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上好望角

[游记]登上好望角

2007-07-18    

登 上 好 望 角

耿兴余

车从开普顿维多利亚湾酒店开出,一直向西奔驰到海边,一路上沿着海岸线望去,印度洋和非洲大陆亲吻着。

在荡漾的海潮中,掊勘探湾、保德海湾,是那样开阔、博大,在阳光照耀下,像一个弯弯的大明镜,把天空都照得碧兰透澈。

看罢企鹅岛,在保德海湾一个不大的酒店吃了龙虾后,我们的汽车向山上爬行,这是通向好望角的一条柏油路,路虽不太宽,但很平坦,宽躺的奔驰大骄车,一点也不颠波,路两旁的戈壁,长满了短小的權木,小杜鹃花树扑伏在地面,这虽然象是高原戈壁的景象。其实这里的山,海泼不过数米,但由于印度洋,大西洋海风的侵袭,这里的植物长得短小而坚实。

下午,骄车停在了半山腰,有轨车把我们送上了好望角的山顶。这些1666年与1679年之间建筑的城堡,是非洲南端最古老的建筑。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点处,一个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山头上,人工修筑了小城堡,这就是好望角,一个盼望已久的圣地。

到了!我们终于到了!在中学的地理课里,好望角是一个神秘莫侧的地方,是一个可想而不可即的地方。然而五十年后,我们飞越一万多公里,跨越了印度洋,来到了非洲的最南端,来到了两洋的汇合处,登上了好望角的山头。

我的照相机的咔嚓响声,伴随着我们激动而紧张的心跳,取景框里,我用镜头裁切着一块块画面……

向西看,堵俏的山崖,巨大的岩石,使这里显得刚毅、坚强。向东看,大西洋造化的海湾,潮水轻轻扶模着礁石,象母亲抚摸着孩子的脸。

好望角,夕阳西下的天空,云霞装点着,撒下道道金光。

这习习的风,这蔚蓝的天,这轻轻的涛声,好像在和我们讲述着过去的事情:

好望角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陆地标志。

1487年7月,32岁的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当船队到了南纬33度的地方时,突然遇上了风暴,在海上漂泊了13个昼夜。船队已在风暴中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于是船队又朝正北航行,几天之后看见了海岸线和一个海湾(即今南非的莫塞尔湾。)

船队返航途中风暴再起,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迪亚士将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迪亚士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

此后,好望角就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遇难海船难以计数, 1500年,"好望角之父"迪亚士在此走完了他人生旅程,好望角成了他的绝望之角,葬身之所。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以来,这里就以特有的巨浪闻名于世。

在南非,听当地人说,郑和就曾经到过好望角,据考证郑和航程抵达终点是非洲肯尼亚蒙巴萨。

中国明代的大航海家郑和曾率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说当年郑和船队曾于1415年和1417年抵达肯尼亚蒙巴萨,

在肯尼亚拉穆(LAMU)群岛中的帕泰(PATE)小岛上,有些法茂族居民自称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这与郑和下西洋留下水手,和以后中国人到非洲及南非当劳工挖金矿都是有关系的。

郑和抵达非洲比葡萄牙迪亚士早85多年。后来南非开普顿及好望角都成了葡萄牙、荷兰人的殖民地,而中国郑和率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我们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站在好望角,东看印度洋,西看大西洋,啊!如果人的胸怀象海洋一样宽扩,那麽他将装下五洲四海!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gengxingyu1.bokee.com/tb.b?diaryId=12607060

2006.8.2503:05作者:丛林

原始链接:http://gengxingyu1.bokee.com/viewdiary.12607060.html
转自:2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