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的清真寺(上图)填海建成,耗资约8亿美金 电影:《卡萨布兰卡》剧照一组(下四图) 对于欧美国家的游客来说,摩洛哥之行一般都是从卡萨布兰卡开始,也在这里结束的。卡萨布兰卡:西班牙语的意思:白色的房子。 与几十年前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情形相比,卡萨布兰卡已今非昔比。它远不不是那座海滨小城了,它拥有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的现代化人工港口,又是位居于开罗之后的非洲第二大城市,摩洛哥最发达的国际商贸中心。 填海建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二大清真寺,据说耗资达8亿多美元。 在这个繁华的都会里,海军、警察、赶码头的、各国游客、商人,都开着各式汽车忙活着。我们顺着海边道路盲目地转,在一个码头门口路边,找警察问路。 这个国家到处都是警察、军人,可是他们大部分都不懂英语,纷纷用法语和阿拉伯语来回答我们的问题。费了很多口舌,半个小时问不明白一件小事情。 不过运气还不错,当我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又饿又累地徘徊在卡萨布兰卡最繁华的哈桑二世大街时,突然间,我看见一个中国人刚好走到我们前面的人行道上。在大街上找中国人,是我们此次环球采访时和华人最简便的联络方式。 就如同久违的好朋友,突然相遇,我一下就叫住了他: “喂,你好!” 这位被我叫住的中国人,姓蒋,40来岁,来自江苏徐州,已出来好几年了,在这里的一家餐厅作厨师。他刚买了回国的机票,才走过大街。 “斋月,餐馆没有多少生意。”他说。能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街上见到一个中国人,非常不容易。 据他说,卡萨布兰卡全城600万人口中,总共还不到10个中国人。要找一个四川人,那就如同大海里捞针! 但巧得很,我们要找的四川人,他就认识。我们跟在他的后面,走到了一条小街一个上海人住的楼房里。我们和唐斌见了面。 唐斌,199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语专业,分配到单位后,没有仅仅做一个翻译。这是他与别人不同之处。后来,因为四川亿人公司外派,来到了摩洛哥做贸易,则是他人生经历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位很年轻而精干的老乡,留着小平头,开一辆绿色的标致汽车。 唐斌带我们走进了卡萨布兰卡的许多家轮船公司。他的法语非常流利,也熟悉运输业务。 我开玩笑地对他说:“唐斌,你简直就像是早就准备好埋伏在这里的一样!” 唐斌淳朴地笑笑。 中午时分,唐斌陪我们上了一座次房子的六楼,和一家欧洲船运公司商谈。因为是斋月期间,当地人的上班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中午不休息。一个金黄色头发的经理接待了我们,说到空运或海运,这位法国人马上就打电话到巴黎,效率很高,虽然他说话已经有点有气无力了。 唐斌和庞雁小俩口,住在五楼,共有三间卧房、两个卫生间、一个大客厅,以及那条精力无穷好的牧羊犬“丁丁”,让我们感到了非常温馨的气氛。和我们在巴黎、马赛、巴塞罗那以及马德里、拉巴特住的情况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