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玉珠峰风雪夜登山游记 |
[游记]玉珠峰风雪夜登山游记 |
2008-07-22 9take.com |
摄 凌晨六点我们两个准时出发,天还没有亮。外面没有月色,我们一高一低地走在河床里,头灯微弱的光在幽静的峡谷里时隐时现。快到5300米处的过渡营地位置时,天刚蒙蒙亮,已经可以看到脚下的路了,太阳开始从另外一侧慢慢升起来,远远的戈壁滩也就开始有了生气。当时似乎能联想到大峡谷组曲里面关于凌晨时分山径上迷雾散去、阳光空气缥缈时的美妙乐曲。不过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心情享受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想尽快到达C1营地,稍事休息后就冲击顶峰。 久 C1营地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我们大约在八点半左右才到达那里。修正、补充营养、更换登山靴以及冰爪后,就已经是九点半了。匆忙地拍了几张那里的照片之后,我们就继续上路了。不久我们就遇到了从5700处下撤回来的浙江大学的山友,说是“脚趾有冻伤的感觉”,就决定下撤了,很替他惋惜。 久 从C1营地到顶峰这段路并不好走,坡度比较大,而且亮冰区比较多。所以青海登山协会的协作人员在这段路上铺设了将近800米左右的路绳!而且全部是静力绳!还是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我们两个很快就到达了5900米左右的碎石坡地带。说是碎石坡,其实就是一点点碎石,但相对于整个山体的洁白和纯净,这里算是个碎石坡了。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从山上下来的两位藏族协作和最后一名登顶队员。当时我曾经询问上面还有多少路要走。他们的回答是要四个小时。我和周教练评估了我们的体力和路线,决定继续攀登。(我深刻记得张为和北大的兄弟们登顶的时刻是1990年8月24日下午6:44分)。尽管当时天空上开始飘来朵朵小棉花状白云,但都是飘过后就是晴天。于是更坚定了我们继续登顶的信念。(后来证明我们的乐观是错误的,那时已经是坏天气的前兆,只是我们无法预测而已) 久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艰苦攀登,或者说是攀爬(因为到了最后我几乎是爬上了最上面的雪檐的),我们两个终于到达了玉珠峰的顶峰。当时风雪已经比较厚重了,我们几乎没有看到那个标志性的铁架子。后来才发现在不远处斜斜地立着,似乎不是很友好的样子。我们两个迅速拍了登顶照片后,就开始下撤。 影 下撤并不是一帆风顺,我的体力几乎耗尽,咧咧切切地跟在小狼后面。好在当时高处的雪比较厚实,可以减缓我无意识倾倒的可能性。透过雪镜,我直直地盯着小狼。在那个时刻,他就是我的导师,我的方向,我的灯塔。我只见一个红色的背影在大约20-30米处晃动,不断向下,为了减少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就继续趔趄着向前追,生怕被拉下,再也看不到他。 久 终于在碎石坡处停了下来,现在还记得小狼很兴奋地跟我说:“我用“之”字型走法,终于找到了路。你在这里等我,我继续寻找下去的路!”。过了一会,他回来了,我跟着他的身影继续下撤。此时风雪已经很大了,我穿上了羽绒服,如狗熊般在他的身后挪动。不久我们又迷路了。小狼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待在这里,不要动,我下去找路。”然后就毅然决然地走向右下方。这是我在山上最后一次见到他的身影。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漫长的等待。等到我的全身都覆盖满了雪,而且风不断地把雪向我的脖子里、衣服里灌。很快我就成了雪人,蹲在陡峭的雪坡上。我左等他不回来,右等他不回来。尝试着在附近寻找小狼留下的痕迹,没有找到。终于,残存的意识告诉我:我应该自己下撤了,否则会有可能被冻死在这里。于是我就尝试慢慢下撤。(后来才知道小狼在离开我不久就滑坠了一次,由于膝盖的旧伤影响所致) 影 下降过程中,我很快发现用脚走下去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风雪比较大,不是很容易站稳。然后我尝试坐在雪坡上向下滑,然后用冰镐的鹤嘴做我下滑的舵。很快我尝到了甜头,似乎很惬意,如同坐儿童公园里的滑梯一般爽快!不过其中还是遇见了几次意外:有两次是下滑速度过快,我就把身体弓起来,把更多的力量压在冰镐尖上制动,果然速度减慢了很多。另外两次是由于冰爪的羁绊,我差点头朝下翻了过去,于是就稍稍把双脚抬高,整个身体就在GORE-TEX®冲锋裤上滑下去。当时很是担心我穿的裤子被磨破,那就很惨,无法挡风遮雨。不过后来发现这裤子质量还真的不错,没有任何磨损的痕迹。比较可怕的有两次是我发现身下一起滑动的雪块开始增多,很担心有小型雪崩的可能性。我就尽可能地离开原来下降的轨道,换个方向继续下滑。 久
|
转自:http://www.9take.com/articles/2007-10-16/9d06bf74fceb4fe7_2.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