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书院门和北院门 |
[游记]西安书院门和北院门 |
2008-05-22 sina.com.cn |
摊子后面就是正规店面了。一般是二到三层楼,明清式建筑,但不似典型北京明清建筑那样金碧辉煌,一派皇家气象,而是古朴典雅,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文人气质。店铺大多以阁,楼,轩,斋命名,且为书法家书写。牌扁考究。如兰宝阁,状元楼,古槐轩,半庸堂,文古斋,松竹山房,紫陶居。。。,真是雅的可以!大多经营湖笔,宣纸,徽墨,端砚。古董,玉陶器。何海霞美术公司,经营长安画派作品。更有数家画廊,室内挂满国画书法,犹如小型美术博物馆,文采风流尽在其中。古玩玉器,陶瓷漆器。店内琳琅满目,每件少则数百元,多则千元万元以上。还有大晟仿青铜器作坊,小到古人喝酒的爵大到煮肉祭祀的大鼎,无所不仿,当然价格不菲。陕西剪纸很出名,经营剪纸的店铺不止一家。这里临近碑林,各种著名的碑贴拓本应有尽有。走在这条街上有种置身《清明上河图》中的感觉。 街中段,路北有一座牌坊,上书“关中书院”,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关中书院了。校门两侧街上摆着一些书案,书法家当众挥毫,书写楹联条幅,发挥的淋漓尽致。春节前,更是游客围观,生意红火。明朝万历年间,理学家工部尚书冯从吾因直言犯上,被革职回陕。在此创办关中书院,设坛讲学,学生近千人,极一时之盛。明天启年间,被大火烧毁,清康熙年间重修,并请著名学者李二曲主讲其中。关中书院一直延续到光绪末年,为陕西陪养了不少人才。现为西安师范学校。好象门禁森然,大胆随学生溜进去,竟也无人阻挡,有好几进院子,院内青堂瓦舍,古木森森,环境幽雅。读书之声一直延续至今,几百年了! 不知不觉间已走到街的尽头,看见碑林区政府那座宫殿式大楼,南拐,还是书院门街的延续。这里有紫陶居等店铺。再东拐,穿过一个颇有特色的过街楼,可以看见东面的西安碑林的西门。这里柳暗花明又一村。两旁街墙上挂满了装裱好的国画,字画。大概档次不高,所以未能进店。也算一道风景。回首看时,那过街楼扁额上写着“文物天地”,这真是实至名归呀! 图0151:书院门过街楼 图1427:鼓楼 逛饿了就去北院门。在钟鼓楼广场向西走,看见那座鼓楼,建于明代,距今六百余年。其规模气概不次于任何一座已被拆掉的北京城楼。真庆幸它历经浩劫能存留至今。鼓楼门洞前以前常有几辆手推车,现做现卖八宝玫瑰镜糕。炉灶蒸锅上放着直径五厘米玩具般的小蒸笼,摊满潮湿的糯米粉,中心洒上一撮红黄绿色的糖料,蒸熟后用两根竹签挑起,抹上一勺玫瑰酱,两面分别滚沾上炒熟的碎核桃花生仁和黑芝麻,既是食品又象玩具,大概是实用与艺术的结晶吧!,对小孩子有无限的诱惑力,花五角钱(现在价钱涨了,5角钱买不到了)买一个尝尝,甜香绵软,真是西安一绝!穿过鼓楼下面那长长的圆拱门道,就到了北院门。这里路也不宽,路面全是青石板铺就,更有点古代风韵。人行道上也摆了不少小摊,以卖干鲜果品为多。陕西盛产柿,栗,核桃,红枣。所以摊上摆着核桃仁,炒栗子,脆枣,花生米,瓜籽。多冠以“老安家炒货”的名号。现在北院门街东南角建有一座大棚市场,卖各种陕西特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a3a27010007e3.html4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