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宁之行-塔尔寺-有声有色 |
[游记]西宁之行-塔尔寺-有声有色 |
2007-07-30 topzj.com |
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为"拱本",即十万个佛像的意思。据历史记载,塔尔寺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以后一直是藏族、蒙古族、土族的喇嘛教朝觐的圣地。塔尔寺占地40万平方米,整个寺院依山势起伏,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间塔等大小建筑共有1000多个院落,4500多间殿宇,组成完整的汉藏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在建筑、雕塑、壁画、堆绣和酥油花等方面(后三者被誉为"艺术三绝"),都反映了藏族的独特风格,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 到过塔尔寺有三次了,前两次来塔尔寺时,还没有接触佛教,所以也只是好奇,多数的心情是一种游山玩水的味道。这次来,却与前两次不同,因为学佛的缘故,所以对这座黄教的道场,便更加多了一份恭敬和虔诚。 据说,塔尔寺最早是叫“塔儿寺”,这里面,有一个浓浓的母子亲深的故事。 寺中有个花寺儿的小小的庙,相传,那是宗喀巴大师的母亲背水时,每次都要停靠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休息一会,这块石头,如今也供奉在寺内。花寺儿的得名也很贴切。寺内有许多的菩提树,每年六七月份,菩提树开花,花香袭人,所以又叫花寺儿。 照片上的八座白塔,是塔尔寺一进去就能看到的,意思指我佛释迦牟尼八相成道的故事。白塔的雕塑彬彬如生,很有些藏传佛教的风情。 画面上还能看到一些牦牛及其他一些动物的标本,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动物的标本都是用藏药经过处理作成,保存至今,完好无损。 能够看到很多的藏民在朝拜,有全家一起来的,大人小孩,都是一脸的虔诚。 大金瓦殿的金顶,用去的黄金为360吨,小金瓦殿的金顶也用了36吨的黄金。 那条很普通的小路,通向的是孟嘉活佛的住处。活佛的住处很朴素,刚好我去的那天活佛来接见朝拜的信徒,我也赶上了。当侍者带我去见活佛时,我心里非常紧张,手里捧着白色的哈达,一遍遍请教侍者见活佛的礼仪。小小的室内,活佛和蔼的微笑着,先摩顶,再示意我坐下,然后便开始为我念经念咒,起先我合掌时,心里仍是紧张,后来才想起,侍者说了,活佛念咒时就赶快许愿,很灵的。我镇定了自己,心里念着阿弥陀佛,就许愿:愿活佛护持保佑我们网站上所有的师兄们都能够菩提不提,一生成就,也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脱离苦海,共证菩提,早成佛道。如此想来,心里便澄净下来,活佛富有磁性的念咒声,声声入于心中,心中充满了喜悦。及等到出来,才意识到,竟然给自己倒没有许个什么愿来。 塔尔寺的艺术三绝是“壁画、堆绣、酥油花”。壁画上的色彩非常鲜艳。据说为了不褪色,这些色彩都是用珍珠加蛋青、还有玛瑙翟讳贵的宝石及矿物调和而成的。堆绣是用丝绸作底,剪拼成各种形状,再填充棉麻等物,拼绣而成的各种佛像,每尊佛像的眼睛都嵌的是黑色的珍珠。而酥油花则更是塔尔寺的一绝。用酥油捏成的各种佛教故事人物,姿态万千,宏伟壮观,非常漂亮。据说酥油遇热就会融化,所以要作酥油花,就必须在冷下的气温下去作。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是手工完成的,僧人在作之前,都要将手浸泡在零下的冷水中,直到两手麻木,才能去捏。捏一段时间,手活动后产生热量,又要去浸泡,所以这样反反复复,等一件真正的酥油花作品问世时,僧人的手基本也已经残废了。 塔尔寺很美,只是可惜,处处都有牌子提醒,严禁拍照,所以,只能在没有提示牍的地方拍一些照片回来带给大家,更好的珍品,期待大家前往一观。 |
转自:http://www.css.qq.topzj.com/viewthread.php?tid=2780463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