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游记第十一回:秦始皇陵兵马俑

[游记]西游记第十一回:秦始皇陵兵马俑

2008-05-22    sina.com.cn

大约是下午两点的时候,留恋地看了秦陵几眼后毅然奔赴兵马俑。不多长的时间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秦始皇的全身塑像,车停在了停车场,打听好最后一班回西安的公交的发车时间后,开始寻找“大隐隐于市”的兵马俑。之所以称之“隐于市”,是因为由于一个广场的修建,使得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兵马俑的入口,还是在问了几个人的情况下。而在我游荡在兵马俑广场时,碰到一群商业推广的人,随便填了一个表格,得到了一套兵马俑广场的纪念明信片。

在拐了很多弯后,看到一个修建的很不错的,外貌像是公园的地方,不禁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印象中,像兵马俑这种开发的很早,又有过度开发嫌疑的地方,开发理念一定不会太先进,所以看到眼前这个在薄雾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历史厚重感的地方,颇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过去在心底多少有些不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我甚至很傻地去问了一遍附近的工作人员,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心里顿时对兵马俑有了一些好感。

买完票后进门,看到门口有一排存放东西的柜子,犹豫着我的秦陵石榴要不要放到里面去,但是又害怕后面还有别的门出去,恐放入后徒增麻烦,终于是决定还是扛着包继续前进。但是,事后证明,这个错误的决定,实在是让我此次的乐趣减少了不少。

进门后,似乎是又走了一段路才到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经将近过了4个月,具体的情节似乎也记不太清楚了,忘了是先买票又进去走了一段路,还是先走了一段路又买的门票)。门口立着一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石碑,如同陕西历史博物馆一样。再进门,又见一群灰色的建筑,也是如同陕西历史博物馆一样。一直觉得那种风格的建筑很有历史厚重感,过去看到大英博物馆的图片还感叹了半天,现在终于发现,在外观上,我们是不输于他们的,而内藏则更是如此,何况,大英博物馆的不少东西,本该属于我们。

进门的右边是一号馆,用小篆字体写的“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黑底金字,又显得很有厚度。西安的东西,似乎极容易就在不经意中显示出十三朝古都的与众不同。而这样的气势,却绝难在北京找到,虽然在这两个城市我都没有待太久。当然,也许是因为游北京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去见识,而游西安则更多的是自己徒步去感悟和品味。同样贵为古都,当北京已经由于政治的便利带来一系列经济利益,从而雄心勃勃地试图成为中国的几乎所有项目的中心时(如早已成为的政治中心,以及试图成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西安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偏居“西部”的普通首府,但问题恰恰是从地理角度来看陕西绝不属于“西部”。陕西的“西”,只是经济之“西”,经济之边缘,绝非地理之“西”,地理之边缘,更非文化之“西”,文化之边缘!

突然很奇怪为何我对于陕西,或者准确说对西安有着如此难以言表的感情。鸦片战争轰醒了广州和上海,这两地开始在与洋枪洋炮的斗争和妥协中自卑地发展;改革开放唤醒了深圳,使之从落后渔村一跃成为屈指可数的经济巨人。但是,上述三地,无不或多或少受到外力的作用,或是在外国压榨下畸形发展,或是在本国引导和外商观望中探索前进。不甚厚道的说,都是看着别人脸色行事类型。(也许这样说显得有些偏激,或者说有“歪曲”改革开放的意味,但是,近些年对外资企业的种种优待,实在让人看着心有不甘)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两个朝代—汉朝和唐朝的首都,实在可以称为中国人的自信之源。虽然从经济上说,也许宋朝更为繁荣,但对于历史,窃以为政治的繁荣给后人带来的自豪感会远大于经济的繁荣,经济繁荣是功在当代利在当代,后人很少回想前朝人民的生活水平,却经常会情不自禁回忆当年我们的“万国来朝”,何况,繁荣经济背后的软弱政治更会令人悲哀,因为这只意味着更多的战争赔款。想到在贞观和开元年间中国的统治者高座在大明宫含元殿接受万国使臣朝拜时,广州深圳尚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上海还是一个小渔村,又如何能让我不在随着潮流为追逐利益期冀到广州上海深圳获取更大发展时保留着对西安的特殊感情?

又空发了这么多感慨,突然有些担心,第一次自己的体验之旅就选择了一个有着顶级历史深度的城市,以后再能体验哪里呢?几个古都,北京已经几乎要在飞速的发展中把古都韵味破坏殆尽,同样处于东部沿海的南京估计也差不了多少,而洛阳,开封和郑州,身处于素有“世界级景点乡村级开发”之旅游开发理念的河南,也难保能剩下多少或者能看到多少。

在走入一号馆的途中,不时听到一些导游介绍,了解到一号馆是铜车马的展览馆,二号馆是最大的馆展兵马俑,三号馆比较小,也是展兵马俑。两架铜车马早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过访制品,再加上本来对古代工艺不甚了解,所以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虽然瞪大眼睛妄图将其模样牢牢记住,但终于是外行看热闹,至今早忘了它们究竟神奇在哪里了。出一号馆后,正对着入口的一座同样风格的建筑就是二号馆,二号馆比一号馆大的多,而且中间没有一根柱子,只是光线不是太好,看着总有雾气蒙蒙的感觉,不知是不是要表明历史的深邃。二号馆的靠边走道上陈列着一些出土的其他珍贵文物,如锋利的吹发断发的刀,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兵马俑。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兵马俑博物馆中仅有的跪射俑,也是《中国国家地理》陕西专辑人文部分的封面原形,见之更是亲切。并且据说跪射俑是代表了兵马俑的最高艺术成就,其背后的红色颜料都还能清楚看见。即便是在相机没电的不利条件下,我还是拍了几张全景,并且还请别的游客帮我拍了一张,算是留个纪念。兵马俑博物馆其实也是直接建在陪葬坑之中,与阳陵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阳陵开发理念更为先进,让游客在地下玻璃屋中行走,头顶现代郁郁葱葱的青草,脚踏两千年前埋下的一个帝国的荣耀。不过兵马俑与阳陵彩陶俑毕竟还是有些区别,彩陶俑终究不过是艺术品,而兵马俑更代表着第一批统一中国的将士,踩之有愧。另外,在二号馆的西南角,看到有个陪葬坑中有个呈跳舞状的细腰俑,不知何故,待有机会再问之于人~出二号馆之后,扛着的石榴实在太重,于是拿出在走廊上吃了一个,果真是名不虚传!干旱的陕西,水分似乎全跑到水果里面了。三号馆果然很小,但是既有兵俑又有马俑,而且好像也还有文官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ae9950100072d.html9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