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特点 呼玛县位于黑龙江北部,地外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之滨,北纬50゜49′20〃至52゜53′59〃,东经125゜03′20〃至127゜01′30〃,东部和北部为黑龙江环绕,黑龙江主航道为国境线,北与塔河县相连,西为新林区、松岭区接壤,南与黑河市、嫩江县毗邻。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135公里。 呼玛县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极端最代低气温-48.2℃,夏季炎热多雨且短暂,极端最高气温38℃,年平均气温-2℃。积雪覆盖期长达150余天,无霜期80至150余天。无霜期80至1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29小时。年≥10℃的活动积温为1998.0℃。 呼玛县地处大兴安岭北麓东坡,小兴安岭北段余脉,黑龙江上游西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属漫岗平原区。地貌标高143-788米,平均海拨350米(系黄海高程)。境内水资源丰富,有39条河流(支流有160条),分属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呼玛河水向东注入黑龙江,境内流程209公里,是县内最长的一条大河。境内泡泽共有331个。江河水含省量少,透明度29-33左右,水质良好,水量丰富。 土壤属大兴安岭东部山地棕壤、黑土、草甸土和草甸沼泽土4个类型13个亚类型。有机质含量高,但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现有耕地36万亩,可垦荒地92.5万亩。 呼玛县属于资源密集型县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植被种类繁多,野生草本、木本植物共62科215属374种,拥有建材、家用材、水土保持等各类植物。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樟子松、蒙古柞、白桦、黑桦次之,有相当数量的都柿甸、沼柳,还有少量的杨树、榆树、水曲柳、黄波罗、榛子、兴安胡枝子、兴安杜鹃等。草本植物中主要建群植物有小叶樟、五脉山黛豆、苔草、紫花和白花地榆、大叶樟、大油芒等。植物群落的分布插花交错,成规律性组合,形成不同的草场植被类型,家畜可食的草本植有310种,天然草场以林缘草地为主,沿河流沟谷呈树枝状公布。可划分为草本沼泽类,沼泽草甸和灌丛类三个类型。种类繁多的植被为发展林业、草原畜牧业和副业等提供了有种的条件。 呼玛县现有林地面积172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0.1,其中天然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99.95,森林覆盖率为70.7,木材总蓄积量7885万立方米。 全县有天然草场338.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5.8,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301.1万亩。万亩以上草场71块,平均亩产鲜草549公斤。理论载畜量为65万个绵羊单位或13万个牛单位。 呼玛县是生物资源的宝库。野生异兽珍禽有鹿、犴、貉、黑熊、狍子、猞猁、黄鼬、紫貂、水獭、麝鼠及飞龙鸟榛鸡、树鸟、雉鸟等。江河中盛产闻名遐尔的鳇、鲟、鲑鱼和鳌鱼、哲罗、细鳞为代表的“三花五罗十八鳞”等鱼类。蜚声海内外的毛尖蘑、猴头蘑、黑木耳和蕨菜、黄花菜等食用山产品遍布山野。无污染的都柿稠李子、黑加伦、刺玫果等野生浆果是酿制果酒、饮料的上乘佳品。还有号称“兴安药材八百种”的北芪、五味子、掌参、党参、柴胡、桔梗、防风等寒地野生药材。 水资源总量为7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来计),其中地下7亿立方米,多为浅层的裂隙水。江河泡泽面积共计2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人均占水量10.4万立方米,年平均流经总量38亿立方米,年平均水能蕴藏量50万千瓦(不包括黑龙江)。 呼玛县有储量可观的金、煤、铁、磷、钼、石墨、云母、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膨润土等。呼玛素有“黄金铺地”、“金镶边”的美称,探明的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之冠,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亿吨,埋藏浅、易开采。 呼玛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黑(黑河)呼(呼玛)、呼(呼玛)塔(塔河)两条公路是县内货运输主干线。铁路终止于县韩家园镇,距县城呼玛镇百余公里。黑龙江在明水期客货航运便利,发展水运事业潜力很大。加上呼(呼玛)加(加格达奇)客运线的开通和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兴隆、新街基、韩家园、鸥浦的县乡公路网,初步改变了交通闭塞的状况。 呼玛县有377.5公里的边境线,与俄罗斯的斯马诺夫斯克等三处边境相对应。1993年5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客货口岸。前期完成了海关边检大厅框架工程建设,目前正筹建立壁式码头并积极争取口岸续建工程的建设。 二、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 公元1682年,清政府派宁古塔副都统萨布李甘率1500名士兵进驻呼玛尔建木城,作为抵御沙俄侵略的前哨堡垒。1908年于金山镇设呼玛直隶厅,1912年改为设置局。1914年改为呼玛县,管理区域达漠河、鸥浦之远。1946年8月13日建立了呼玛县人民政府。1981年11月,呼玛县一分为三,单设了漠河县、塔河县。 呼玛县现设了3镇7乡(呼玛镇、兴隆镇、韩家园镇、荣边乡、三卡乡、北疆乡、金山乡、兴华乡、白银纳乡、鸥浦乡),全县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 呼玛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23平方公里。全镇辖3个自然村,即一、二、三村三个村民委员会。全镇人口18987人。 韩家园镇。原名东方红公社。面积2253平方公里,辖三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委员会。即韩家园、达拉罕、东兴。韩家园是镇政府所在地,冶金工业部韩家园金矿和韩家园林业局也驻韩家园镇。全镇人口5790人。 兴华乡,面积761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即兴华、新立、新生、东山、三合屯、新民、宋家店、日胜利。兴华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1772人。 兴隆镇,面积2286平方公里,辖三个自然屯,三个村民委员会。即二道盘查、大砬子、兴隆。治金部兴隆金矿驻兴隆镇,兴隆是镇政府所在地,全镇人口2242人。 金山乡,面积80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即金山、三间房、翻身屯、前进、兴盛、新街基、查哈彦、友谊。金山林场属该乡辖区。新街基村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2270人。 荣边乡,面积2020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即荣边、红边、红星、湖通镇、河南、红卫、西山口、河口。乡辖区内有4个经营所(七棵树森林经营所、三分处森林经营所、椅子圈和古龙河森林经营所)。荣边乡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3500人。 北疆乡,面积1652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委员会,即北疆、嘎拉河、铁帽山、加格达河、长山。十二站林场、嘎拉河林场在乡辖区内,北疆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2804人。 三卡乡,面积1790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委员会,即三卡、沿江、繁荣、黑山头、宽河、团结、青松、腰卡、老道店、星山。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三卡村。三卡林场、宝盈金矿、宽河水电站、团结水电站(建设中),江湾农场在三卡乡辖区内。全乡人口4213人。 白银纳民族乡,面积436平方公里,管辖红光、新河、新山、新村、胜利、玻璃沟、更新、白银纳8个自然村,8人村民委员会。白银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1898人。 鸥浦乡,面积1408平方公里,管辖鸥浦、黎明,老卡、曙光、三合、正棋、怀柔、李花站8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鸥浦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1481人。 呼玛县总人口44900人,男性占51.33%,女性占48.67%;有汉、满、鄂伦春、回、达翰尔、蒙古、朝鲜、俄罗斯、鄂温克、哈萨克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4%。鄂伦春、达翰尔、满等少数民族属远古籍于此游猎民族后裔。十七世纪出现了达斡尔村屯城塞,清朝建制以后,除鄂伦春民族外,各少数民族均已定居。清代后期,由于采金业的兴起,汉民族和其它民族大量进入,形成了多民族混居的现象。和平相处,民族融和,相互通婚。民族交往通用汉语,而汉语词汇中也增加融汇了不少其它民族语言、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