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之行-秦始皇陵 |
[游记]西安之行-秦始皇陵 |
2007-10-13 live.com |
October 08 - 结束骊山之行后,我们随团先后来到了秦陵地宫(人造),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第一个景点简直就是被骗上当。始皇的地宫根据史书记载里面通过汞来营造江河湖海,同时也通过汞来达到仿佛的效果,而经过高科技的勘探也证明始皇陵墓附近的汞含量超出正常很多倍。因此限于科技发展现状只好不开挖始皇陵。而这个秦陵地宫就完全是现代人想象+史书记载+实地勘查的结果。仿造的地宫内,各样东西都非常粗糙,没有任何真实的文物。也没有什么令人惊奇的地方,无非还是我们所知道的用灯光表现的水银江河湖海,周围有各式陪葬。哎,简直就是白花钱,还不如我自己的想象呢。极度的失望带来了当天旅游兴致走向谷底,先前的怀古之情就快烟消云散,到了秦始皇陵就真是跌入谷底了。 短短1.5公里的行程由于堵车走了半个小时还要多,下了车后,导游不由分说地将我们赶入一辆电瓶车中。人之多,三个座位坐了四个人。刚坐定,一个售票员模样的人就走向我们:“来来来,收一下车票钱!!”咦,又多收钱!为什么导游不告诉我们。转念一想,始皇陵多大啊,应该坐车。于是还算爽快地掏了钱。车行300米后就停下了,于是又被人不知就里的赶下车。下车后才知道原来是由景观。好吧,忍了。 跟着所谓的导游来到了“景观”处。导游先带我们到一个宣传板处,指着画面说:“这是秦陵地宫!”又是刚才参观过的地宫赝品照,于是人们嚷嚷:“看过了,看过啦!!!”“那我们看下一处,这是始皇的评价。”连念一遍都不愿意,于是人们又嚷嚷:“你念一遍啊!”于是导游开始念,平淡又毫无表情。这段评价原来是郭沫若写的。展板看毕,带我们来到一个“石榴”面前说,“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小孩子们兴奋的回答“石榴”, “这是政府出资,用石头做的‘石榴’。大家猜秦始皇吃过石榴没有呢?” “没有”,“有”…… “对,秦始皇没有吃过石榴。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正是这样我们才有石榴。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大家摸摸,会带来好福气”。 奇了怪了,秦始皇既然没有吃过,把这个石榴立在始皇陵里有什么意义么?心面说了一句“无聊”。无聊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十米之外,又是一个现代人造的“福”字碑,上面有99种字体的“福”字。导游又让我们摸一摸,然后指着碑下方的布袋包着的签说:“免费抽签,免费抽签!!里面有大师解签!!”于是,我和大家一样都拿了一个布袋,把其中的所谓的“签”或“符”拿了出来,小布袋在专人的监视下留在一个盆里。抽完后,我往导游说的免费解签地,探头看了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几个理着平头,穿者夹克,夹克里面的衬衫打着领带的“大师”正装模作样的为虔诚的人们“解签”,这些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赞同的点点头……还是呜呼,无话可说。也许我没有见过大师,但我敢肯定这些穿者打扮,长着一副小混混模样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大师!于是我愤然离去。正思忖着这两个所谓“景点”的建造意义时,我走到一个等候队伍的尾部。原来这是等候坐电瓶车的人。队伍长至少30米,宽三个人(这是最准确的尺寸了)。天气很热,可我却倒抽一口凉气。不过心想8元的电瓶车票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而且离导游规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所以下定决心要等待。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知道,原来这辆车还会带领我们参观秦陵的其他地面景观。于是心里很期待。烈日炎炎,一小群广东人在耳边大声地用方言像机关枪一样的聊天,真是烦死了。对比周围来看,除了广东人,无论来自哪里的游客要么保持安静,要么小声的聊天。唉,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声啊。半小时过去了,拥挤的人群让本来就不是很有秩序的队伍变得更加散乱,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气势汹汹,每一辆车来都蜂拥而上,像我等柔弱女子铁定上不了车。不过突然间等那群着急忙慌的走后,队伍却突然变得很有秩序起来。当然少不了很多有素质的游客的以身作则和帮忙监督。真是感谢啊!我终于顺利地坐上了电瓶车,心情开始好转。不过令我很奇怪的是,没有电瓶车没有导游,只有一个看起来真的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司机。心又凉了半截。嘟嘟嘟,车开到了一块宣传板的旁边,司机指着宣传板说:“这里就是文武候陶俑出土的地方。喏,就是围墙里面。门锁了,你们看不见!”用一个现代网络词语,倒!嘟嘟嘟,车又开到了一个视野相对比较宽阔的地方,司机又指着一片红树林:“看见红树林没有?那里就是秦始皇妃子们的陪葬地!”那片红树林真叫个远啊,车也开得真叫个快啊,不是我反应快些,估计根本都看不见!车又开到了一个标志性建筑旁边“喏,铜车马出土地!铜车马挖出来后,我们立了一个碑!”又是瞬间即逝,匆匆一瞥!整个电瓶车旅程不超过10分钟,我的秦陵游览又到此结束。心里面那叫一个憋屈和气愤啊!好好的一个景点就参观成这样。他们说的千古一帝,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其实远观秦始皇陵非常壮观,它占地56平方公里(相当于56个北航),隆起的封土据说原来有115米高,随着时间的流逝,2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让这座陵墓只有50米高了。周围绿化也很好。 我想,若能够步行于其中,踏着每一寸陪葬的土地,也许还可以和历史对话,丰富自己的想象,让怀古的心情更加澎湃。遗憾之情溢于言表。怎么着也得留个影吧。 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兵马俑。这是最初驱使我到西安来的原始动力! 又是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我期盼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导游给的时间比较充裕,看来可以好好看一下。先来到了一号坑。刚一进去,便看见了人山人海,不是俑,是真人。我费劲的挤到围栏边上,才一赌兵马俑的风采,太有气魄了!真是气势恢宏啊! 但每一个陶俑都白花花的,实在很难想象当初出土时的彩陶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想可能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比较好,否则太逼真真的会把人吓着呢(呵呵,我知道自己很没有文化)。以前没有仔细看过兵马俑的图片,这次实际参观发现每一个兵马俑隔墙都有棱。人说看文物,三分看,七分听。我们这个旅行团很糟糕,没有讲解。而我又没有经验,否则在进来之初找个导游好了。所以,我不得不在附近随便跟一个讲解团。然后才知道,原来这些隔墙其实是支撑,而每一个阵列的兵马俑都是在一个搭建起来的小房子里,也就是说,那些棱其实是搭房子用的梁压过的痕迹。正是由于兵马俑都在小房子里,而这所谓的房子都是地下的,因此两千年来自然的原因就使得房子倒塌而只是兵马俑出土时都是横七竖八,歪东倒西,甚至破损不堪。而我们看到的都是修复过的兵马俑。 当然破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西楚霸王的焚烧。西楚霸王是不懂政治而又没有文化的莽夫一个。当年,他因为比刘邦晚进了咸阳城,让刘邦获得了歼灭秦王朝的美名,尤其当他又听说刘邦把咸阳城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时,暴跳如雷,于是开始焚烧咸阳城,其中除了著名的阿房宫就是我们可怜的兵马俑了。当时,项羽同志应该是急红了眼睛,一心想从秦始皇的墓里挖宝贝。但是却到处都找不到秦始皇陵,好容易找到了兵马俑,可这里除了一队队的陶俑外,哪里有什么宝贝!于是,一气之下这位同志就将几乎所有陶俑手中的兵器都抢走了!在这里,人是假的,马是假的,可这兵器却真是青铜做的真刀真枪呢!好家伙,这一下项羽就抢到了上万件兵器!唉,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朝代在其更替时,都遭受了所有推翻重来的厄运,无论推翻者的高低贵贱。项羽的这种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注定他一定不是一个例外!所以除了抢走兵马俑的兵器之外,他还将其力所能及的所有陶俑打了个粉身碎骨,然后把当时地面上的建筑,兵马俑的小木房子全都烧得干干净净。这个罪证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项羽的这一发怒举措以及随后打算攻打刘邦的军事计划,吓坏了刘邦,于是他赶紧将抢到的名贵白玉拱手献给了项羽,当然还有王位。因为他们俩在出发前就约定好谁先到咸阳城谁就当秦王的(历史上还有的说法是,这个不是他们的约定,而是当时一个窘迫潦倒又被刘邦发掘的楚王国前国王的孙儿的命令)。于是我们的项羽同志就做了西楚霸王。不过,很可笑的是,这位打仗顶呱呱的军事家,政治头脑却异常简单,还认为自己打了那么多次胜仗就是政治家。于是在任命国家干部的时候,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关系好的哥们以及关系好的谋臣的哥们就任命高官,而像刘邦此等眼中钉人物就发配到边远山区,诸如此类。当然最后,他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还外带加送一个王位。我想,对于小混混刘邦而言,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当大王的野心,只要能够满足平时吃喝玩乐即可。然而被项羽这么一激,加上其流氓痞子本性,才奋起反抗,直到最后推翻短命的西楚王国建立伟大的西汉王朝。 参观完一号坑,我又来到了三号坑。一号是步兵营,所以阵势很大。而三号坑就相对小了一很多,这里主要是战事指挥所在地。这里与一号坑的主要区别在于坑的形状,俑的姿势和站立的方位等等。唉,这个就更不专业了,只能做说明文式的描述。最后到了2号坑。2号坑基本上开挖的部分很少,大多数兵马俑还在小房子里呢。这个坑主要是骑兵团。不过很有趣的是,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了解了兵马俑的坑是怎么挖的,俑是怎么被陪葬的。从兵马俑运进坑的坡道来看,车轮的痕迹清晰可见。可惜光线很暗,不能拍出效果。在2号坑还能看见一个盗洞,现在被一个铁丝网盖住了。在这里盗墓真是得不偿失啊,鲜艳的兵马俑准把人吓个半死,而且还分文没有。 11:00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Comments
|
转自:http://uranuslxy.spaces.live.com/Blog/cns!D4FDC19C7270E4D9!225.entry6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