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哈尔滨市内 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圣索非亚大教堂,天气晴好 哈尔滨,以前出差曾经来过一次,但因为是出差,所以好像除了工作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模模糊糊记得在中央大街吃了有名的东方饺子王。 上午在酒店好好的休整了一番,快中午了才出门,等13路公交车时,发现旁边是一家颇有历史的牙科诊所,门口有介绍19世纪从事西医口腔科学重要的代表人物徐善亭医生的说明牌,还有惟妙惟肖铜像,旁边是一座天主堂,不但有传教,从浓浓的消毒水味道猜测应该也从事一些扶伤的善吧。 中央大街,从欧式的铁艺大门开始,光滑的花岗岩方石路面记录了它从1900开始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虽然头顶着大太阳,但还是坚持走在路中间以便更好的欣赏两旁的漂亮的欧式建筑,这时候真的很遗憾自己不是学建筑的,只能观赏它的外表,却不能读出更多的东西。华梅西餐厅的雪糕很是好吃,一元一根。也跟着当地人排了半天长队买了华梅的“沙一克”面包,排队时后面大爷告诉我的最对路子的吃法就是“沙一克加哈尔滨红肠”的搭配,这个组合成为第二天去漠河火车上的主要饮食。 防洪纪念塔附近在修路,绕道走到江边,江边休闲、休息的人还挺多的,没什么特别要说的。路上某小广场马天宇的签售会好像马上要开始,fans们穿着统一的T恤,拿着照片牌翘首以盼的等待着,我们相视互问“谁是马天宇?” 哈哈,可能有网友要拍砖了,不要阿,原谅我们不是新新人类哈。 圣索非亚大教堂,我觉得还是不错的,15元的门票挺值。外表独特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独特,有异域情调,小广场上不怕人的鸽子,是不是受到了福音的召唤呢?教堂内部有保持原貌的壁画,高高穹隆,还有辉煌的大吊灯。展出的哈尔滨城市发展的相关图片还是不错的,让我们对这个从小渔村到国际城市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是二十年代的哈尔滨的文体生活就已经那么的繁荣了,电影、芭蕾舞、交际舞、 拳击、竟然还有选美。还有兼具时髦和创意的泳装滑冰比赛!本来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了雪地内衣展示会觉得还蛮有创意的,原来近一个世纪前哈尔滨就已经流行过了阿:)而兵兵感兴趣的是1910年哈尔滨的公共汽车和马拉出租车,公共汽车上还有广告牌哦,还有1900哈啤的前身建厂,1910哈尔滨的第一家浴池……经济是一个城市永恒的主题阿 晚饭是在哈工大旁边的巴伐利亚吃的自助烤肉,各式各样的烤肉品种很丰富,还有俄罗斯歌舞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