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奈半岛战场上的以军指挥所埃及游记埃及攻略

[游记]西奈半岛战场上的以军指挥所埃及游记埃及攻略

2008-07-22    walkr.cn

2008-06-27 0:05 来自: 夏天雷霆

到今天就连着三天发有关战争内容的图片了。在埃及期间,也去参观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战场西奈半岛的以军军事要塞。带我们参观的埃及青年骄傲的向我们介绍保存完好的以色列军队留下的武器和指挥部里的设施。西奈半岛呈三角形,东面是以色列的国土,向西联结苏伊士运河,原属埃及领土。西奈半岛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对埃及而言,它不仅是防御以色列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埃及主动进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

以色列经过第1、2、3次中东战争均获胜,使其自恃无敌思想益发滋长,迷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寄希望于“巴列夫防线”的“钢墙铁壁”,认为埃军无空中优势,渡河作战“等于是自杀”,甚至认为埃及没有收复失地的能力,其力量是不堪一击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军骄狂、轻敌、麻痹,因此,在战前以军也获悉过埃、叙军可能发动进攻的一些有价值的情报,但都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十月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战争爆发日,以军前沿部队的官兵,还在晾晒衣服、踢足球或睡午觉;有的哨所听到对岸坦克的轰鸣声上报上级,被斥之为大惊小怪;当大量炮弹落在阵地上,仍认为是一次“局部炮击事件”。

此次战争,埃、叙经周密准备对以实施战略突袭,通过两线夹击首战告捷,振奋了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士气;埃军强渡运河成功,显示出陆海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虽然埃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但停战时终于在运河东岸占据两段狭长的滩头阵地,达到了为尔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同年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就地停火”的第338号决议,埃、以双方表示接受,战争宣告结束。停战后,埃及先后与以色列签署有关协议,收复了西奈失地3000平方公里。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所有军队和殖民者,以交换与埃及的正常关系与长久的和平。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战争后,每年的10月6日被定为埃及的国定假日,称为军队节(Armed Forces Day)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埃及的许多地方被重新命名,被称为10月6日或是斋月10日

进入以军残留的军事基地参观,必须先进入这个大门,门卫看到我们是中国人,就大声地索要清凉油。虽然埃及本国也生产清凉油,但他们认为中国的是最好的,跟我们有些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类似。

里面停放着以军撤退后来不及开走的装甲车,车身上面那代表胜利的“V”极具讽刺意味。

这是军事要塞的外墙,它建在沙漠上,房顶用石块高高的磊起,跟金字塔的垫放方式相似,可以抵御炮弹轰击。

入口用英文和埃及文字标明。

里面有以军的医疗抢救室,人物模型是埃及人塑造的,看上去很恐怖,我理解,对敌人的形象美化是不可能的,要我来制作可能造出更丑的。

转自:http://www.walkr.cn/article/439.ht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