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六) |
[游记]白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六) |
2008-05-22 sina.com.cn |
“既然这样子,大师您手上又有梵本,不如再翻译一次,使众生都能得闻全经,您看如何?”于是奘师便依梵本重新翻译了能断金刚般若经,文字较多,义理也较为周详。不过话说回来,新旧译本各有优点,就讽诵来说,旧译较受国人喜爱,所以一直至今,流通本还是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旧本为主。(现今罗什法师与玄奘法师二位所翻译之金刚经原本均已出土,发现原来之梵文本就已不同,非是罗什法师为了讽诵方便而加以简略,望读者勿误解。) 这年年底,皇太子为了纪念母后而兴建的大慈恩寺即将完工。此寺美轮美奂,庄严异常,将来一旦落成,将奉旨度僧三百,另请五十位大德同住。同时,又别造翻经院一座,虹梁藻井,殊丽非凡;院成,将令奘师移驾此院,继续译经的工作。 【10.3.7太子礼佛】 十二月间大慈恩寺落成,奘师正式移居大慈恩寺。晋山升座大典那天,仪式非常隆重,恭迎佛像及送僧用的各种幢幡帐盖,齐集于安福门街,其锦彩轩轞,鱼龙幢戏,凡千五百余乘。先是绣画等像二百余尊,金银像两尊,金缕绫罗幡五百口,与法师从西国携返之经像舍利等,自弘福寺引出,安置在帐座及诸车上。像前两边,各严大车,车上长竿悬幡,幡后即有师子神等为前引仪。另备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其次为京城僧众,各执持香花呗赞随后,其次则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从,大常九部之乐分列两边,万年长安两县音乐继后,幢幡钟鼓,訇磕缤纷,盛况不下于当初回国入住弘福寺,一路观者逾数万人。 到了度僧大典那天,太子率领仪卫出宫,到了山门,下马走入大殿,文武百官陪同进入。礼佛后引见五十位大德,并陈述建寺的宗旨,悲切哀恸,侍臣僧众都为他的孝思感动落泪。 随后宣降恩旨,赦免京畿的囚徒,但须剃发观斋;接着下阁礼佛,与妃嫔参观寺院,到奘师居室时,还特别作了一首五言诗,亲自书写,悬挂于门上。 【10.3.8帝崩含风(649年,48岁)】 奘师迁居慈恩寺后,虽然事务繁忙,然译经工作不曾松懈,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又译完了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同年四月,太宗驾幸翠微宫,太子和奘师都陪同前往,政务之余,常和奘师谈经论道,请示因果报应的问题,也常问到西域先圣遗芳故迹。奘师引经据典,详加讲述,太宗深信不疑,常叹相逢恨晚。太宗此行离京时,身体已稍感不适,但精神言谈丝毫没有影响。至五月时,轻微头痛,就留奘师在宫中,但哪知从此一病不起,第二天就在含风殿驾崩了。太子含悲即位,是为高宗。 【10.3.9大臣求戒】 奘师回慈恩寺后,就专心从事译经的工作,分秒必争。为了如期完成,特别拟定一份“译经进度表”,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也一定在晚上继续完成。每天译完经后,还要念经拜佛,直到三更才睡;然后五更便又起床,一边诵读梵文原典,一边用朱笔作眉批,以作为一天译经的参考。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时段为寺众宣讲新译的经论,这是特别为来自各州县参学的僧尼决疑义而讲的;当然,身为一寺的住持,执事僧徒谘询请示的也不在少数。 寺内弟子一百多人日夜都来请示教诫,室外檐廊下常站满恭候谒见奘师的人,虽然事务繁忙,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空闲时还常为寺内的大德讲说西方圣贤的论义及各部的差异,偶尔提及少年时期在长安参学的往事和游学印度的经过;王公大臣常来寺礼佛,也需招待应酬,方便诱导,使他们都能虔诚皈依三宝,大家对奘师无不肃然起敬,衷心赞扬。 永徽二年有瀛州刺史贾敦迹,蒲州刺史李道裕,谷州刺史杜正伦,恒州刺史萧锐等人,因朝觐聚集在京师,公事之余,一起到慈恩寺礼觐奘师,并请奘师为他们授菩萨戒,辞别后各舍净财,并修书派专使送来礼谢奘师,书中感激仰慕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由此可见当时朝廷显贵对奘师的尊重与敬爱。 【10.4大雁塔中贮经像】 【10.4.1造大雁塔(慈恩寺旁)(652年,51岁)】 奘师深感世间无常,惟恐从天竺带回的经藏散失,也为了防范水火灾,上书高宗,请于慈恩寺旁建石塔以保存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佛像。高宗因石塔建造不容易,不愿奘师过度辛劳,请他改为砖造。另外命令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的衣物捐出,帮助奘师兴建。 仿照西域制度,塔分七级,每层都供有佛陀舍利,最上层是石室,南面嵌有两座石碑,分别刻着太宗和高宗的三藏圣教序,述圣记二文,为尚书右仆射河南公褚遂良亲笔,这就是大雁塔的由来。 【10.4.2鱼雁互通】 奘师忙于建塔期间,接到中印度摩诃菩提寺大德智光、慧天托人带来的亲笔书信,智光是戒贤论师门下最杰出的大弟子,为五印学人所推崇,对大小乘教典和外道典籍四吠陀、五明论等素有高深的研究。而慧天则精通小乘,在印度也是德望很高,深受敬仰,奘师在印度常与他互相切磋,在曲女城的辩论大会上,还驳倒他对大乘的偏见,使他心服口服认输。 两位论师在大师回国后,非常怀念,来信赞颂并赠白毡两疋以示敬意。由于慧师较执守偏见,未能专心于大乘方等之教,因此奘师在回复慧天论师的信中,殷殷相劝,力促早发大心,庄严正见,勿使临终追悔。奘师并开列渡河时失落的经卷名单,请他设法补足。由此可见师奘对法宝之重视,未尝一刻稍忘也。 【10.4.3学士助译】 显庆元年春正月,皇太子忠就大慈恩寺设斋供养五千僧众,并敕令朝臣前往拈香,时有黄门侍郎薛元超与中书侍郎李义府趁便参谒奘师,寒暄之后,问奘师说:“译经固然是佛门盛事,但不知更有何事可以光扬圣教,古来的翻译仪式又是如何?” 奘师就告诉他们说:“佛法深奥,虽然弘扬与住持的工作必须依靠僧宝,可是外在的护持还是有赖君王支持;因此若无殊胜的因缘,得到君王护持,佛法也无法广益大众。譬如自苻坚、姚兴以来的译经工作,除了僧侣之力外,一直都有君臣全力支持:像苻坚时的昙摩难提译经,有黄门侍郎赵整执笔;姚兴时的鸠摩罗什译经,则有姚王及安城侯姚嵩执笔;后魏菩提留支译经时,也有侍中崔光执笔及制经序,乃至齐、梁、周、隋,皆是如此。 即使贞观初年波颇罗那译经时,尚由左仆射房玄龄等数人监阅,可是现在这些赞助都没有了。还有大慈恩寺是圣上特别为文德圣皇后所建造的,壮丽轮奂,古今无比,照理说应该撰文建碑,传芳后世才对,可是也没有。公等今若能向上建议,必然可以获得皇上允可,那就是美事一件了。” 薛李二公,了解了奘师的心意后,果然于隔天上朝时,向皇上进言,高宗一一应允,马上宣诏指派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等数人前往助译,随时看阅润色。 奘师奉旨得偿宿愿,悲喜交集,隔天特地亲率徒众,至朝堂上表致谢。 【10.4.4萨尼受戒】 二月间,奘师受请为宝乘比丘尼传授大戒,她原是高祖宫中的女官,系出名门,精通文史,才思敏捷,高宗幼年时曾经从其受学,继位后为了报答师恩,特别赐封她为河东郡夫人,备极礼敬尊重。夫人晚年向道心切,志在出家,高宗为了依顺她的志趣,特地为她在宫中建造了一座鹤林寺,并建碑称颂她的懿德。又度侍者数十人,四事供养完全由国库支付,由此可见高宗对她的优厚。 二月十日,高宗下令奘师为阿阇黎,由奘师另选九位大德为尊证,各带一名侍者到鹤林寺为河东郡夫人,宝乘比丘尼授具足戒。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4e3d001000bov.html4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