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玄奘大师

[游记]玄奘大师

2007-07-16    travelrich.com.tw:2480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咸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古都西安的象徵;就像北京的紫禁城一样,没到过大雁塔,就不算到过西安!

大雁塔坐落于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A.D. 648)六月,太子李治(后来的的唐高宗)为了追报亡母长孙皇后的养育之恩,在长安城东南的晋昌坊,名胜曲江池的西北边,隋代“静觉寺”遗址上营建的大型寺院,落成之时建有房舍1897间,可见其规模之宏伟(唐朝的晋昌坊已经在明朝西安城的外面了,唐长安城的规模大约有现在遗留下来的明朝西安城的八倍大)。

当时由印度取经回来的玄奘大师担任大慈恩寺的首任上座住持。唐高宗永徽三年(A.D. 652)三月,玄奘大师为了妥善存放他带回来的梵文佛经原本及佛像,打算修建一座石塔,但是高宗考虑工程浩大恐怕难以速成,命他改为砖塔,于是在玄奘大师亲自设计、主持下,建成砖表土心(外砖内土),高180尺的四面五层佛塔;建塔时,玄奘大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不仅设计、督造,还亲自背砖挑土。最初的大雁塔是西域式的塔,有相轮、露盘,整座塔呈四面三角锥形,有点像埃及金字塔的形状(类似今天北京还能看到的金刚座塔),可惜该塔年久之后逐渐颓毁。

武后长安年间(A.D. 701—704),武则天与王公们布施金钱改建为七层的中国式佛塔;后来又经过玄宗天宝年间(A.D. 742—756)、后唐明宗长兴年间(A.D. 930—933)几次整修,屹立中华大地已经一千三百多年。

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河南偃师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他于唐贞观三年(A.D. 629)自长安西行,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得到戒贤论师的指导,贞观十九年(A.D. 645)回到长安。玄奘大师带回佛经657部,先后在长安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共计1335卷,在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中译经最多,译文最精。

玄奘大师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位传奇人物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赞美他:“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玄奘大师不畏艰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自唐代以来以来广为流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以此为基础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西游记》。

现在所见的大雁塔是典型的楼阁式方形空心砖塔,基座高4公尺,全高63.25公尺。塔身以砖筑成,底层每边25公尺,向上逐级递减(收分);每层四壁中间都开有券拱门,壁面上朴实无华,仅以砖砌成突出的扁柱,有如木造梁柱,将壁面分隔成若干开间,第一、二层为十柱九开间,三、四层八柱七间,五至七层为六柱五间,造型稳重气派,结构坚固,堪称此类型唐塔的代表作。

塔身底层门楣与门框上,都有精美的线刻画,是唐代艺术的精品,尤其是西边门楣上的阿弥陀佛说法图最为精美,据说出自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手笔。

大雁塔西门,阿弥陀佛说法图拓片(局部)

阎立本

唐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亲阎毗、哥哥阎立德都擅长工艺、建筑和绘画,是隋、唐之间著名的艺术世家。

阎立本继承家学,唐显庆年间中任职将作大臣;哥哥阎立德去世后,代理工部尚书;之后任职右丞相,改中书令。精于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取法张僧繇、郑法士,笔力圆劲雄浑;特别精于肖像,善于刻画性格。画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学士》、《淩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等,为当时称誉。存世作品有、《职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

南门两侧龛内有太宗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及高宗《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是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真迹。大雁塔内部中空,有梯道相通,盘旋而上,四周风光尽收眼底,成为文人墨客最喜爱的赋诗之地,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片(局部)

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之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唐人书评》称赞褚遂良的书法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大雁塔为什么叫做大雁塔?大雁塔原名「慈恩寺浮图」或「慈恩寺塔」;大雁塔之称源自于佛教的传说;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卷九,详细记载了这个典故:据说古印度因陀罗势罗诃山的东峰有座寺院,里面的僧人信奉小乘佛教,是允许吃肉的。某一天,有个比丘在散步时,看见群雁飞过,便开玩笑说:「如今肉食不够,菩萨应该知道啊!」话刚说完,一只大雁忽然飞了回来,撞地自杀,似乎是要殉身以献;比丘将此情景告诉同伴,大家感念这是如来命此雁垂诫;于是改奉大乘佛教,并建塔将大雁埋在其下,以彰显如来教化;此后雁塔就成为对佛塔的泛称。慈恩寺塔建成后,一般便俗称它为「雁塔」;后来荐福寺的塔也被称为雁塔,为了区别,才有大小之分。

唐中宗神龙年间(A.D. 705—707)开始,进士科放榜后,同年们先在大慈恩寺附近的曲江举行宴会,称为“曲江宴”;然后新科进士到慈恩寺里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大雁塔的塔砖上,这是文人们最光荣的时刻;当年二十七岁的白居易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可见他们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可惜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大雁塔虽然没有被烧毁,却毁掉了珍贵的题壁诗。

大雁塔的危机

大雁塔屹立已有1380年历史,但是最近却发现大雁塔倾斜了。顶端已经偏离垂直线106.4公分。如果再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很可能崩塌。

西安市的供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地表水只占全市供水量的10%,1970年代以来,随著地下水开采的快速增加,地面沉降严重;大雁塔的倾斜就是因为西北角地面的沉降造成,地面沉降也使大雁塔向西北方向的倾斜程度由1980年代初的3.85公分扩大了将近30倍。

幸而随著保护地下水的措施相继实施,目前西安的地面沉降现象已经逐渐缓解。据专家估计,倾斜的大雁塔也随著地下水位的升高正以每年1公厘的速度扶正,而以现在的速度扶正它,还需要1000多年。

大雁塔和小雁塔是唐长安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的佛塔,但是与所在寺院的性质不同。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是典型的皇家寺院,是为皇室成员祈福而建,建造的费用全部由朝廷支出。大慈恩寺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坊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祖庭。寺院落成时玄奘大师受命为首任上座住持,此后并在此寺翻译佛经十馀年。玄奘大师入寺时,唐太宗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动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刺绣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乘500辆庄宝车。

法相宗

汉传佛教的法相宗是由唐代著名的玄奘大师以及弟子窥基法师(A.D. 632—682)依据印度大乘瑜伽唯识学说所创立。因为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所以称为法相宗;也因为强调“没有心外独立之境”,所以也称为“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大师及弟子窥基法师常住大慈恩寺,所以又称为“慈恩宗”。

法相宗注重对法相(事物现象)的分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识”的呈现,不能离开识而客观存在,“识”也叫“心”,它是意识了解事物的功能,法相宗认为:只是由于识的存在,外境才得以成立,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托于物的假像,只有识是真实的存在。它强调主观存在,认为整个世界是心的产物,称作“万法唯识”。“万法唯识”是法相宗的基本信念

法相宗主要继承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行派的思想。主要经典有“六经十一论”之说。事实上,其中有二经一论没有传入中国,所以只有“四经十论”,重要的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以及《成唯识论》。《成唯识论》不属于十论之中,而是玄奘大师以印度唯识学者护法的观点解释《唯识三十颂》,翻译并辑编十位印度唯识学者的观点而成。窥基法师的《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等也是法相宗的重要著作。

唐 瑜珈师地论 手抄本(卷四十 局部)

大荐福寺则是唐睿宗文明元年(A.D. 684)武则天以睿宗的名义为去世百日的唐高宗所建,最初叫做“大献福寺”;当初建这两座寺的时候都没有修造佛塔。荐福寺也是唐朝著名的四大佛经翻译坊之一,接踵玄奘大师之后的义净大师由印度回到长安之后,就在荐福寺继续主持译经工作。

如同乾陵“无字碑”表现出女皇武则天君临天下的气魄,大雁塔和小雁塔的英姿正代表著玄奘大师与义净大师两位高僧的身影。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正是这两位高僧长期工作的地方。大慈恩寺与大荐福寺名闻遐迩,与这两位高僧有直接的关系。

大雁塔的兴建晚于大慈恩寺十四年。根据《三藏法师传》的记载,当时朝廷的反应是:第一:“宜用砖造”。第二:“不愿(法)师辛苦。今已敕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助(法)师,足得成办。”可见玄奘大师本意自筹经费,而朝廷则以宫廷中亡故宫人的遗物捐赠相助。

荐福寺 小雁塔

小雁塔的修建晚于大荐福寺二年,《长安志》中记载:“景龙中,宫人率钱所立”。(“景龙”是唐中宗年号),从建造这两座塔的经费来源看,大雁塔是亡故宫人的遗物捐献所修,小雁塔则是宫人们集资兴建。足见当时长安佛教兴盛,影响广泛,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有不少虔诚信徒,愿意舍散家财,广种福田。远看这两座塔一大一小,大雁塔雄伟朴实、小雁塔在挺拔中显出几分秀气。

荐福寺本来是唐中宗李显未登基前的旧宅,二次即帝位之后李显命令工部将荐福寺大修了一遍。中宗景龙年间,后宫的宫人们又集资在荐福寺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兴建了荐福寺塔,因为比慈恩寺的大雁塔小,所以称为小雁塔。

荐福寺山门华丽的唐风屋顶(单檐歇山顶)

小雁塔是一座多层中空砖塔,高43.3公尺,层数多达十五层。平面呈正方形,每层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依次收缩,塔形秀丽,别具风格。据说明朝成化二十三年(A.D. 1487)关中地震,塔身中部垂直裂开近40公分宽。但是嘉靖元年(A.D. 1521)又一次地震时,小雁塔的裂缝竟然复合如故。

唐塔

唐塔大部分为楼阁式,可以爬上去,典型的平面都呈方形。大型塔现在还留存有数十座,都是砖塔。唐代沿袭南北朝造大像的风气,密宗传入之后,又多供菩萨大像,所以多层楼阁式中置通贯全楼大像的建筑大为兴盛,间接促使塔向寺外发展。多层塔是在塔的表面上表现出木结构的柱梁斗拱等等;例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的小雁塔、香积寺塔、兴教寺玄奘塔……等等都属于此类。

密檐塔一般不用柱梁斗拱等等装饰,而轮廓线条优美,例如嵩山永泰寺塔和法王寺塔,昆明慧光寺塔和大理崇圣寺塔都是这一类密檐塔。墓塔则以山东长清灵岩寺的惠崇塔为典型。这一类塔一般是两层重檐,顶上有砖或石制的。只有唐代嵩山会善寺的净藏塔例外,它是单层八角形,塔身并用砖砌出柱梁斗拱门窗等等。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录了五十七位画师及其画作,其中有十多位在大慈恩寺、大荐福寺内留有作品,例如吴道子、阎立本、尉迟乙僧、王维、郑虔、毕宏……等等。内容有大铺的“经变”和佛祖、菩萨、神鬼、行僧等,以人物为主。可惜现在都已经荡然无存。

唐无量寿经变(局部)

经变

经变是指将抽象的佛经文字内容绘制成具体的图画,也称为“变相”,绘制经变图的目的是希望透过艺术的形式来宣扬佛教理念,同时也将信众较难理解的教义或翻译文字,转化成容易看懂的图画来呈现。

从隋代开始作为佛经“变相”的经变画内容逐渐丰富,结构也趋向宏伟,到了唐代,衍变为中国式的大型经变画。隋代的经变有《西方净土变》、《弥勒上生经变》、《法华经变》、《维摩经变》《涅磐经变》、《药师经变》等数种。

初唐的经变画,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成熟,形成一部经一壁画的巨型结构,初唐主要经变画有:《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东方药师经变》、《涅磐经变》等等。

由于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长安又是位于丝绸之路起点的国际大都市;因此,长安的佛寺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不仅是宗教场所而已。特别是这些皇家寺院;作为官方寺院,大慈恩寺和大荐福寺要经常“为国祈福”。寺内设有译经院,又具有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外国学问僧来长安,常常住在这些寺院里,这里又成了鸿胪寺(唐朝的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宾客的处所和中外文化直接交流的地方。宗教活动,文化活动,和外事活动,这里兼而有之。

今天的大小雁塔已经是来到西安的游客必游之地,大雁塔周边也已经重新整建,南北各开辟了开阔的广场,并且兴建大批仿古商业建筑,南广场并开辟了水舞喷泉,附近商店林立,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夜里灯光映射之下,更显出大雁塔的古朴庄重之美(参见景点: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北广场夜景

回应 ( 0)│人气 ( 569)│转寄本文( 0)

转自:http://www.travelrich.com.tw:2480/members/compass/article.aspx?Article_ID=4805&CheckID=94d95517-3383-4de9-bb9d-8188a15ff9aa7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