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冰雪理想

[游记]我的冰雪理想

2007-07-16    doyouhike.net

想去看雪,起源一个简单的想法。其实,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对雪还依稀有印象的,只是多年的南方生活,已经把我打造的对雪没了想法。2004年冬天,我有了圣诞节的18天假期,突然之间,想看雪,还想 把脚印踩到祖国的最北端,于是,在网上找人,整理行囊,又出发了。14天,去了哈尔滨,牡丹江,雪乡和漠河县城和北极村。旅途劳顿,回来生病。
没有办法,毛毛的游记写的还是又臭又长。考虑到春节快到了,肯定磨房上不少的朋友像我一样想念大雪,于是, 先把实用部分放在游记的前面,没工夫看完的朋友就可以抓住重点拉。但愿我的信息对大家有用。

哈尔滨功略:对于久住南方的人来说,去哈是要勇气的,特别是对于怕冷的女孩子。解决温暖是个问题。其实因为室内很暖,所以尽量带可以脱的衣服,不要把自己捂出汗来。按照我的经验,其实带上羽绒服或冲锋衣,厚抓绒衣或厚些的毛衣。下身尽量暖些,我是穿了棉毛裤,羽绒裤和冲锋裤。鞋子完全可以等到了哈,在火车站门口的地下商城买,只要三○大元。鞋子底很厚,而且有抓勾防滑。南方的鞋子冷啊。如果穿登山鞋也可以,但一定要备上超级厚的袜子,迪卡侬有卖此种袜子。当然也有强人,我同去的伙伴就穿了条棉毛裤和外裤。但如果去莫河北极村,羽绒裤还是需要的。尽量减少露在外面的部分,帽子手套和围脖一定要,特别是围脖,等到寒风吹痛你的脸就体会到了。也可以买个只露出眼睛和鼻子的帽子,哈的中央大街上有售。还有就是墨镜,普通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要雪镜。
北方冬天很干,没有习惯擦脸油的朋友一定要带,要买那种油些的,还有润唇膏。
室内外温差有50度,所以很容易感冒,带点泡腾片啊,板兰根啊,还有感冒药品。
关于吃,这里介绍几家:在中央大街上的东方饺子王不错,建议要吃他们的招牌饺子。还有是在火车站广场附近,一曼街的大丰收东北菜(哈三中对面)。高峰时间要订位子。菜量大,人多才爽。可以吃东北菜还可以一睹东北人喝酒的爽气,反正我是目瞪口呆。
另外,冰糖葫芦特别好吃,特别是香蕉的,我的最爱。在漠河县城,品种很多,推荐葡萄的。还有冰棍,伊力和蒙牛的很多品种在南方是没有的,好吃的很啊。那里卖冰棍都放在外面卖,根本不怕化了。
关于玩,哈的雪雕和冰灯最有名,没有看过到是值得一看,就是门票太贵了,雪雕要60,冰灯不一定要去太阳岛看,市内的兆麟公园也有,规模也不小,门票也要40。另外,漠河县城的广场有免费的,也很漂亮,哈城市里也到处是小冰雕。
如果喜欢拍照,哈的文庙的雪景不错,红红白白,加上金色的阳光,很是漂亮。
可以去大学里去滑冰刀,有些社区里也有,很便宜。滑雪也不妨避开亚布力,黑龙江雪场很多,雪乡的比较合算。

雪乡交通功略:按照常理,从哈去雪乡,要经过如下地方转车,哈-牡丹江-海林-长汀-双峰林场。按我原来找的功略,应该在海林下车,但实际上有海林站的火车是半夜四点多哈发车,而且估计停靠的小站不少,完全可以做到牡丹江的火车。我们坐的是为了亚布力加开的班车,早上七点十三分。另有一班八点左右的空调车,中间不停靠,直接到牡丹江。从牡丹江火车站就有发往长汀的班车,历时三个多小时。长汀也有发往双峰林场的班车,历时也要三个多小时。而且,班次都不少。从雪乡返回,也完全可以按照此路线,早上雪乡五点半就有班车了,下午两点四十八分有从牡丹江到哈尔滨的火车。

漠河与北极村功略:
行-从哈尔滨到莫河已经开了直达的火车,要一天一夜,空调车。时间虽长,但一路上要沿着大兴安岭行进,视野开阔,风景不错。而且要夸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地界。 从莫河县城到北极村一天只有一班车,下午一点二十分,坐火车是肯定坐不上了,从经济角度考虑不妨打车,小长安,报价150,包来回,但可以砍价。从北极村到莫河一天也只有一班车,早上7点。到莫河县城八点多,回哈的车要晚上六点,这个时间不妨到莫河县城逛逛,看看87年大兴安岭火灾纪念馆。但依事后我的感觉,还不如包车回漠河县城,因为班车早上8点多一点就到了,而回哈的火车只有一班晚上六点多,漠河实在是太冷了,我就是在漠河被冻成了冰棍,在后来的火车上就开始发烧了。另外,漠河县城是87年后重建的,城市规划的很好,也很干净,但却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去,火灾纪念馆一个小时不到就可以看完了。如果夏天到是还行,逛逛看看,但冬天就是受罪啊,虽然我得到的乐趣无穷。
至于在北极村内,完全可以两条腿解决,虽然北极之家,哨所都有些远,但一路走来,风景无限,完全没有必要包车。
住-北极村有很多家庭旅馆,有一些可以洗澡,大概是20元一天,条件都不错。也可以住在村里的农家。东北人很热情,只要有空房都愿意接待。最北之家是比较有特色的,但离村里有2公里多,而且无法解决吃饭问题,赶车也很不方便,室外厕所冬天很冻啊。但在中国最北住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建议可以在最北住一晚,然后移到村里。最北之家要30一晚,人多可以还到20。
村里有浴室,一问居民都知道,热情还会领你去,五元一次。
吃-北极村有很多饭店,但在冬天淡季很多都不营业。这里介绍路口的百丽华大酒店,菜味道不错,不像很多东北菜那么咸,而且老板娘人超好,人热情又不计较。反正我在北极村的几顿都是在那里解决的。
玩-最北之家有卡拉OK设备,这在四点就天黑透的地方实在是项人性化的设计。村里的小学有滑冰场,孩子都很热情,邀请我们去滑,而且不收钱。至于鞋子问题,我没问清楚,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没去成。
北极村可看的地方有:最北之家,神州北极广场,哨所和黑龙江面。个中滋味,慢慢体会吧。

12月20日
今天是出发前的一天,心情莫明奇妙的坏。居然对着等待收拾的一堆东西发了火,想来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了。是为什么呢?是对行程的的没有安排,还是疲劳不想出发?而后来的行程的不顺利和生病也似乎证明了自己预感的正确。
12月21日
早上匆匆登车,交通出奇的坏,还好及时改变注意坐了出租车,在车上听了交通报告,才发现,今天交通这么拥堵的原因是因为冬至,出行扫墓的人突增。冬至夜出发,想想也觉得挺有趣的。按照惯例,这天应该是待在家里的,但自从大学以来,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在家里过这种日子,这次索性更痛快,出外旅游了,呵呵。
MARS迟到了一会,在火车出发前的二十分钟,他出现在候车室,不用说,也是拜冬至夜所赐。
在车上和相临铺位的两个人一同打牌,时间过得不算太慢。
火车过了徐州以后,开始下雪了,车窗外也开始是白白的一片,间或还是能看见土地的颜色,想来明天早上醒来该是白茫茫一大片了。
意外的自火车上找到了电源,记录下今天简单的一切。心情愉快。
12月22日
昨夜谁的好热,捂在睡袋里的我都出汗了,于是开脱,终于舒服了,一觉睡到天亮。
早上睁开双眼就急不可耐的往窗外看去,白茫茫的一片,但雪积的还不算深,对于我这个多年没有看见雪的人来说真是已经足够的安慰了。
阳光普照,雪地变的金灿灿的,车窗上的冰花融了,留下道道的水痕,使外面的世界变的更加不可触摸,我开始急切的盼望雪乡之行-因为我知道,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里是无法了我对雪的期盼的了。
在晚点十多分钟之后,火车终于如约停靠在了哈尔滨站台。我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的,期待和寒冷有个热烈的拥抱。出站口时,火星大喊一声:哈尔滨,我们来拉,我微笑,表示严重同意。
哈尔滨的整个地面都是薄薄的一层冰,行走困难。整个城市的空气都有一种烧煤以后的废气味道,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些呛,连呼吸也觉得不那么顺畅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给我的感觉都是灰灰的,也许是因为晚上的缘故吧,这个城市晚上没有太多的灯,而灯光也是昏黄的,这到是我没有想到的-毕竟是省会城市。
事先预定的住处有个很不错的名字-中大大酒店,但英文头从沉耸率礕UEST HOUSE,是一在俄式的建筑,我很喜欢。条件不是太好:房间很小,热水要放十五分钟,供暖有时间(感觉有待验证),但地段不错,交通方便,价钱适中(一二○小标房)。(事后验证,不错不错,有更核算的房间-经济房,就是没有窗户,但条件和标房无二。在中央大街上住的感觉不错,也很方便。)
住进宾馆以后,我和MARS一起上了中央大街,也就是哈市的南京路,短短的不到一里地,冻得我们进店三次,暖和暖和。也领教了什么是零下二八度。
晚饭吃的是东方饺子王,和大娘水饺味儿差不多。
12月24日
昨天头好疼,不知道是在太阳岛上冻的还是一冷一热不适应的,于是大量的吃药,昨夜出了好多的汗,今天才好了许多。
23日早上,走到了索菲亚大教堂,在周围现代建筑林立的夹击下,她显得那么卓越不群,按火星的话来说,拍照有很难度,背景实在太杂。索菲亚大教堂四周有个小小的广场,由于圣诞节的关系,教堂门口有个大大的气充圣诞老人,简单一个字:丑。教堂屋顶上落了积雪,红红白白,在阳光下,很漂亮。但教堂里面的“建筑展览”实在是不值得一看。
从索菲亚教堂可以直接再沿着中央大街走到松花江边,江面都已经结冰,在江面上行走,想来是寒风刺骨的一件事情,但真的走了也还可以,感觉到是很棒,特别是看见白茫茫的江面上为数不多的人。
从松花江可以直接走到太阳岛,这里比市区要冷,道路很空旷,有一片俄罗斯小镇样的建筑,风格各异,在白雪的衬映下,颇有异国风貌。太阳岛的雪雕还没有完全完成,到是要收60大元,实在不合理,但是雪雕规模毕竟大。
这一路走的我好冷,本来热的手脚通通冷冰冰了,而且是越走越冷,对于这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直觉得衣服开始渐渐冰硬了。
回到市区,吃了饭,头开始疼了,好疼。火星兴致勃勃的要去索菲亚拍夜景,我告饶休息在宾馆,连饭都没有吃,这一点,事后被他屡屡嘲笑“居然三点半就回宾馆睡觉了”。
二十四日是腐败的一天,早上我们就吃了西式的早餐,以此来庆贺圣诞节的到来。早上去了黑龙江博物馆,验证了一句话“这地方真是没有历史”,馆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展品。中午吃了肯德基,为了是继续西化的一天。下午看了刚上映的功夫,真是合算,还有学生票,只要一五元,也让我借的学生证派了用处。看完电影后,火星提议要去文庙,我也随便,于是和他上车,又是一顿好找,到那已经四点多了,已经关门,在我们的央告下,看门的放我们进去看看,进去后,真后悔没有早点来,文庙挺大的,里面雪很厚,映的红色中国古典建筑,越发好看。在看门人的催促下,我们没有敢多走进去,只在第一个门廊处,我照了两照“到此一游”照。
赶回中央大街,晚上六点半,我们去了订好的香榭里舍吃法式西餐,因为明天火车是一早的,即便是圣诞夜也没有HAPPY,在八点就回到了宾馆。

12月25日
今天该不该算是几天来最舒服的一天?现在的我坐在热炕上,插上电源,喝着水,写日记,现在的我,在雪乡。
今天该算是长途跋涉的一天,从早上五点半起床,一路奔波,在下午五点才到达目的地。
今天该算是顺利的一天吧。早上出门时,开始有些后悔买了那双厚厚的鞋,鞋子质量不佳,有些渗水,不透气,还害得我要背上那双重重的登山鞋。火星虽然说帮我背鞋,却要求我把鞋子包扎好,不要弄脏他的包,一听就不诚心,也不要他帮忙了。
出门坐车时,急着上车,一不留神,摔了一大跤,也算开了我到哈市以来的记录。尽管事后我强调路滑天黑看不见急着上车等等一系列理由,火星还是嘲笑我,我也只好期待他创记录的一跤快点出现。
火车是到牡丹江的,呼啦拉的坐满了人,大部分是到亚布力(滑雪场)的,我开始庆幸没有把亚布力作为行程中的一站。我和火星开始赌对面的三个上海人是到亚布力还是到牡丹江转车去雪乡,看着他们的行李,我坚信他们是去亚布力的,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亚布力,他们和人流一起下了车。
车厢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火车也渐渐进了山,车窗外的景色也渐渐变的更加契合此行的目的。蓝天,白雪,火车顺着铁轨在山坡上蜿蜒,顺着车行的方向还能够看见远处铁轨,车窗外的世界银妆素裹,阳光下有点点金光泛滥;有几次,大片的雪衬映阳光刺痛我的眼睛,但又实在无法舍弃这精彩的世界,于是贪婪地看,原谅我吧,我有二十年没有看见雪了,上海的雪何曾有这样的气势呢?-整个世界都是银妆素裹的,白雪覆盖了山,衬映着天,连山和天的分界线都模糊了。经过扳道岗时,看间铁路工人孤独的站在那里,衣着灰暗,痛红的双颊也证实了车窗外的寒冷,车身从他们身边驶过时,我看见,白雪阳光下的他们拥有温暖的笑容,让我开始怀疑起窗外的温度。
渐渐的,远远的的先是看见从房子烟囱里冒出的白烟,那是供暖的废气,有多少房子,就有多少烟囱,也就会产生多少白烟,白烟汇成一片,在城市上空徘徊。这就是城市。

到了牡丹江,在火车站,有辆出租正缺两个人去海林,于是,我们就凑了个数,一人十块的到了海林。在海林坐一点半的班车到长汀,在长汀并没有碰到同去雪乡的,于是,我们包了辆车到雪乡。
从长汀到双峰,路况不太好,积雪被车都压成了冰,路面都反光,人走的滑,开车的司机真是英雄,一路狂飙,殿得我找不到北,比起西藏的路来,有得一拼。
司机凭着多快好省努力工作的目标,一到雪乡先没有帮我们找住处,而是开始打电话四处联系下山的游客,也省得空跑回去。
12月26日
早上七点火星给我发了个短消息,问我是否出去转,挣扎了一会,还是起来了,因为并没有下雪,坐在火炕上看窗外看鹅毛大雪的愿望破灭了,我还是出去吧。
虽然说雪乡的雪并没有想像中大,但对于我这个在南方长大的人来说,已经是够开眼界的了。我们去的地方叫羊草山,据说是因为山上长满了羊吃的草而命名的。进山的路开始很平坦,时不时有马拉的爬犁经过,那画面真的和我的“东北自助游”的封面一样:白雪,树林,马和戴着军绿色老棉帽的人。路上不时碰到抗着三角架,被冻的留鼻涕但却开怀把相机放在衣服里面取暖的“色”友。
再走一段,路变得陡峭起来,路上也没有了爬犁的足迹,人迹少了,景色也好了许多:路变窄了,雪变厚了,树也多了。不过没有的路的地方是不敢去的,我尝试了下,发现雪厚的很,没有几步就深到膝盖了,而且雪一下子就灌进了鞋子-尽管我穿了冲锋裤和防水的鞋子,先是凉凉的,一下子就冷得有些刺骨,赶紧脱鞋倒雪。
再走了一段,路越发难走了,陡得很,雪更加厚,路上的车辙已经浅了许多,脚印也被雪盖的浅了,走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过了一个坡又是一个坡,高坡上很空旷,只见远处都是草-羊草,也明白了此山的得名。
一阵风吹过,吹的松树上的雪纷纷落下,厚厚重重的落下;一阵风吹过,吹的雪地里刮起一片雪雾;一阵风吹过,风夹着雪迎面扑来,扫在脸上凉凉的;一阵风吹过,引得我理解了一个词“西门吹雪”;一阵风吹过,,,
下山的路风景更好,雪径在脚下延伸着,听着山风,伴和着脚下嗝知嗝知,一路下山,,,
眼睫毛上都结了冰,视线都变得透明了,帽子和围脖结了厚厚的霜,只有露出的眼睛感受了冰冷,也记录了一路的风景。
下午去了解放军的八一滑雪场,这是八一队的国家训练基地。但是不巧,走了近三刻钟的路只看见了雪道,训练的人毛都没有看见,原来,星期日下午休息,在我们回来后,房东小姑娘才告诉我们,真是严重滞后。
今天的饭也吃了许多,想来是因为爬山走路的缘故。
12月27日
今天早上睡:了一个大大的懒觉,八点半才起床,起来时听见火星回来的声音,原来他是一大早就出去拍照片了,想想我带的傻瓜机,我是一点都不后悔没有和他一起去。就这样,他还直说起晚了眼看着太阳升起,而自己离取景点还有一段距离,赶不急,只好在随便拍了几张,而高点上拍日出的人已经占满了好位子。由此可见,来雪乡拍照片的人是有多少。
昨晚睡得好热,简直就像是烤烧饼,我一直不停的翻面翻面,还出了一身的汗。
吃了饭,我们绕到后山看看,阳光好强,雪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我们商量,去林场的雪场看看。林场的滑雪场就在山上,旁边都是树,中间有雪道,只有两个坡:上面一个基本就是直的,往下的一个大概有三○°的坡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真是够呛。雪道边有索道,但坐上索道对我来说就是够有难度的,在雪场上连滚带爬啊,一顿好摔,雪杖飞得老远,我只好央求人家会滑的帮我捡回来,人家问我:在哪里呢?足见我飞得有多远。
手套破了一个洞,雪场的风吹的雪乱飞,连呼吸都有困难,不带围脖不会脸就吹的生疼,带了围脖,不会儿眼睛上就结霜,什么都看不见了。大概只有半个多小时,我败下阵来,灰溜溜的回到室内。后来发现,露在外面的那个手指头被冻伤了:半天没有直觉,然后就是疼,红肿,手热的时候胀疼胀疼,,,
下午,我老老实实的待在房间里,养养自己,晚上的时候发现,腿肚子又些酸疼,想想这两天真也走了不少的路。
冯大姐的旅社里,沈阳的来了又走了,牡丹江的来了又走了,哈尔滨的来了又走了,想想,我们也该走了。
关于滑雪:双峰有两个地方可以滑雪八一雪场和林场的雪场。八一雪场是国家队的训练基地,每年都有对外开放的时间,但雪道比较专业,估计初学者比较困难。如果不滑雪,冯大姐的老公在八一雪场工作,如果住在他的旅社里,他到是可以想办法让你进去看看。另外,八一的收费比较贵,我们去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开放,所以具体价钱不是很清楚,估计在两小时120左右。 林场的雪场收费比较便宜,两个小时七○,但配套设施不好,他会鼓励你请教练,初此外,完全没有安全保障人员,雪场的两边就是树,安全隐患比较大。滑雪建议早上去,人很少,但要记住要求他开放初学者雪道的索道,要不然你就得上陡学坡的索道然后半中间跳下来,很容易就一路滚下来了。另外,林场有时候会停电,停电就没有索道,没有办法滑了,如果滑到办中间停电了,你可以要求他给你单子,再来,把时间补上。
12月29日
28日又是劳顿的一天,而且根本没有住到房子里。
运气还算好,27日下午火星再去雪场拍照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上海的旅游团,同是乡音格外亲啊,攀谈之下,发现他们下山的日期和时间和我们是一样的,于是,火星斗胆要求搭车,小伙子人爽气,一口答应了下来,而且不收我们的任何费用。事后,火星查了半天农历,发现自己在那天有贵人运,我也跟着沾了光。
从雪乡一路到了牡丹江,为了吃著名的狗肉火锅,我们特别买晚了一班的车票,在火车站问了大妈,又问了开三卡的司机,辗转来到了牡丹江著名的鲜族小吃街,一顿胡海乱吃,第一次吃了狗肉啊。事后想想只有两个字:好吃。
又是四个多小时的火车,我们回到了哈尔滨。距离上莫河的火车还有三个多小时,回味着上次在老上号吃的干肠,我们乘公交来到了红博广场附近的秋林公司,买了在火车上吃的东西。
到莫河的火车开了一天一夜,在睡梦里,我们就越过了黑龙江的地界到了内蒙,火车驰骋在大兴安岭地区,看着日出,看着下午三点的日落,看着山那边三层的云彩,看着天变的麻麻黑,看着看着,莫河到了。
从莫河到北极村,还有遥远的88公里,而天已经黑透了。在车站碰到了同去北极村的人,但他们最终觉得在莫河住一晚在去北极村,而我和火星决定直冲北极村。恰巧碰到一辆长安面包,车上已经坐了四个从莫河县回北极村的老乡,我们和司机大哥以双人单程75的价钱成交。(大巴也要18一人)。一路和老乡唠嗑,南与北的碰撞,就这样,我们进村了。
住下的地方叫北极第一家,是中国最北的房子了,就在黑龙江边,对面的山就是俄罗斯了。厕所在室外,是成心造在外面的,叫,中国最北之厕,不过上厕所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我和火星还是觉得在中国最北待一夜后驻扎到村庄的心脏部位,有室内厕所,还便宜,还搭回程车方便。
去找浴室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这要先交待一句,自从离开哈市,我们就没有洗过澡了,而这几天睡火炕出汗,火车上的空调又过暖,还是出汗,在雪乡爬山又是出汗,我是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所以,但最北之家的小伙子说还有浴室营业时,我欢呼雀跃。
走了四十分钟的路,才找到了一家门口挂有淋浴牌子的家庭旅馆,但老板娘告我都已经住满了人,没有空房可以给我洗澡时,我心情跌到最低,在路人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一家浴室。洗澡出来时,别提我的心情有多好了,又和火星找到了一家还没有关门的饭店,饭菜虽简单,但味道真是好来真是好。
走回去的路,心情格外的好,寒风虽然凛冽,但走向最北之家的路真是美,月光虽不圆了却是很亮,北斗七星是把巨大的勺子,就在我的眼前,仿佛伸手可触摸,路边人家的狗狗狂吠,这家的狗送走了我们,隔壁的狗狗又开始汪汪乱叫。
路的左边是人家,篱笆里的,树影,右边,白茫茫的黑龙江,月光雪光如此柔和,拉长的影子在我脚下延伸,我们一路开着玩笑,说准备从黑龙江过到俄罗斯那边去,又拐了一个弯儿,看见了最北之家的灯光,如此温馨。
12月30日
昨天晚上睡得又是好热,临进房间前,我把屋子的门关了,房间有面火墙,炉火烧得好旺,我好满足的待在房间里,只听见看屋子的小伙子和火星说:你看好了,不出五分钟,她就得把门打开,热啊。我自然没有辜负他对我的期待。这一晚,又出汗了。
早上睁开眼睛时,已经是八点多了,外面的天是亮了,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火星早早的出去拍照了,而我,转身继续睡觉,毕竟,睡在祖国最北面的感觉太好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虽然零下三十多度在室外上厕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在中国最北的厕所里方便了一次,并给厕所留了个影。
起风了,早上的空气可真是冷。但背着大包,还是给热出了一身的汗。路上听火星说他走到江面上,看见了凿冰打鱼的当地人。听得我无限羡慕,甚至都开始后悔睡懒觉了。接着,我们就看见江面上还有人,小小的,我高兴死了,一路狂奔,踩着雪就向江面上去了。真的是打鱼的人,看着他们用铁凿子凿啊凿啊,用铲子把冰铲出来,再接着凿,一下子,凿穿了,水渗出了冰面,热腾腾的冒着热气,撒网,做标记。在一旁观看的我和东北老乡聊了一通,然后又向着江面挺进,在大约是中线的地方,我不敢再走了,怕被对面逮了去。
走到村里已经是中午了,先用黑龙江的鱼喂饱了肚子。
步行了有一个小时,来到了北极哨所。和小士兵说了半天好话,也不让我们上瞭望塔,只好在界碑处远看了一把对面的俄罗斯村庄。
回到村里时,时间不晚,但天已经快黑了。

后记:日记就记到12月30日,以后就没有了。到不是我懒,而是我生病了。31日在漠河县城的一天,让我尝到了中国北极的厉害 ,新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伴随着发烧和不舒服。回到哈的那天,基本就没有做什么了,到处找可以看俄罗斯风情表演的地方,最后以失败告终,最后的东北菜大餐也还是不合我的胃口。然后我就出发回上海了,路上也还是发烧,吃了好多的药。回到上海后,终于爆发了,高烧了整整一天,人都快烧迷糊了,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得了非典,吊了三天盐水,休息了整整一个星期,我才终于回到了我正常的世界,于是乎,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可能是因为发烧的缘故,我现在想到此行都有些模糊了,尽管如此吃苦头,但一路上是如此的快乐,让我觉得也值了。也终于验证了一点:我是很怕冷的,黑龙江也是真的很很冷的。
想想此行,总结如下:北面是寒冷的,雪景是美丽的;哈尔滨是让人失望的,宰游客是不留情的;俄式大餐是难吃的,经营是国营的;大教堂是美丽的,背景是不和谐的;中央大街是俄式的,只是到处都是商店;美女是很多的,貂皮是很贵的;雪乡是童话美景的,但世外桃源是没有的;雪乡交通是不便的;旅行团也是越来越多的;滑雪是可以的,千万要记得还价的;大兴安岭是有的,只是树是细细的;漠河县城是有钱的,县政府的建筑是超级腐败的;北极村是最北的,两条腿就可以走完的;最北之家人是很少的,最北厕所是很冻的;哨所是上不去的,黑龙江是可以跨越的,小心你的非法出境的;火炕是烤人的,火墙是灼人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在旅游区小心上当的;祖国是美丽的,毛毛是爱国的。
出去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累,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就会想家,尽管在上海我的家是间租来的一室户。回来后不久,生活重新又回复如常,而我知道,不多久,我又该出去了。

[img]2005/01/13/1740793-snowtown.jpg[/img]

原始链接:http://www.doyouhike.net/forum/archive.cgi/topic/119683,1.html
转自:http://www.doyouhike.net/forum/archive.cgi/topic/119683,1.html3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