陵因建于开元盛世,所以各种设施规模也就较大。就陵园来说它包括整个凤凰山,四面有高大城墙,其基室就凿造于墙中的山腹中,陵墙四周各开一门,即前朱雀、后玄武、东青龙、西白虎(东西门又名东华门、西华门),门前两侧均有石刻和门阙,陵墙建有角阙,陵墙周长约13公里。朱雀门内献殿遗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桥陵”石碑,系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隶书。 据记载,桥陵当时地面建筑除雄伟的九间献殿外,还有十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等。几十年内房屋建筑即达140间。陵园设有陵台令及主文、主乐、主辇、典事等官员23人,陵户400人,还设有折冲府.专门有官兵负责保卫工作。陵园地面建筑虽已荡然不存,然从现存的遗迹,特别是地面现有的石刻群,仍可看出陵园布局匀称,加上四周若隐若现的城墙的衬托,气势颇为宏伟。 步入桥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桥陵的石刻群。桥陵石刻的特点是高大精美,富于写实性,是盛唐石刻艺术的代表。朱雀门外雄伟的石刻群,排列在长625米,宽110米的神道两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历经风霜1200多年,仍然眉目清晰,神采奕奕,堪称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石刻从南向北依次为石华表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鸵鸟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陵园四门各有巨大蹲狮一对。 华表本是古代帝王表示自己接忠纳贤的象征,据《淮南子》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可见,华表最初是发扬民主的工具,故华表又称恒表和谤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华表渐渐变成装饰品,成为皇宫或皇陵的标志,材质也由木质变为石质。桥陵石华表位于神道南段首道门阙北约35米处,西侧一个巍然矗立,东侧一个虽已倾颓,但风姿犹在。华表高8.64米,由础、身、顶三部分构成。础石呈正方形,边长2.5米,上雕复莲十二瓣,中央凿有直径0.7米的圆 用以支柱。柱身为八棱状,高6.15米,直径1.2米,周身皆线雕缠枝卷叶纹,虽因沧桑变化,风化雨剥,但西南部分仍隐约可辨。柱顶高2.25米,最上端为一仰莲,承以桃形球。整个华表造型端庄,纯朴古雅,线条流畅,充分显示了盛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卓的雕刻技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3f7eb010002ca.html4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