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人生要读的游记镜泊湖 |
[游记]人生要读的游记镜泊湖 |
2008-06-25 baidu.com |
文章转载( 编辑:清水之冰)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茫茫千倾,气象万千的太湖,我都是闻名而心向往之的。西湖,我曾经踏着苏堤端详过她那动人的姿容,孤舟深夜三潭上看过印月。至于大明湖,那是家乡的湖,我更是一个熟客了:盛夏划一条小船,在荷花阵里冲击,在过去那些黑暗的岁月里,何只一次和朋友们寒宵夜游、历下亭前的狂欢当哭? 镜泊湖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七月间,到了沈阳、长春、哈尔滨,游览了名胜古迹,参观了工业建设,往返天千里,历时一个半月,以抱病之身,登山涉水,使朋友们为之惊讶,叹为“奇迹”。可是东北的同志们却对我说:“到了东北,看看镜泊湖,方不虚此行。”他们说镜泊湖的红鲫如何鲜美,他们给我唱了镜泊湖的赞歌。看景不如听景,我心动了。但一想到那遥远的途程我又踌躇起来,心里怀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惆怅。眼看着和自己住在同一施舍的客人们一批又一批的出发了,里边有一位八十二岁的名医,他幽默的说:“不看镜泊湖我死不瞑目!” “走!”他的话给我作了起身炮。 十小时的火车把我们从哈尔滨送到牡丹江。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象北大荒边上的一朵花。“八女投江”的故事,使它名满天下。又是两小时的火车,我们已经和镜泊湖一同置身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境了。 下了火车坐上“嘎斯六九”汽车。牡丹江昨天是她天,镜泊湖附近却落了雨,乍上来,这小卡车在二十几里的平展的公路上轻快的飞跑,高梁、谷子,一色青青,微风吹来,绿波粼粼,扩展到极处和青山与碧天相接,望着眼前的景色,心里惊叹着祖国的辽阔广大。已经接近初秋了,这里的麦子刚刚上场,关里关外的气候,悬殊多大呵!不卡车好似一只蚱蜢舟,冲开碧波跳荡在绿色的大海里。一个庞然大物,老虎似的迎面而来,一阵烟尘滚滚,风声呜呜。原来是一部大型柴油车,拖着五六节车厢,上面横躺着粗大的木材,它们高兴地离开森林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地撑天!三三五五朝鲜族妇女,不时从车边走过,头上顶着罐子,走起来农裙飘飘,大方而美丽。光滑的路走完了,接着是崎岖的沙泥路,一个坑就是一个小水塘,车子在上面蹦蹦跳跳,象在跳舞。 远远在望的青山不见了,我们的车子已经走上山腰,一盘又一盘的在步步升高。路两旁长满了奇花异草,有的象成串的珍珠,有的象红色的小灯笼,有的象蓝的吊钟,有的象金黄的大喇叭……它们用自己的美色和幽香列队在路的两旁向客人们热情的打招呼。一个猎人从深林里走出来了,长枪上挂着飞禽,身后跟一只猎犬。眼前的景色在游客心里引起清新的感觉,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连成了彩色的连环。但是,湖在哪里? “我们在绕着她走呢。”迎接我们的那位同志回答。 车子转到了山顶,从司机座位上发出了一声:“看!” 呵,镜泊湖,从丛林的绿隙里我看到了你漫长的银光闪闪的腰身!你引领着汽车向它的始点疾驶,又好似望到了亲人,热情地追在车子后面,我的视觉,我的嗅觉,我的心灵,完完全全地沉浸在镜泊湖美妙的气氛里了。 一栋又一栋木头房子,不同的式样,不同的颜色,别致、新颖,彼此挨近着,或隔一条小路对望。里面住着各种工作人员和他们的眷属,还有科学家、作家、教授和名医,他们来自北京、沈阳、哈尔滨……他们要在这幽静的湖边,度过夏季最后的一段时光。 晚上,躺在床上,扭死电灯,湖光象静女多情的眼波,从玻璃窗上射过来,没有一声虫鸣,没有半点波浪声,清幽、神秘、朦胧,好似置身在童话里一样。第二天一早醒来,浑身舒畅,才知道自己就睡在她的温柔清凉的环抱中。 踏着满地朝阳走到她的身边。小桥上有人在垂竿持钓,三五只小船在等待着游客。向南望,向北望,一望无边,从幽静的水里看扯边不断的青山,听不见蝉鸣,听不见鸟声,偶尔有一只鱼鹰箭头似的带着朝曦从半空里直射到水面上来。站在湖边上,望着四周险峻的峰峦,清彻幽深的湖水,想象一万年前,火山着魔似的突然一声震天巨响,地心里的水汹涌而出:“高峡出平湖”!她纵身在海拔三百五十米的高处,象一个美人,舒展地横陈着她长长的玉体。她心怀幽深,姿态天然,隐藏在这幽僻处,顾影自怜。是不是怕扰乱了她的清静,时在夏季,鸟不叫,蝉不鸣,虫也无声。 小径上有稀疏的人影,有大人,有小孩,见了面很自然的点点头,站住谈上几句,就象老朋友重逢。从深林里走出来一群孩子,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菌子,有的黄黄的象面包,的有红红的象一柄小伞,八十多岁的老人也象大自然的一个孩子,拄着手杖,手里擎着一朵万年青,象得了至宝似的得意地向人夸耀。这湖是个宝湖。她养育着鳌花(一种鳖鱼)。 湖鲫、红尾鱼……吃一口,保管你一生忘不了它的鲜美。她可以发出大量的电,她可以把千条万条木材输送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这山也是宝山。水獭、狐狸、豺子……说不尽的异兽就以它为家,一圈大电网,把它们挡在青山深处。幸运的人到森林中,可以捡回“参”孩子,黄芩……这一类的药材到处都有。大好湖山,是全国稀有的胜地,也是名贵物品的出产地。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湖面上水波不兴,船象在一面琉璃上滑行。粼粼水波,象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她来点变化呵,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风姿。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比起波浪汹涌的洞庭湖,镜泊湖太象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象“春山低翠,秋水凝眸”的美艳少妇,一个象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子。镜泊湖,没有半点人工气,她所有的佳胜是自己所具有的。岸上没有一座庙,没有什么名胜古迹,真是“犹恐脂粉污颜色”的意味。早晨,她可以给天仙当镜子从事晨妆,晚上,她可以给朋里嫦娥照一照自己美丽的倩影。在炎夏的日子里,如果神话里的仙女到幽静的湖边来裸浴,保管没有人抱走罗衫使他们再也回不到天上去。
|
转自:http://hi.baidu.com/%C7%E5%CB%AE%D6%AE%B1%F9/blog/item/4369db0820067d35e92488ef.html6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