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城隍庙

[游记]西安城隍庙

2008-05-22    163.com

西安西大街的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是当时全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五省,故称“都城隍庙”。清雍正元年毁于大火,同年川陕总督年羹尧用从明秦王府拆来的建筑材料予以重建。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加重修。1942年部分建筑惨遭日寇炸毁。
“文革”前西大街有两座牌坊,一座在社会路口,色彩已完全脱落;另一座在城隍庙门前,为木结构五间大牌坊,斗拱出檐,上覆盖琉璃碧瓦,下斜顶红漆巨柱,气宇非凡,蔚为壮观。牌坊下面常年很热闹,吹糖人、捏面人、卖吹丁当和风味小吃的应有尽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上演的地方戏《两颗铃》中就以西安城隍庙牌坊作场景。“文革”中这两座牌坊都被破四旧拆除了,拆下的构件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穿过牌坊后沿一条百米长的青石甬道前行,就到了二山门,迎面居中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美观的戏楼,与宏伟的七间大殿遥遥相对。大殿前檐隔扇上的浮雕图案十分精致。两旁四间,雕着金锁套梅,正中一间,雕着苍龙教子。殿内大石供桌,也是由秦王府移来。大殿前亦坐落有一座木牌坊,规模和大门前的牌坊相仿。牌坊前当年有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的铜狮子一对,“文革”后移至碑林博物馆东门前。牌坊后亦有明神宗十三年八月铸造的重五千斤的铁狮子一对。两对狮子皆为秦王府故物。六十年代初我曾随母亲进入大殿,看见殿内两侧整面墙壁都挂满了几百块写着“有求必应”的镜子,都是香客馈赠的礼品。印象最深的是殿宇两侧各有两尊异常高大魁梧的冥将,大腿粗如巨柱,面目十分狰狞,吓得我不敢抬头去看,也形象地理解了什么叫“凶神恶煞”。
40多年来,西安城隍庙先是叫建华商场,后来又叫城隍庙市场,成为一处知名小商品市场。为了保护历史文物,西安市政府2003年3月撤销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将城隍庙正式移交给西安市道教协会。今年6月我好奇地走进城隍庙二山门,看见院中的牌坊依旧屹立,略显破败的戏楼也已露出本来面目,原来被用做商铺和库房的殿宇已经腾空,正中大殿、东厢的娘娘殿和西厢的火神殿都已摆设了香案,有不少老太太在虔诚地上香。大殿门头新悬起乾隆御题的“灵昭三辅”横匾,殿中尚未有城隍塑像,仅悬挂着一幅画像。我特意留神两侧原有的“凶神恶煞”尚未恢复。大殿门外,一位着白色道衣名叫刘世一的道长不时对探询的游客做着解答。火神殿内北侧为安来绪道长设有香案,其遗像清癯飘逸,颇具仙风道骨。城隍庙内珍存有古代留传下来的乐器和各种古典调乐谱抄本,安来绪曾对此做过悉心研究,曲调乐谱由西安音协编辑成集,其中不少古乐曲调几成绝响。最近陕西省已正式推荐西安鼓乐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城隍庙古乐谱当功不可没。
从大殿外的简介看,2001年西安城隍庙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接待室墙上看见挂有一幅2003年5月西安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绘制的《西安城隍庙修复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从方案看从西大街到庙后街整线贯通,由南至北依次是城隍庙广场、牌坊、金水桥、山门、太极八卦坛、文昌阁、钟鼓楼、二门、乐舞楼、东西厢房、药王殿和财神殿、东西厢房、木牌坊、正殿、斋堂院和十方院、藏经阁、寝殿、后山门、方丈室和监院室。我从庙侧的东道院向北走,但见大殿后面到寝殿之间插建着多重民房和小楼。而寝殿的东山墙已出现多道裂缝,我特意走进庙后街上的北院门税务所大院,从这里可以靠近寝殿,从窗户向里望,里面黑咕隆咚,空空荡荡,墙上贴着“危房请勿靠近”的纸片,外墙以多杆钢管固定支撑。我感觉实现修复总体规划是城隍庙建造史上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但这段过程也许是十分艰难和漫长的。目前庙内尚未见到一副高水平的楹联,若按现行的修复规模,向社会征集切时切地的高水平楹联是断断不可被忽略的,外地一些城隍庙的宗教文化特色已经很明显了。

转自:http://witamin6188.blog.163.com/blog/static/4477962620071030016231394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