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新加坡海底世界公园。 买了票,在大门入口处,我看到了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几只大乌龟,在清澈的水里,一会儿游到这,一会儿游到那,面对镜头,还伸出头来摆姿势呢,真有趣。 一进大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触摸池,池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这些鱼可供游人触摸。其中有一条很“特别”的鱼,它身穿黄衣,黄衣裳上长满了小刺,可是用手摸起来,一点都不扎手。池边有一个提示牌,提醒人们不要把鱼儿抓离水面。提示牌上画了一幅画:一个游客把一只海星抓在手里,海星噘着嘴,很不高兴。样子真滑稽。不过,我可没有把鱼儿抓离水面,出门要讲文明。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种养在在冰水里的一种“鱼”,叫“冰海天使”。它全身散发着淡淡的蓝光,真美丽。其实它既不是鱼,也不是水母,而是一种生活在冰水里的无壳的海蜗牛。 在海洋公园里最有趣的还是站在输送带上,一边缓缓前行,一边观赏四周、头顶的鱼缸里的鱼儿,感觉自己就像在大海里一样。,一会儿,凶猛的大鲨鱼在眼前晃动,大鲨鱼呲着牙,瞪着眼,样子真凶,但是一些小鱼还能在它身边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奇怪。 多美丽的海洋公园啊!我以后还要来。(师大附小四六班陈静茗) 在新加坡“闹英语笑话” 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美丽的、充满阳光的新加坡,我们没有跟团,全程自助游,走之前全家人一直担心,我们不太灵光的英语可能会惹来麻烦,结果出去后果然闹了笑话。 新加坡被人们成为“狮城”,源于这样一个故事:24世纪,一名苏门答腊王子误把岛上的老虎当成了狮子,把新加坡说成了“新加坡拉”(即狮城),这就是新加坡名字的由来。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它的人口以三大种族为主: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 ,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语为四大官方语言。不过国歌是用马来语唱的。那儿的华人都能讲英语。不过有些人带点地方口音,让我们听起来就更加困难。为此还闹了笑话。 第一天,我们住进酒店,妈妈打电话向前台要一床被子,可是没有告诉人家房间号码,结果第二天被子也没送来,第二天,她吸取教训,一张口就说:“WEN LIVE IN……”结果,10分钟后,问题解决了。 还有一次,我们坐出租车,在印尼的明丹岛上环游。司机叔叔说着印尼口音的英语,舌头直打卷,我妈妈一着急,不停出错。司机问我们爱吃什么时,妈妈说是“KIECUEN”,她把鸡肉说成了厨房,我悄悄问她:“你爱吃“厨房”?我们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买椰子喝,司机却不喝,他向我们解释时,一直在说:“医院“这个词,我们还以为他的孩子病了,他要早点回家呢,就匆匆结束了行程,后来在车上,他一再解释,我们才明白,原来他因为生病,不能喝椰子汁。 经过这次旅行,我知道了不学好英语,不但听不懂别人的意思,还会闹笑话,所以,我一定要学好英语。(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7 次, 发表于 13点48分, 推荐给好友 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