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遗迹大雁塔 2004/07/06陕西西安 词.[如梦令].大雁塔 大唐高僧西行 玄奘磨难徒僧 神卷六百册 千山万水寒风 寒风,寒风 雨餐雪宿兼程 回归宝塔说经 播撒文化西东 著书传四海 一代交流巨星 巨星,巨星 恩泽九州众生 --大雁塔是唐朝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后弘扬佛法的居所。 --大雁塔,多么优美的名字啊。大雁塔在西安城南15公里处,大雁塔是俗称,学名叫大慈恩寺。原以为大雁塔只是一个简单的古塔,没想到大雁塔寺庙群规模很大。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寺院大门上的大字“大慈恩寺”。在寺门前我们找了个小姑娘导游,导游立刻开始工作,介绍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皇后母亲所建,建在隋代无漏寺的遗址上,因寺内建有大雁塔,所以历代称此处为大雁塔。原来的大慈恩寺要比现在的大7倍, 慈恩寺第一任主持即是从印度取经回来的唐玄奘法师,唐玄奘在此翻译经书10余年,对盛唐文化贡献巨大。目前大慈恩寺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唐玄奘法师而扩建。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我们在侧门进入。穿过一个大殿就到了大雁塔的底部,塔前有一拱门,上书“大雁塔”三个字。拱门的迎壁上镶嵌一碑文:“大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6号,1962年12月9日。” --大雁塔虽只有方形7层,但从塔底向上看,很是高大雄伟,因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底部很大,塔底各边很长, 二是层高大,即每层很高,说是7层,实际上比10层的还要高很多(65米高),每层四面都有拱门,游人可以登塔向四方远眺。 --大雁塔是唐玄奘为存放经书所建,为了大雁塔存放经书的使用功能,塔底部的几层很是宽大。现在的大雁塔,内部为唐朝时所建,明朝时因为砖塔数百年的风化,年久失修,在外面又包一层,所以现在的大雁塔是内部为唐朝所建外部为明朝所建,整洁伟岸。 --塔后第一殿。殿内玉石壁画十分精美,色彩和凹凸效果很好,因为是各色玉石组成,全国绝无仅有,其造价也是空前的。内容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及经历。 --塔后第二殿。第二殿是玄奘法师去古印度取经的玉石图画,和第一殿一样,壁画流光溢彩,鲜艳夺目。文字介绍:玄奘法师在艰难困苦中跋涉一年,在公元629年到印度,在印度学习13年后回国,取回的经卷707卷,中途遇险丢失50卷,经卷的丢失成了唐玄藏一生的遗憾。回国后,唐玄藏在慈恩寺用19年的时间译出75部佛经,1300余卷。壁画还描述了唐玄奘出生、取经路上的艰难、当朝皇帝迎接的盛况、在慈恩寺弘扬佛法的日子。唐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把中国的文化传到印度,同时取回印度文化,唐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中外文化交流的伟人,对唐代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唐玄奘死后藏在西安城南,并有寺庙,庙里有“唐三藏塔”。 --主体大殿的周围是大雁塔扩建仿唐建筑群,主要是唐玄奘三藏院,三藏院地宫供奉着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 --在大雁塔寺院的东侧,有一小型塔林,是大雁塔历史上很有功德的几位法师的葬身之处,上面都刻着法师的名字。我们在塔林边小坐,感怀大雁塔的不凡历史。 --走出大雁塔寺院,发现寺院正南100米处立一玄奘法师铜像(来的时候没注意),我们走过去,铜像有3米高,身着袈裟,手持法杖,风尘仆仆,身体前倾,似在赶路。铜像后正是矗立千年的大雁塔,我站在铜像下注视良久。大雁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见证,盛唐时期我国是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不仅是对亚洲国家,包括当时还很落后的西方国家。 我被大雁塔所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