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翠华山游记 |
[游记]翠华山游记 |
2008-03-21 163.com |
翠华山游记 翠华山是终南山中的一处名山,他因有着山崩地质结构,和翠华仙姑的爱情故事而驰名。适逢五一假日天气晴朗,和家人来此游玩。 清晨出发从车窗瞭望远方的终南山在晨曦中笼罩着淡淡的薄雾,像是刚从梦境中醒来。翠绿的外衣使原本雄浑的山脉增加了秀丽。暮春的风使它表现出更多的从容缓和。山上有一条溪流从云中的显出。悠然的向山脚流淌。早至的游客在树影中若隐若现,逆着水流的方向游走着。我想起了这里是道教全真教派的发源地,几百年前在这里生活着的王重阳真人和上万名全真弟子。他们曾经也这样游走在这座山中,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这使我想更早的接近它。 车在山脚下停住,一条通往山门的石头路熙熙攘攘的。游客们行走在叫卖的小贩中间。路边的农家乐门口摆放着地方小吃。主人在招揽着生意,路旁的溪水此刻也哗啦啦的流着。使人想到了司马迁说过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使我觉得这也挺好,大家热热闹闹的朝前走,让人游兴大增。山门很快就到了,传统的大牌楼装饰的悬灯结彩。上写着“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字体苍劲有力。门口还立着一块大方广告牌原本以为是景点的介绍,凑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节假日涨价通知原先票价45元/人涨至70元每人/,什么学生半价,老年证,军官证等特价,与我无关。至于涨价根据什么部委什么法律依据我就更没心看了。因为我觉得自然美景不属于任何部委。也不可能被任何人占有。付高额门票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没必要让这些事影响我的心情。 进了山门我们租了电瓶车走过了一段盘山路来到了这里的主景区,此处的山势与刚才路上的风景完全不同。这里没有了宽阔的山路,蜿蜒曲折的小路从石缝中穿过。石缝是山崩留下的,不知这次山崩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一定有很壮烈的场面。巨大无比的岩石好象被大力的神仙用神斧从中间劈开,几十米的大石头断裂后相互依偎在一起散布整个山峦。崖壁上还有很多当时巨石落下时撞击的痕迹。看着眼前乱石崩云的场面,心里想象着当时山崩地裂的情景。不知是不是当时有没有什么象孙悟空一样的石猴,或其它什么灵异的生命迸发出来,我相信是有的。 沿小路向前走,穿越在大石之间,我庆幸我是个廋人。因为有很多地方太狭窄胖子是很难通过的。只要略有一些转折你就会看不到刚才走过的路。回头看时让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简直就是夹缝中求生存。这时前方两块巨石相依形成了一个石门,有一人宽,需要低头才能经过。风从门中吹出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如果不是有很多游客相随一定会令人却步。这让我想起了圣经中说过的: “当进窄门”。于是在这句伟大教义指引下我走了进去。这里山石环绕相互交连围成了一个井,于是人们给它取名“坐井观天”。其中有一石凳,于是我坐下来喝水休息,向天空望去果然只是一个小圆圈。石崖上长了棵小树,上面落着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我真想对他喊一声天就是井口这么大。过了“坐井观天”走不多远崖壁上的一副对联吸引 了我,“西天途中仍然惦儿女,望乡台上再次看亲人”。这是阴曹地府的对联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有些不理解。山路一转果然两道石崖形成一个关口,崖上高提“鬼门关”三个大字。两崖上一座铁桥居然提名“奈何桥”,这里出现了这样的景观我实在找不到其出处缘由。按照我的印象中国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应该在阴山背后。一切都是传说,管他呢。虽然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但我从来不认同鬼神的存在。于是擦擦汗水,拍了照片继续向前走。五月晴朗的天气让人觉得已经很炎热了。四周穿着汗衫的游客此刻也是气喘吁吁。但奇异的大山忽然给人开了个玩笑,凄厉的冷风从人们沾满汗水的身上划过。耳边呼呼作响。我知道“风洞”和“冰洞”到了。整个山峰中出现一条长长的裂缝式的洞穴,陡峭的山峰挡住了阳光,在山的阴面风击打在岩壁上被阻挡后顺着裂缝灌入,呼啸而过,使得洞口的小草和游人的头发变得散乱。一路上的炎热在此已荡然无存。游客们有的已经从包里拿出备用的外套穿上,我对此没有准备只好穿着汗衫随着人流进入洞穴。人们一个挨一个行进在狭长幽暗中,听着风从身边跑过,脚下的路起起落落,身上感觉越来越冷。这里就应该是“冰洞”了, 果然石头缝里出现了大块的冰。不过在昏暗的灯光下能分辨的出是人工放进去的,这里虽然有结冰的条件,但决不会有这么大的冰块出现。大概是太冷了,行进的人流更加缓慢了。人们呼出的空气凝结成了白烟。带小孩的游客怕孩子感冒催促前面的人快走。我的相机上也出现了水雾。几分钟后前方出现了亮光,出口到了。当我从洞口钻出来,已到了山峰的阳面。炙热的阳光让人觉得晃眼,刚才的寒意不复存在。在其它山中也感受过冷热的巨变,但大多是天气阴晴、或是昼夜引起的。在晴朗的天气下能同时体验寒暑实在令人感觉到神奇。这时我想起了《三十六计》中有一句话“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很看似完全相反的事物都是共存的。生和灭、美好和邪恶、光荣和渺小……。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群之中很多人会感到寂寞。这也许就是佛学中讲的:“诸行无常”,说到无常让我又想起了刚才那个“鬼门关”好像有些明白了,鬼门关不会一定在什么地方。也许他就在我们光天化日下的身旁。需要我们用善良慈悲而点燃的光明和智慧去跨越。 再往前、向上走就是这座山上最著名的景观“天池”经过艰苦的攀登忽然看到山巅之上的一汪碧水,使人心境足以忘我。这时我已想不起分析水为什么会在这么高的地方,也许这就是自然的高水平吧。看着孩子们在水边嬉戏、游船在水上荡漾、玩滑索的人横空飘过、树阴下轻松的游客。还有暮春的风。这一切足以让我相信,我游历的地方就是福地洞天。
|
转自:http://zhangwenchao1974.blog.163.com/blog/static/613664520074127412686/5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