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半坡博物馆游记 |
[游记]西安半坡博物馆游记 |
2008-05-22 163.com |
除了动物造型彩陶外,半坡还出土了大量的几何纹钵,绘有大量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可能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可以看作是山或水的写意。这些彩陶图案造型逼真而又美观,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堪称原始美术的杰作。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符号,共有22种,我国文字学家认为,这些符号可能就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埙是半坡出土的比较有特色的陶制品。埙是最古老的乐器,具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点。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纪30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九孔紫砂陶埙已在民族乐队中较普遍使用。中央民族乐团杜次文曾用此乐器在多国公开演奏,赢得广泛的赞誉。贾平凹在长篇小说作品《废都》中也曾有描述。 陶甑是古代的蒸锅。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 当年半坡人的社会,是由女性为领导的母系社会结构。在半坡时代,女性也担任着重要社会角色,她们主要负责采集野果、掏鸟蛋、制陶器、纺织等工作,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女性肯定有着较结实的体态,虽然可能没有现代健美女郎般的身材,但至少她们的肌肉是结实的。半坡时代的男性则负责外出狩猎、打渔的工作。 半坡遗址的陶窑是半坡人的骄傲,她们的制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就连后来的商朝,也还只是露天烧陶而已。这样的一个断代,一直等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又再度出现。半坡遗址的陶窑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之分,其结构可分为火口、火膛、窑算、火道和窑室五个部分。横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侧,火膛呈横长的圆筒状,窑壁周围有几十个火孔,火由火孔中向窑内灌进窑内,以增加窑内的温度。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窑室底部为窑算,上有十几个火孔,就像我们的火炉里中间隔离木炭和炭灰之间隔离层,起着承放陶胚之用。由火口、火膛进来的火焰经火道、算孔进入窑室。 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还有密切的关系呢。 1956年3月18日,陈毅率领中央代表团赴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庆典,路过西安短暂停留。到后,听说西安于1953年,在建造发电厂的工地上,发现了一处石器时代,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村落———半坡遗址。自1954年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现正在进行第四次发掘工作。对此,他十分有兴,便不顾旅途中的疲劳,驱车前往。 在发掘工地上,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遗址中的房屋、陶窑、窖穴、灶炕、男女分葬的集体墓群,以及出土的人面鱼彩陶盆、骨针、鱼钩,石和骨制作的斧、凿、刀、铲等生产工具。尤其是看到半坡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品时,连声称赞:“这不是假的噢,这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参观中,对有些不清楚之处,不断询问,直到弄懂,连连点头为止。
|
转自:http://wjr6495.blog.163.com/blog/static/1939538920074251016104674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