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安南五台游记 |
[游记]长安南五台游记 |
2008-05-01 china.com |
南五台行记 适逢周末,吆朋喝友,去游南五台。 将过旅游路上收费站,收费站的女收费员还较漂亮,明知故问道:南五台如何走。女收费员说:直走向前五公里。朋友又打岔道:路南还是路北?女收费员愠道:你说是路南还是路北?由此车内笑成一片。笑声未落已到南五台。 景区路险,心悬半空,无人逗笑,战战惶惶,手心汗出。盘山路旁林木丰茂,紧张稍解。峰回路转,忽见路旁有碑,虽人工成却似天然,上书:圣寿寺。遂停车,顺路而下。路上沙石松软,同行时有摔倒,路两旁多是橡树,挺拔而立,路边橡子撒落如豆,皆如佛珠大小,稍停即捡拾一捧,与友道:欲串做佛珠玩弄。顺坡下到谷底,又一小溪,涉溪而过,沿路又上坡,仍不见寺庙。路少转,见一水池,笑称之曰洗象池。又上,即见有寺庙一座,庭院荒草离离,中有殿三间,极简陋,门已锁,门上匾书“五佛殿”。推其应为圣寿寺原址。细读院中残碑,知其上有隋塔一座,于是又沿路再上,转脚处又一石碑,仔细辨认,原来是民国时期一个道路指示碑。碑之左手,一道石阶直通荫林深处,难辨其端。拾级而上,人稍显疲态时,忽见一塔耸然,原来已经到了隋塔。未及看隋塔,却被随她旁边的一小石塔所吸引,塔有额匾:印光法师影堂,为于右任题写。石塔很朴素,如印光法师其人。其实吸引我的并不是外在的塔而是塔内在的精神--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俗姓赵,名绍伊,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别署常惭愧僧。他是陕西人,出生于清咸丰年间,他自小从长兄读儒书,后来病目,几至失明,目疾渐痊,批阅释典,研究有悟,乃发心出家。光绪七年(时二十一岁),他由西安到终南山,在南五台出家。陕西人的性格,刚劲坚毅,木讷质朴,而不自我表现。法师就是这种性格。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年),法师圆寂,世寿八十。留有《印光法师文钞》,后世弟子尊他为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印光由儒入释,主张儒佛融会,学佛由做人学起。他平日以儒家伦理及念佛法门教人。 法师为事不拘泥,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刘镇华兵围西安,饿死数万人。解围之后,印光立即以印佛书之款,汇去三千元办赈济。印光自奉极薄,食唯求充饥,不求适口;衣唯求御寒,厌弃华丽。驻锡太平寺时,有居士去拜访,楼上楼下找不到他,最后在天井中找到了,原来他蹲在地上洗衣服。于是南山樵隐曰:从印光法师身上可以看到,做佛即是做人,先要有做人的精神才会有做佛的精神。惜哉凡夫俗子,何解此来? 拜过法师,才观隋塔。细辨塔边残碑,才知沟为塔寺沟,塔为圣寿寺塔。传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原名为"应身大士塔"。楼阁式砖塔,七级,通高三十余米,一、三、五、七层的南北两面开拱券形门洞,二、四、六层的东西两面开拱券形门洞。塔壁有柱、枋、斗拱等仿木结构。每层叠涩砌砖出檐,檐下饰有两层菱角牙子。塔顶有七个圆环形铁质相轮。但是否为隋塔尚待考证。 正在休息间忽闻钟声与梵呗声从云端飘来,精神为之一振,起身回停车处又行。途中五马石、连理枝、送灯台等皆不屑停,直上五台之顶。车停于独松阁停车场,起步登山。先到黑虎殿,后到紫竹林。 紫竹林背靠五台主峰观音台,据寺内碑刻记载,观音大士曾降伏毒龙而成为菩萨道场。寺门口有一巨石故又称大石头,圆通宝殿内奉观音,院内青石铺地,雕栏玉砌,清净幽雅。观音降毒龙,此类传说甚多,说毒龙化为道士,危害人间,其实是佛道两家打嘴仗编的故事罢了。关于毒龙,其实在于人心之内,不再别处。 沿路直上,气喘吁吁。唯有钟声阵阵给人鼓劲。两腿发软处,有一天然石墙,顺坡而立如屏风。顾将其下当作自己家的厅堂,踞坐歇息其下。捡拾地上橡子,尝之,味先苦后微甜再涩。想起爷曾经说过荒年时人曾以橡子做面吃。谈及此,想古时荒年易子而食析骨为炊,其实人在饥饿时比野兽的兽性更强,饥饿可以很容易的摧垮人的意志的。 一路行来,到达第一台灵应台。灵应台势若天柱,凭栏而立,观峰峦如聚,紫气氤氲,山河表里,隐约可见高速路穿山而过。叹自然之奇,叹人力之功!灵应台上寺庙,为罗汉堂,堂前四天王,堂内中间弥勒佛两旁罗汉。无称道处。台西又一孤峰突起,上有残垣,通道被锁,遂不能至,疑此台为舍身台。 石阶漫道,又下又上,来到清凉台。台上有一石刻武将,旁又散置六个小石龟。不知何故。坐于台上秋风送爽,喜之极也。想秋风肃杀,人多怀思古之情,曹操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有:秋风萧瑟天气凉;秋瑾有:愁煞人秋雨秋风;毛泽东有:秋风萧瑟今又是。故与朋友戏言:秋天是男人的季节。再想:春天花开燕语,少女思春,夏天天气炎热,女人争香斗艳,此二季是女人的季节;秋天肃杀,人多怀古,冬季寒冷,男人展现体魄,此二季又是男人的季节。所谓上天不亏人。 再去文殊台。路旁一树红叶胜火。刚要说话,有一六岁小女孩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比二月的花还红。随闭口不言,只感叹于小女孩的聪明了。 文殊台无甚特别处,却在墙壁间发现有人留下了两首歪诗。特录如下:其一:绿树青山满云烟,万仞奇隙绝壁险。石梯阶阶上青天,疑赴天宫会神仙。此首诗前两句不错后两句差一点,其实完全可以改为五言:绿树青山满,云烟万仞奇。石隙绝壁险,梯阶上青天。 其二:长安回望尽云烟,玉树琼枝隐终南,浮生半日临绝顶,无限江山胜神仙。此首诗也是前两句不错,最后一句就不通了。这首可以改为:长安回望尽云烟,玉树琼枝隐终南,浮生半日临绝顶,无限江山在画间。 又去观音台,它是最高处。有隋国光寺遗址。殿有五间,供五大菩萨。有一群女学生跪拜佛前,极虔诚。于是叹曰:中国的传统思想所缺乏的就是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先哲呼唤此二者,到现在看来还是越唤越远了。另外为中国教育悲哀,教育已经走入魔道,教育的目的已不是育人成才而变成了应对考试,手段也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强行灌输了。不想看这些学生的朝拜,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五台也已游遍,于是下山,拐角处,石基下,竟见一石刻貔屃,雕工粗犷却生动。但压于乱石之下很少有人能发现。于是又为之可惜,但又一想,布衣中英雄又何其多,能展才干舒手脚的能有几人?人尤如此,石又何惜之有。 腹中饥馁,疾行下山,于路旁拾一绿色琉璃瓦,观之,为当年寺院之遗物,于是留置作为此行之纪念。其后越溪河、过小桥、穿竹林、过庙宇、穿山洞,绿荫夹道、野鸟惊飞。所经独松阁、刘澜涛别墅、摩崖石刻等皆不屑提。 下山之后食于子午镇,有酒有肉,狼吞虎咽之后,打一幸福的小酒嗝,之后,打道回府。
|
转自:http://nanshanqiaoyin.blog.china.com/200709/996902.html4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